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冷暖实体商业)
零售行业今年备受关注。商务部继首次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指数和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7月3日再次推出《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6/2017年)》,截至2016年底我国零售业经营单位共有1811.91万个,同比增长5.2%。全年商品零售额近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2016年下半年以来,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实体零售出现结构性回暖迹象。但在结构性回暖的同时,各个业态也呈现不同情况。
便利店
高增长下的成本高压
早在此前的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当中,便利店就以高出荣枯线22.2的数据优势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是按照行业、门店、城市等多个维度,从销售额、门店数、营商环境等多方面交叉分析得出的结果。2017年一季度便利店总体景气指数为72.2,高出荣枯线22.2,体现出便利店从业者在2017年开局之年对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趋势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纵观2016年,中国便利店行业的门店总数同比增长9%,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3%,门店数量与销售规模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6/2017年)》中,2016年便利店的销售额增长速度最快,增速为7.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便利店被看做是零售业中发展势头最好的业态,便利店行业也有自身的难言之隐。企业自身维持运转的总体费用和主营业务成本是不少便利店行业管理者担忧的方面。便利店行业目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靠粗放型扩张圈地开张的一些门店,而经营业绩差、效率低下等问题将逐渐显现,便利店管理者必须主动进行调整,从而减少成本支出,缓解压力。
此外,也有一批非专业者入局。2017年4月,京东集团“百万便利店计划”出炉,预计未来五年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尽管淘宝、京东的便利店在专业的便利店业内人士看来并非标准的便利店,但无疑在社区商业的范围内也将构成新的竞争势力。
超市
饱和市场的变革者
尽管在销售额增速上略逊于便利店,但在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中,超市无疑是积极的变革者,尤以巨头为甚。
在新近的消息当中,家乐福Easy便利店正式走出上海落地无锡,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即将落地,沃尔玛、永辉超市与京东合作等。在超市当中,包括物美开发的多点等,线上线下企业频繁互动,在技术层面越来越多地尝试新的技术手段。如数据获取的方式,根据报告,我国传统零售企业收集数据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pos机数据和历史交易数据,但诸如沃尔玛则在手推车上追加跟踪器,根据推车路径改进货架摆放等。
智能高效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也是超市领域巨头共同的探索方向。根据报告,永辉、步步高、大润发均与全球优质源头合作,加快基地建设和产端战略合作。由此也带来了业绩上的上浮。数据显示,大商集团通过收购澳大利亚格林岩石牧场、德国城堡酿酒厂等上游生产商,引进大量国内稀缺的特色化商品资源,年利润较上年大幅提升了52.3个百分点。
但报告指出,从商业网点的业态结构来看,超级市场饱和,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大型超市业态关闭129家门店。倒是“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商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比国际市场的数据,还有较大空间。
百货店
增速掉队的老大哥
在商务部此次发布的《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6/2017年)》当中,百货店是列出的几个增速垫底业态中的一个。
根据商务部重点流通企业监测数据,2016年便利店、购物中心、超市销售额增长较快,增速分别是7.7%、7.4%和6.7%,专业店、百货店销售额增长较慢,增速分别为3.1%和1.3%。此外,百货店增速较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
相较于超市在摸索当中对模式的积极探索,百货业增速遭诟病的原因也多是模式。报告指出,在我国传统零售业中,仍有部分企业将入场费、联营扣点作为其主要利润来源。零售商引厂进店、出租柜台、不掌握产品终端、不参与销售过程、不直接服务顾客,仅在品牌上提供收银和物业管理等商业服务,自助经营功能衰退,市场敏感度低,是当前零售业经营转型、业态升级缓慢的症结之一。而这种经营模式,正是传统百货业主要的经营模式。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苹果Q4营收949亿美元同比增6%,在华营收微降
- 三星电子Q3营收7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受一次性成本影响下滑
- 赛力斯已向华为支付23亿,购买引望10%股权
- 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降超15%,净利润逆势增长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营收增长超21%,净利润增长超11%
- 台积电四季度营收有望再攀高峰,预计超260亿美元刷新纪录
- 韩国三星电子决定退出LED业务,市值蒸发超4600亿元
- 鸿蒙概念龙头大涨超9倍,北交所与新能源板块引领A股强势行情
- 京东金融回应“挤兑”传闻:称相关言论完全失实,资金安全受监管保护
- 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业绩爆雷,股价遭重创拖累全球股市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