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讯,硬分叉前几天比特币又一次暴涨了,而且在历史高位不断的突破新高。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已经突破3万人民币了,简直是要超越北上广房价的节奏。这让比特币再次受到广大吃瓜群众的关注,因为仅仅在一个月前,也就是7月14、15、16号那几天,比特币还出现了一次幅度不小的暴跌,那几天的跌幅比例和这几天的涨幅比例相当。神奇的是目前比特币的价格已经是1个月前低点价格的2倍以上。更重要的是,这一个暴跌和一个暴涨,导致的原因竟然也都和扩容与分叉密切相关。
所以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关于比特币的扩容与分叉的问题,但要讲好这个话题其实并不容易,如果你之前有看过相关的一些分析介绍文章,你可能会被各种专用名词和技术术语给搞晕了,比较简单的像软分叉硬分叉,而像隔离见证、闪电网络、Segwit2x可能就相对难懂一些,而更不要说像UASF、BIP148、BIP141、BIP91这些生涩难懂的专业名词,以及比特币圈子内部斗争各种纷繁复杂的剧情,和那些根据技术推演出来的比特币各种各样多次分裂的可能性。估计大部分比特币非资深玩家看完之后都有一种脑袋爆炸的感觉吧,我们其实只想知道,比特币到底怎么了,未来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所以今天,我就试着尽可能的不去提那些复杂的专用名词和技术细节,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到底这段时间比特币圈子发生了些什么?
我们先给出一个比较简单的结论,1个月前的那次暴跌,有很大因素是因为大家担心比特币会因为硬分叉而对市场产生冲击。而最近的暴涨,也有较大因素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很多东西尘埃落定,很多不确定性消除,尤其是比特币可能会产生多次硬分叉的时间节点大都顺利平稳度过,这些硬分叉的可能性一个一个被排除。所以在消除了原先巨大的市场担忧之后,再加上比特币系统也正在经历一次很重要的升级,改善了其性能,所以比特币的价格再一次一飞冲天,不断突破新高。
你可能会问,这个硬分叉是个什么鬼?
首先要说一下,硬分叉不是就是前阵子出来的一种新的虚拟货币——Bitcoin Cash(BCC)。严格意义上来说,BCC并不是比特币的硬分叉结果,而是建立在原来的BTC之上的一种新的虚拟货币,更通俗的说他相当于传统比特币的一个备份,同时又是一种不同的政治选择。可能说到这里大家已经有点晕了,怎么扯到政治了?没关系,关于这些我们一会儿再详细说,你现在只要知道BCC是一种新的虚拟货币,而原来拥有比特币的人,都会1:1的比例获得同样多的BCC(相当于平白无故多了一块资产),而在具体的算法、理念、方案上和传统的比特币以及升级扩容后的比特币都不一样。
分叉其实就是比特币客户端软件的版本升级。我们手机上、电脑上也都装有各种软件,不知道大家的升级软件的习惯是怎么样的?比如我和我老婆的升级软件习惯就大相径庭,我属于软件只要一提示有更新,就会赶紧去升级。而我老婆则是从来不去点击更新升级。而且我还特别看不得别人手机上有很多待升级的软件提示,看见我就手痒要去点击更新,所以我老婆就觉得我有强迫症,而且每次她发现我帮他打开app store点全部更新的时候,她都会觉得特别烦,因为升级的时候有些软件就没法用了,而且升级完之后又要重新看一遍软件的开屏画面,她就感觉受到了严重的骚扰,然后就会把我骂一顿。但我还是坚持这么做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软件有时候也会有硬分叉,也就是说再不升级你的老版本就彻底不能用了。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会经常发生,软件的开发和运营者也都会充分考虑用户的体验,尽可能让多个不同版本的用户都能同时顺畅的使用。但是在有些时候,当遇到一些关键功能更新的时候,软件的开发者可能无法满足新版本与老版本的同时兼容,从而不得不停止对一些老版本的支持,要求这些老版本的用户强制更新,不更新就不给你用了。所以,简单来说,软件的每一次版本升级就是一次分叉,变成了多个版本。那些升级之后不会对老版本造成使用影响的软件升级,我们可以称之为软分叉。而升级之后无法兼容老版本的,要求老版本必须强制升级的,我们称之为硬分叉。
