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不同程度地对各个传统行业进行着渗透和升级,电影业自然也不会成为例外。从搭建线上票务平台,到参投大片,再到收购或组建成立自己的影视制作部门,互联网巨头布局电影业的决心是坚定的,参与全产业链的目标是明确的。
但凭借雄厚的资本基础、丰富的网络资源、庞大的用户群落等优势,互联网企业就能够轻松实现“电影梦”,将全产业链拥入怀中吗?答案是否定的。所有的产业融合,都以优势互补、分工合作为理想状态。今日,本文从“BAT”们在电影业的表现出发,简单回顾、探讨互联网+电影的话题。
在线票务平台战绩仍是最突出
2014年是BAT发力布局电影业的重要节点。同年,察觉到互联网巨头进军电影产业的决心和动作,博纳总裁于冬先生在上海电影节期间亮出了业界为之一震的预言:“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未来中国的影视集团只有三大,那就是BAT影视集团”。这个“未来”是多久,预言会否成真,目前尚无法得出定论。
但从近年的发展来看,BAT虽然通过持股、收购等方式,逐渐加深对电影业的参与,但是对产业的改造和重建远没有在社交、购物、信息交换等领域那般势不可挡、得心应手。其中,对产业重构力度最大、最引人瞩目的,仍属在线票务平台。
在2014年起的短短两年多里,BAT凭借雄厚的资金,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完成了对国内在线票务市场的重新分割。此后,为了倡导和培育在线购票方式,BAT烧钱推出的9块9低价票、秒杀票,极大地刺激了购票意愿,助力中国电影市场的实现了接近50%的增长。
随着市场的整体快速发展,至2016年,中国在线购票这一方式所占的比重从2014年的40%占比大幅提升到了75.7%,甚至出现了“十张票,七张来自APP”的舆论,这一数字令美国同行侧目、惊叹,这也可以看做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对票务市场的重构。
在线票务平台的产业价值,并不局限于卖出更多的电影票、激发更多购买意愿,从媒体多次报道的互联网精准投放电影产品这一现象不难看出,在线票务平台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收集汇总并分析用户数据,可以深入挖崛其在研究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参考价值,从而在档期宣发、排片和用户服务等核心环节,对院线和制作方提供有益的分析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反过来促进电影获得更好的票房成绩。互联网特有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分析手段,促成了两个行业直接、有效、双赢的合作方式。
但是,并非所有基于大数据的融合方式,都如愿以偿。2015年11月份,当时的阿里影业高层也许受到了这一先进互联网分析工具的鼓舞,推出“阿里编编”编剧机器人,并对外声称以后只需要IP和写故事的人,不再需要专业编剧,引得业界哗然,使得编剧群起而攻之。结果一年后,电影《摆渡人》便打了自家人的脸,在宣传期就曝出了“剧本修订118稿”的消息,让之前的“豪言壮语”变成了贻笑大方的段子。
电影制作端仍是传统影企“自留地”
在依托线上票务平台参与发行端、放映端的产业运作后,互联网巨头显然不满足于徘徊在产业中下游,因此持股传统影企排头兵、收购成立自己品牌的制作企业,跻身电影制作端成为BAT们同样看重的一步棋。
早在2014年,阿里花费高达62.44亿港币收购文化中国60%的股份,文化中国传媒随即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据了解,这一动作除了吸引到李连杰担任董事外,王家卫、陈可辛、周星驰这些大牌也被阿里收入囊中①。
刚成立的时候,阿里高层对阿里影业的预期是“每年要投资或制作8到10部电影、3到5部大中型电视连续剧以及3到5部网络连续剧”。然而,直到去年12月,阿里影业主投的第一部电影才得以和观众见面。
另据了解,尽管以配角的方式参与了一些进口大片,如《碟中谍5》,但阿里影业的业绩还是没太多起色:2014年净亏损4.17亿,2015年上半年又亏损了4亿多。结果2015年全年实现了净利润4.66亿,挣了不少钱,但尴尬的是挣得钱是来自汇兑收益,也就是说得益于港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变化的差额的7.28亿元②。
而到了2016年上半年,阿里影业总营收2.57亿元人民币,总亏损4.658亿元。没有作品问世,长期处于亏损,互联网企业借助资本优势大举进军电影业,入行不难,“上道”不易,仍处在交学费的阶段。
阿里试水电影产业上游,拉开了互联网企业筹建影企的大幕。在随后的2015年,1月百度成立百度糯米影业。5月,猫眼电影独立,从电影票务开始试水电影周边产业。同期腾讯正式提出“电影+”战略,试图实现游戏、文学IP的互通,并于同年9月成立了企鹅影业和腾讯影业,开始大规模杀入电影市场。也是在这一年,爱奇艺和优酷土豆也成立了影业公司,开始介入电影上游产业。
尽管有巨额的资金投放和互联网公司的参与热情,但影片的票房收入和口碑却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品于互联网背景影业公司的优质影片,没能保持住喜人态势,到了2016年同样由这些公司主导的影片,便难见2015年叫好又叫座中小成本的作品,显示出该类企业在内容制作方面尚显薄弱的功力。
电影创作不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而且更多的是无迹可寻的个性表达。即使是高度发达的好莱坞,工业化的制作流程也从未削弱成功作品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
