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讯,金融市场蓝海众多,汽车金融就是其中一个。
像优信,瓜子,人人车等做交易起家的二手车电商平台都纷纷布局汽车金融,BATJ也来试水,汽车金融的风口正盛。
但汽车金融的发展并不是顺风顺水,阻碍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其实一直都在,易观汽车出行行业高级分析师赵香向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表示,“诸如风险管控标准严格和个人信用数据难以共享的冲突问题、大众消费习惯的问题等。”
而最让企业们头疼的问题,其实是风控问题。
风控难点在哪儿?
汽车金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车商贷款,一类是消费者贷款。车商贷款主要是用于开店、零配件进货,汽车进货等。消费者贷款主要就是购车需求了。
那么针对借贷的两方主体,这个风控有何难度?又如何做好呢?
第一个风控难点恐怕是征信问题。骗贷、借贷不还等坏账问题几乎是金融行业的一个普遍痛点。
众所周知,消费者贷款,企业要对其个人信用等进行调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数据,截至2015年9月末,央行征信系统已收录8.7亿自然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3.7亿人。换句话说,还有4亿人左右没有借贷记录,央行征信系统并不能全面覆盖。
然而,贷款的规模还在逐渐扩大。
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经销商批发贷款余额超过965.34亿元,占贷款比例约17.5%,零售贷款余额超过4518.90亿元,占比约82%。
征信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贷款规模还在不断增长,风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很多平台都打着“30秒申请贷款” “手续简单,快速贷款”等口号,过于追求放贷速度而导致审核不严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会出现重复借贷的情况。
对此,独角金融采访了相关汽车金融平台的审核问题。
在对车商的贷款审核上,美利金融相关负责人向独角金融表示,“对经销商的审核上,我们会关注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是经销商的经营资质,是否具备相关营业的证照。其次,是经销商的经营状况,摸清其经营流水、业务规模等情况。另外,经销商个人背景、信用状况等方面我们也会进行调查。”
而对借贷人的信用审核上,瓜子二手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瓜子通过与央行征信系统等多个维度的个人信用数据相连接,并结合用户的互联网行为判定用户信用等级是否符合。”
可以发现,征信审核的方式主要是围绕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数据,如何在征信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个风控难点,则是贷后催收问题。
如果风控审核做的不够,就会产生逾期的后遗症,催收也就由此产生。
“催收是不能缺少的环节,我们主要是以电话的形式进行催收。”一位业内人士向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表示。
催收一般分为几种,一种是每天打电话催收;另一种是在联系不上借款人的情况下,去其住址、办公地址等地方蹲点;如果仍旧找不到,就通过车辆的GPS定位,寻找目标车且直接开走。
车辆属于动产,其流动性很强,尽管个人信用通过了审核,但是丢车的情况还是屡有发生,催收实现起来更具难度。因此,有些企业会在车上安装GPS对车辆实现定位。
根据融360调查统计,超过50%的车贷损失是由从业人员道德风险带来的,其中就包括帮助借款人拆掉GPS等情况。
与此同时,现在借款人都知道车辆装了GPS,也知道一些规避监控的方法,又侧面增加了催收的难度。
汽车金融的春天
尽管风控有难度,也无法阻挡汽车金融的春天来临。
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已开业汽车金融公司25 家,总资产规模达到5991.69亿元人民币,贷款规模超过5511.66亿元。
贷款增速保持平稳,众多汽车金融企业也都获得了不少的投资。
据零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上半年国内共有13家汽车金融平台获得风险融资,融资总额达128亿元。
赵香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发展风口上,很多企业还是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肯定,加上现在汽车保有量基数很大,所以发展空间非常大。”
德勤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将达50%,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汽车金融渗透率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将来,可能满大街都是“借来的”汽车。
你借贷买过车吗?风控审核严不严?有没有经历过催收?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CEO马斯克身家暴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 阿里巴巴拟发行 26.5 亿美元和 170 亿人民币债券
- 腾讯音乐Q3持续稳健增长:总收入70.2亿元,付费用户数1.19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