(原标题:60万亿背后的中国商业图景:新钱正在崛起的路上)
上周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企业群像。如果用新产业、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来界定新钱和旧钱,或许可以说,旧钱依旧统治世界,但新钱正在崛起的路上。
这份榜单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相比2002年,2017年中国500强入围门槛增加了13倍。如果考虑到从2002年到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6倍多一点,可以说,这是中国经济奇迹最好的注解。这份榜单见证了中国加入WTO之后商业力量的勃兴与成长。毫不意外的是,大企业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主引擎。
这是整合的力量。无论其原始动力来自政府还是市场。即以央企为例,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至今,央企数量从196家到98家,几乎少了一半。对“影响力、带动力”乃至“行业前三”的追求,一度成为兼并重组的强大推力。过去几年崛起的“国家公司”,则成为新常态下央企整合的样板。统计数据显示,中共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完成了18组34家企业的重组。这一趋势同样适用于其他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从500强企业整体来看,2017年有148家企业实施了1497次兼并重组,上一年只有688次。
可以肯定,成功的整合不会是简单的“1+1”,整合之后,企业可能获得新的基因,也可能实现基因裂变而重塑竞争优势。就此而言,这些整合展示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它们有可能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我们无法再用旧眼光或者惯常的标准去定义和分类它们。它们已然摆脱了旧钱的范畴,正在成为崛起的新钱的一部分,市场肯定会对这些企业进行价值重估。当然对所有这类企业来说,如何在拥有庞大身躯的同时依然保持灵活,始终都是一道容易出错的必答题。
当然这不是新钱崛起的唯一路径。如果拿中国500强企业和美国500强企业做个比较的话,也许观察的角度会更多。比如2017年美国财富500强榜单上不仅有信息革命时期诞生的百年老店——可以称为那个时代的“新钱”,也有最近30年崛起的科技公司。如果我们看最赚钱的50家公司,有金融机构,但它们并不具有统治力,人们的目光更容易聚焦于苹果、谷歌、高通和吉利德这样的公司,尤其是在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之后。可口可乐、沃尔玛、宝洁与摩根大通、高盛都成为最赚钱企业,对我们的暗示也许更多。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美国500强中最赚钱的是刚刚发布了iphoneX的苹果公司——第一部苹果手机面世正好是十年前。
中国500强利润最高的20家企业中只有三家科技类企业,即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6家最赚钱的银行总利润超过1万亿元,而245家制造业企业一共赚了5493.10亿元,差不多是6家银行利润的一半。这当然体现为整体的差距,甚至可以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不过答案也不尽然如此。我们以为,某种程度上,这也映射出新钱与旧钱的距离。或者说,创造性破坏的能力——一种企业家精神主导下的自我革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发布会后股价重挫,市值单日蒸发超4700亿元
- 爱玛科技董事长被留置,股价大跌市值缩水
- AMD股价下挫 发布新型AI芯片但未带来投资者盼望的信息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