因此,强势介入的产业资本、高明先进的分析手段和似乎科学实用的消费数据,都无法取代传统影企在创作人才积累、市场变化洞悉、电影艺术追求等方面的多年努力和沉淀。互联网巨头只是踏入了电影制作端,希望实现对这一领域的重构尚需时间的磨砺。或许,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思维,对这块传统影企的自留地也只能望洋兴叹。
“互联网+电影”仍有探索和发展空间
去年,我国电影市场整体低迷,具有互联网背景的影业公司日子普遍不好过。但是,百度糯米电影业务的成绩单,却是其中可圈可点的。2016年7、8月份,百度糯米就开始聚焦在商家赋能,用平台技术流量帮助商家做好会员管理和营销推广。
而在商家赋能理念的指导下,作为百度糯米重要垂直品类的百度糯米电影通过大数据技术赋能商家影院,在会员票务卖品信息一体化解决方案、影院商圈阵地广告、影片精细化发行等领域,探索出了一条利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平台流量优势渗透电影产业上下游的商家赋能创新之路。
据了解,在商家赋能的过程中,百度糯米影业推出了以影院和商圈为核心的全新智能营销生态系统,目前已与腾讯游戏、网易游戏、蒙牛、招商银行、华为、魅族等数家广告主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分时定价、动态定价,助力其提升影院广告投放效率。
此外,百度糯米影业自身还拥有8千余万购票用户,百度糯米影业通过各大商圈的LBS数据、专业票房预测数据和影院“黄金眼”实时人流数据进行分析,将在广告领域成熟的经验输入到影院阵地广告营销中④。
由此看来,互联网公司圆自己“电影梦”的关键在于,从自身优势出发,更多地在服务电影产业厂商和广大消费者上发力,而不是将角色彻底转变为片商,亦或是亲力亲为地去探索电影创作等陌生领域。
运用互联网公司的网络平台及用户数据等资源及强大的处理分析能力,挖掘、提升在精细化排片、导流及多种经营模式方面的产业价值。正如媒体在报道中指出的,影视公司需要通过互联网找到用户,而互联网巨头们需要能留住用户的好内容,而好内容一定是好的影视公司生产出来的⑤。
电影业大佬怎么看
传统影企有其生存之道
曾预言“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的博纳总裁于冬先生,在一年后,同样是在上海电影节论坛上,完善了他的观点。他谈到,“从众筹融资、粉丝流量导入,再到电影营销,乃至在线售票,互联网公司已经搭建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当中只有内容创作是互联网做不了的。这是留给电影产业的生存空间”。
同时,和这个颇感悲观的预言不同的是,这次他认为“面对互联网公司,一开始我很恐惧,后来我发现互联网公司没有那么可怕,内容创作这一环互联网做不了,IP不是剧本,IP是创意的原始材料,要转化成剧本,需要创意人才”,似乎找回来传统影企该有的自信⑥。
BAT不可能独大
同样在两年前,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先生表示时,便评价道:“阿里巴巴是一个‘神’一样的公司,但是我照样还是说,阿里巴巴不是做什么都成,没有可能BAT把全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做了。”
当谈到BAT纷纷进军电影业时,他表示:“虽然阿里是我的合作伙伴,但我不认为阿里投娱乐目标是拍电影赚钱,马云一年赚两百多亿,你觉得他会靠一部电影挣钱吗?我觉得这是一种改变行业的业态而已,BAT就是BAT,十年后也不是BAT最大。⑦”
BAT进入电影业不是侵略性的
华谊兄弟副董事长、CEO王中磊先生认为,BAT进入电影行业并不带有“侵略性”,与华谊兄弟这样做内容的公司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实际上,他认为这些平台型公司对内容的需求被低估了,而他们大数据的作用却被高估了。
对于互联网公司在电影业的定位,王中磊认为,如何生产出优质的影视内容,仍然是横在这些大平台面前最难逾越的沟堑。包括腾讯和阿里都在积级地与行业的内容生产者--无论是导演、编剧或是内容型的公司合作,予以资金和资源上的支质,共同开发好的电影。
王中磊补充道,它(互联网巨头)可能不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内容公司,更像是一个资本层面的整合,然后投资、布局,他们都希望在它体系里面拥有一个国际性的,或者是在中国领先的一个大的传媒体系。互联网巨头不太会是那种破坏式的侵略⑧。
结
对于百年电影业来说,“互联网+”是个新生儿。二者融合能够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迸发出什么样的精彩火花,还需要业界人士的努力。BAT气势汹汹的杀入电影行业,经过一番摸索后选择票务作为自己的桥头堡,目前看来是极其明智的,电影是靠内容说话的行业,BAT未来能否持续在内容端发力,还要时间的检验。不管出现何种变化,用好故事打动观众的心,才是电影生存、发展、突破的根本所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韩国三大广播公司计划合并OTT平台 与奈飞等全球巨头竞争
- QuestMobile发布中国在线视频APP月活TOP5:优酷第五掉队“爱优腾”
- 美国男子利用AI诈骗音乐流媒体平台1000万美元,或被判20年监禁
- 激光投影还能这么玩?新媒体艺术家用Vidda打造百万级光影效果
- Ampere:2024年Q3美国流媒体收入将超过付费电视
- 苹果发长文回应Spotify指控,到底谁更占理?
- Spotify赞成欧盟对苹果罚款140亿,苹果发长文回怼:忘恩负义
- 印尼部长炮轰TikTok违规,刚恢复的电商业务又陷危机?
- 苹果据悉将面临近5亿欧元的欧盟罚款 事关其与Spotify的纠纷
- 8K春天龙年主题裸眼3D重装来袭,“北京路宇航员”吹响数字化应用集结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