当然,比特币的硬分叉和软分叉概念和刚才说的还不完全一样,但是大致的意思是差不多的。比特币的运行也是依靠一套协议软件,而这个软件系统本身也是在不断升级换代的,之前几乎每一次的升级都是向前兼容的,也就是说用户不需要升级比特币的客户端软件到最新版本,也可以继续使用。
但如果一次升级属于硬分叉,那么用户就必须升级自己的比特币客户端才能继续用下去。而硬分叉的风险在于,如果有用户没升级自己的客户端,他会发现自己的比特币,和别人升级了客户端的比特币不一样,是不兼容的,一个是旧版比特币,一个是新版比特币,如果有用户坚持在旧版上不升级,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比特币,系统就会产生混乱。
在历史上,比特币其实也出现过硬分叉的情况,在2013年3月12日,当时是bitcoin qt 0.8.0版本的客户端发布了,而这个版本中有一个之前没考虑到的不兼容老版本的bug,使得先升级成0.8.0版本的用户挖矿得到的比特币无法得到还留在老版本的用户的认可,就导致比特币分裂成了两条链,实质上两条链上的比特币就是两种币,但这种分裂是超出预期的,是因为软件bug所导致的,所以最后不得不牺牲那些先行升级的用户,要求大家都再统一回到老版本上,放弃他们在这个有bug的新版本上挖出来的比特币。最后他们不得不接受,因为就算他们继续坚持将错就错,那些新的链上的新的比特币,也没有市场价值,不值钱的东西你坚持了也没意义。所以这么看来,有时候升级的太勤快也不一定有好处,因为可能会遇到bug,我就经常碰到软件升级后产生新bug的情况,就是因为升级太勤快了,有时候也是要吃亏的。
但那一次硬分叉很快就被叫停修正了,分叉出来的新币很快也没人挖了,也就自然死亡了。所以对于当时的比特币价格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那为什么这次的硬分叉担忧却对比特币的价格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呢?那我们就要来说一说可能引起此次硬分叉的原因——扩容。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是扩容呢?扩容就是扩大比特币每个区块的大小。而比特币的区块就相当于比特币这个货币系统的账本,而这个账本是通过一个一个区块的前后链接而形成的(现在已经有48万多个区块),账本记录了比特币从诞生以来所有用户的每一次交易记录,目前这个账本中每个区块的容量呢是1M,1M有多大?其实不大哈,你想我们随便下个图片可能就用掉1M的流量了。而比特币的区块作为账本,它记录的就是所有比特币用户在这个货币系统中的转账交易记录,那么根据比特币平均每10分钟新增一个区块的特性,1M的区块大小只能支持到每秒3笔的交易速度上限,因为再快就记不下了,这就会大大限制比特币系统记账的效率。
你要知道,VISA可以支持每秒1万笔的交易记录,而支付宝在双十一这种高峰期处理过每秒9万笔的交易记录。这样来看,比特币目前每秒3笔岂不是弱爆了?但其实他们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比特币是Peer to Peer的、去中心化的记账体系,他必然会损失效率,两者是不可兼得的。而去中心化恰恰是比特币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所以去中心化这也决定了比特币的记账效率不会太高,但你可能觉得3笔每秒也实在是太低了吧,的确!
