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物联网模块市场风向突变:4G Cat 1 bis驱动出货量激增25%,未来可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oT)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而在物联网领域,蜂窝物联网模块的市场表现尤为引人关注。近期,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蜂窝物联网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25%,其中4G Cat 1 bis模块成为主要驱动力。这一变化趋势无疑为我们揭示了蜂窝物联网模块市场的风向突变,预示着未来可期的市场前景。
首先,让我们对4G Cat 1 bis模块有所了解。这是一种低功耗广域(LPWA)物联网(IoT)的无线通信标准,是LTE Cat 1的演进版本。它旨在为物联网设备提供经济高效的连接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对功耗和尺寸敏感的应用,例如资产追踪器、智能电表和可穿戴设备等。而今,4G Cat 1 bis模块的市场份额已从40%上升至64%,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一变化源于中国4G网络的完善和市场竞争,使得4G Cat 1 bis成为中低速应用场景的最佳选择,甚至在某些场景下取代了成本更低的NB-IoT模块。
然而,市场风向的突变并非只有4G Cat 1 bis一个主角。在同期,eMBB 5G模块出货量也增长了73%,尽管5G RedCap在2024年备受关注,但由于价格较高且应用场景不明确,出货量未达预期。这也意味着,尽管5G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但其普及仍面临一定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已开始逐步推动2G/3G网络的退网工作,为4G Cat 1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机会。这一政策无疑为蜂窝物联网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预计到2027年底,中国的5G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1亿。这一数字的激增将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管理和智慧生活等领域的发展,带动高精度追踪、智能电网、智能传感器、智能家居、医疗保健和汽车等应用的需求增长。
与此同时,蜂窝物联网应用的发展方向也日益明确,即朝着工业数字化、智能管理和智慧生活三大领域推进。这其中,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到2027年底,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将从目前的30个增加到38个。这一增长将为5G应用的普及提供有力保障。
然而,在5G的关键应用场景之一——工业应用中,构建虚拟专网和独立专网已成为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网络运营商的角色需要从能力提供者向能力集成商转变,以推动5G生态系统的整体增长。
总的来说,蜂窝物联网模块市场风向的突变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4G Cat 1 bis以其出色的性能和成本优势,正在引领一场物联网应用的革命。而5G和5G RedCap的持续发展则预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共同推动蜂窝物联网模块市场的繁荣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