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协会立案调查携程“无牌经营”

(原标题:携程美股暴跌15%背后:支付清算协会立案调查携程“无牌经营”)

携程“无第三方支付牌照”违规经营一事,仍在持续发酵。据《中国证券报》表示,有些耐人寻味的是,在业内被携程“无支付牌照”刷屏之前,携程在美国的股价已经开始了暴跌。根据数据显示,最近五个交易日,携程的股价已经跌去15%。

伴随着携程美股的暴跌,6月14日,实名举报《携程预付卡违规经营》的张发海律师公开披露关于实名举报“携程支付违规”最新进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受理此前携程预付卡违规经营举报事件。

而记者了解到,目前,除多用途预付卡设置了发卡门槛并由央行监管外,大量的单用途预付卡处于“无备案、无存管、无监管”的“三无状态”。

5月底,张发海在微博实名举报携程预付卡涉嫌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有关规定,并称携程作为第三方平台,携程礼品卡的资金结算路径还涉及资金沉淀等。

尽管,携程曾公开声明表示“携程礼品卡属于单用途卡,在商务部备案”,但遭到业内人士质疑,并直言携程礼品卡涉嫌“以单用途预付卡之名,行多用途预付卡之实”。

针对质疑,携程至今都没有回应。此时的核心在于,携程的礼品卡到底属于监管规定的多用途卡,还是携程声明中的多用途卡?携程在未取得央行颁布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进行“无支付牌照”违规经营,这又是为什么?为何携程至今都没给予回应?

种种疑问下,伴随着“违规”事件的发展,携程并没有发布最新的回应。

支付协会最快30天完成调查

6月14日,张发海披露,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受理此前携程预付卡违规经营举报事件。

据了解,在支付清算协会回复受理案件的同时,也一并知晓举报人,向举报人提供一串案件编码,以便于举报人能够在协会网站实施查询举报事件进度。

根据在支付清算协会公布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中显示,举报中心受理以下举报行为:违反支付结算有关法律制度和行业自律规范,违法违规开展有关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支付工具、支付系统等领域支付结算业务的行为。

同时《实施细则》第十一条, 举报中心收到举报材料后,应按照以下情况予以处理,并自收到举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一)属于受理范围、举报材料齐全的,应予受理;(二)举报事项先期已受理或处理,未提供新的事实或线索的,不予受理;(三)不属于受理范围,或举报材料不完整的,不予受理;(四)违法违规行为已经超过法定追诉时限的。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受理“携程违规开展支付业务”就说明,从监管支付清算协会角度认为,律师实名举报携程违规的事项,属于受理范围且举报材料齐全的。

再根据《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显示,举报中心在受理举报后30个工作日完成调查,案情复杂的,经委员会负责人批准,调查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0个工作日。

同时,细则也指出,对于违法违规情节严重,可能涉及行政处罚或涉嫌犯罪案件,由举报中心报请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移交人民银行或公安机关。

对于“携程支付违规”应受到如何处理,支付清算协会将在30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如果案情复杂,最长不能超过60个工作日。

将面临业务整改

总观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正在面临央行“严监管”环境。根据《人民日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截至目前已经有1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监管部门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也就是市场上俗称的支付牌照。其中仅从5月15日到6月14日就有8家支付机构的牌照被注销。

同时《人民日报》指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等违规事件层出不穷,为此监管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从2015年到现在,已经有12家支付机构被正式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

事实上,从去年八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续展时,中国人民银行曾表示原则上一段时间不再核发新牌照。意味着今后我国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只减不增。

面临央行的“严监管”,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只减不增”的情况下,截至目前还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携程,在30天后支付清算协会公布调查结果之时,携程线上各项支付结算业务,或将面临全面整改。

此时回述“携程身陷支付牌照违规”始末,在5月26日携程公开发布“礼品卡为单用途卡”声明之后,业内质疑声不断。

在多为业内人士看来,携程的预付卡可以跨企业使用——用于购买不同法人不同品牌的酒店提供的住宿服务,无行业限制——可以用于购买机票等单用途预付卡不允许使用的服务。

“所以携程预付卡表面上并不符合《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之规定,涉嫌以单用途预付卡之名,行多用途预付卡之实。”张发海认为。

事实上,抛开携程礼品卡,在携程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情况下,其整个资金流向为“用户—携程—商户”,这一资金流向的过程,携程网作为网上中介平台,实际上在为交易双方提供预付费卡的资金转移服务,同时涉及资金沉淀。

此时的问题是,携程沉淀下来的资金,到哪里去了?信用卡服务平台我爱卡首席研究员董峥直言,很多预付费卡企业将沉淀资金投入理财产品或小额信贷业务,其结果要么利用客户资金获取高额回报,要么由于投资失败而造成客户资金的损失。

“很多支付企业从创建之初,实际上就是将眼光瞄向了预付费卡的“资金沉淀”,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获得比银行贷款更划算的资金,用于其它目的,而失去监管的资金,风险则无法得到很好地控制。”董峥说到。

然而,针对实名举报的最新进展,以及业内的各种疑问,目前携程方面未对此作出更新回应。

从未直面事实

引人注意的是,携程因为没有支付牌照被质疑并非头一遭。

2014年3月,乌云漏洞平台(位于厂商和安全研究者之间的安全问题反馈平台)发布消息称,携程用于处理用户支付的服务接口存在漏洞,可能泄露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码等信息,让客户信用卡存在被盗刷的风险。

事件发生之际,就有近百名用户确认其支付信息存在潜在风险。

当时,针对这些问题,携程相关人士承认在技术调试过程中,记录了用户的安全日志,并对于此事对用户造成的困扰而道歉。尽管关于用户的信息,在两个小时之内被全部删除,但携程并未对其中可能涉及的支付违规的行为作出合理解释。

这一事件让携程遭遇了极大的信任危机。而事件的焦点还在于,携程没有支付业务许可,如何储存起大量用户的完整支付信息?

就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携程泄漏用户信息事件暴露出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风险管理存在隐患,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同时对泄露客户信息的机构进行处罚,严把第三方支付的“安全阀”。

除此之外,携程面对其他质疑,也从未直面事实。

2016年,携程的钻石级会员因公司业务去日本出差,在携程上订购了上海到东京及东京到北京的两张机票。但在回国时被告知,其预定的机票已被取消。该用户在拨打携程客服时,客服为其提供了一张用名为石垣(ISHIGAKI)的人的积分兑换的机票,并要求他假装石垣的亲属以凭借积分乘机。而按照日航(其实也是绝大多数航空公司)的要求,积分兑换的机票仅供积分持有人和其直系家属使用,显然该用户和石垣并没有关系,于是这张票被认定为无效票。无奈之下,这名钻石级会员自行购买机票,才没能耽误行程。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6-19
支付清算协会立案调查携程“无牌经营”
支付清算协会立案调查携程“无牌经营”,携程 支付清算协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