目前来说随着比特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使用,整个比特币网络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交易,从而使得比特币网络已经变得非常拥堵了,基本上每个区块都被用满了1M的区块上限,所以说扩容这件事情刻不容缓。而且其实比特币网络拥堵这一事实已经持续了很久了,比特币系统一直在一种接近满负荷的状态下运转,由于扩容问题迟迟没有被解决,使得最近一年比特币转账的确认速度越来越慢,为了更快完成转账所需要付给矿工的手续费也越来越高。也就导致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越来越高了。
那既然扩容这个紧迫的重要需求已经被讨论了那么久,为啥就迟迟得不到落地呢?原因就在于如果扩容的话虽然能够解决上述网络拥堵的问题,却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所以就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和方案,而主要的两派观点已经争执了很久,始终难以达成共识。
你可能会说了,比特币不就是一个软件吗?软件最后升级修改成什么样?不就是由开发团队决定的吗?怎么会搞得这么复杂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再强调一下比特币去中心化的特点,整个比特币体系并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的,也不是由任何一个或几个中心化的机构说了算的,而实质上是由整个比特币社群、由所有玩比特币的玩家们共同决定的。
传统的软件背后一般都有一家公司,那么公司的老板要求开发团队怎么做那就会怎么做,这完全是中心化的机制。而比特币的软件是开源软件,其整套运行的机制也是去中心化的。换句话说谁都可以组建一个开发团队,自己开发一套比特币软件升级版本出来。
但问题是你开发的客户端谁会用呢?如果没人用那你开发了也没意义。所以我们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如果我们把比特币世界看成是一个国家,那他是一个充分市场化竞争的民主国家,而每一个开发团队都相当于一个政党,我们每个比特币的玩家都相当于是选民,当然也会有一些重要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比如矿业、交易所、钱包服务商等,这些社会组织和团体也都服务和影响着所有选民。而每个政党都把自己的执政理念、方针,以及对比特币世界未来的看法与展望公布出来,以得到更多选民的支持,而成为执政党。
支持的方式很简单,就是使用谁开发的软件那就是支持谁。比特币世界最早的执政党,自然就是创造了比特币的中本聪,后来他在隐退前把软件代码的开发大权交给了Gavin,而Gavin觉得比特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伟大人类创造,认为自己一个人独裁不好,所以又把代码权限分权给了其它4名开发人员,后来又有更多的人加入,发展成了大家经常听到的Core开发团队。所以Core开发团队在很长时间里就相当于比特币世界的执政党,但是在几年前Core内部就发生了路线斗争,Gavin因为和其他人员的理念不合,结果竟然被Core自己扫地出门,后来Gavin和其他一些开发人员就分别建立了XT、Classic、BU等开发团队,Gavin就这样从一个原本可以独霸天下的独裁者,通过自我阉割拉入同伴分权、然后被同伴们扫地出门,最终沦为在野党。听起来怎么挺像宫斗剧的,只不过你觉得这Gavin怎么这么傻,其实不然,应该说包括Gavin和赶走Gavin的人以及其他所有的开发团队,他们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一致的,那就是大家其实都是为了比特币世界好,因为如果是有损于比特币世界的想法和做法,也会被广大选民用选票抛弃。他们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对于比特币未来发展的理念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分歧、产生路线之争。
之前虽然各党派之间开发的软件也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只是软分叉这个层级,并没有到那种互不兼容的情况,所以比特币还是一个比特币。但随着最近几年来比特币扩容的压力越来越严峻,而各方的分歧和路线之争又迟迟没有达成共识和妥协,两派的支持力量又比较相当,如果真的闹掰硬来的话,就可能导致比特币的硬分叉,从而导致比特币世界的大分裂。
那这些不同的路线之争到底在争些啥呢?由于这3年来关于解决网络拥堵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版本实在太多,经历的故事也实在太曲折,我们就不给大家详细展开阐述了。今天我们还是用最通俗的方式,仅介绍其中主要两派的基本观点。
我们简单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支持扩容,一派不支持扩容。
扩容派,希望直接扩容到一个大的区块大小,比如20M,或者8M,最不济你翻个倍也行,2M,这一派前赴后继出现了很多团队,但大部分方案已经阵亡了。
不扩容派,希望保持1M的区块大小限制,但是通过其他的方法,比如隔离见证+闪电网络的方式来解决记账效率和网络拥堵的问题。
我们不详细介绍这两种技术细节,总之他们都各有利弊,更关键的是他们都很难接受对方的执行方案。双方好不容易在16年在香港的一次大会上达成过一次共识(被称为香港共识),大家各让一步,双方的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都采用执行,但后来不扩容派毁约不执行了。
后来一直到今年的5月23号在纽约一次更大的大会上,终于让来自全球21个国家56家知名区块链初创公司共同签署了纽约共识(Segwit2x)。纽约共识获得了全网83.28%的算力支持,总量超过每月51亿美元交易额的各交易所以及超过2000万的比特币钱包同意执行共识方案。其实这个方案和2016年2月份签署的香港共识如出一辙,都是双方的一个妥协,双方要求的工作都做,先做隔离见证(即Segwit),再做扩容到2M(即2x)。只是执行方法有所改变,代码交由第三方来开发,并且由5个分散的团队,即使其中一个出了问题,另外的团队也能保障方案能够顺利执行上线,从而保证了纽约共识直到目前都是被一路顺利执行的。这其实也再次体现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特点。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比特币最近一段时间的暴涨暴跌的原因,是因为大家对硬分叉带给比特币世界严重分裂的担忧程度的变化所致。而此次可能的硬分叉其根源又是来自于比特币不得不面对的扩容升级方案的路线之争。而这种路线之争又恰恰反映了比特币去中心化的特点,没有任何一方可以轻易的控制比特币,而不论各方争论得多么激烈,大家的出发点也都是为了比特币的未来能走得更好。而目前,比特币世界的大部分人已经通过3年多的协商和妥协达成了一个较为一致的意见,并且已经在稳步的按计划执行了。这也是最近价格暴涨的重要支撑。
但继续展望未来,硬分叉最终还是很可能会发生,但其实我们不用太过担心,比如BCC其实就相当于纯粹的扩容派分裂后的产物,而这种分裂并没有对比特币的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是因为大部分人已经选择支持纽约共识所达成的更加折中的方案。等到11月份,纯粹的不扩容派(也就是前面提到的Core开发团队)也可能从主流比特币世界分裂,从而导致硬分叉产生另一个新比特币。但只要他们不会带走太多的支持者,就不会对比特币本身的地位造成太大影响。所以现在终于有一个明确结果了,总比双方僵持不下互相内耗要好。而对于我们普通的比特币玩家,反正那些分裂出来的币都是免费赠送的,那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保持这几种分裂的货币与主流比特币之间1:1的比例。这样的话,万一未来这些不同路线斗争的新版比特币,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胜利,也并不是没可能取代现在的比特币的。当然,如果你有明确的政治倾向,那你可以选择去支持某一派,把所有其他的比特币都换成你支持的那一种。不过你自己必须要承担其后果,如果你是跟风去这么做的话,那相当于是在押注赌博。
比特币世界真是非常精彩,也很有意思,作为法定货币的竞争货币,作为人类首次尝试摆脱中央集权、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打造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其实也并不孤独,不仅他自己内部可能会分裂成多个比特币,还有大量新型的虚拟货币与其一起竞争,所以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但我相信,通过充分的、自由的市场化竞争,不论最终成功的是不是比特币,被人类所广泛接受的货币一定是一种更加完美的、对更多老百姓有利的那一个。让我们期待那一天的真正到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发布会后股价重挫,市值单日蒸发超4700亿元
- 爱玛科技董事长被留置,股价大跌市值缩水
- AMD股价下挫 发布新型AI芯片但未带来投资者盼望的信息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比特斯拉多出约40亿
-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300.4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大增168%
- 知名特斯拉投资人“心灰意冷”:持仓已砍半,AI和机器人都救不了它!
- 腾讯音乐Q2持续高质量增长:总收入71.6亿元,付费用户数1.17亿
- 微软Q4营收647亿美元净利220亿 盘后一度大跌7%
- 英伟达市值接近苹果 高增长可以持续吗?
- 优信发布财报:零售量环比同比均增长 预计2025财年业务量增长超200%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