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BA公开课直击|智能时代,我们该如何与AI共存?

近日,复旦大学MBA举办“AI赋新·质启未来”主题公开课暨2025入学招生宣讲会。怀揣梦想的有志青年齐聚复旦,在AI的全新视角里,感悟课堂的魅力,了解复旦MBA的独特培养体系与招生政策。

公开课精粹:AI赋新·质启未来

张诚教授:智能时代已来,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诚教授以《与AI共舞》为主题,从ChatGPT文生图大模型,到今年爆火的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张诚教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融合一切可以融合的”,这是张诚教授对GPT3.5到GPT4.0革新的总结。他指出,大语言模型在推陈出新的版本中,不断与其他领域知识融合。具身机器人的出现,将大语言模型和机械臂物理运动 融合,根据指令,完成高难度的复杂工作。数十年前人类对未来世界的畅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当前AI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正在向个人情感、面试、教练/教育和商业运营分析、战略规划、行动设计、审计/财务分析等应用场景拓展。而在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上,复旦大学已经做出了很多尝试。复旦大学团队在弱势群体辅助上,研发的“听见世界”APP,可以让盲人通过“听”,实现“看见世界”目的。

张诚教授分析到,目前AI技术正处于市场关注度最高点,接下来人们可能会冷静反思该技术的不足和负面影响。

作为青年精英,我们要深入思考,AI对管理会带来什么影响。当AI世界如同“巫婆”交给你一颗“红苹果”,你要如何判别是否有毒?AI的思维模式和人类的思维模式存在差异,我们又该如何与之共处?我们是否要听AI的建议?什么时候可以听?能听哪些建议?

对此,张诚教授给出建议,在实际商业应用中,我们要有基本的判断标准,即与业务和流程结合的相关性;企业私有数据、稳定逻辑的可靠性;道德和数据隐私标准的责任感等。在未来的应用中,当人机共处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反思,深刻理解AI如何影响人和企业。

肖仰华教授:成为“智能机器的牧羊人”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教授围绕《大模型铸就新质生产力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科技感十足的干货。

肖仰华教授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AI一场技术元革命,最突出的代表就是生成式大模型。大规模生成式语言模型越来越涌现出令人惊讶的智能,而它的能力还在持续增长,甚至可能超过人类水平。

肖仰华教授认为,大模型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引擎,在“形式上”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核心能力,日益成为自治智能体的大脑。AI在跨越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巨大优势,消灭了自然语言鸿沟和专业语言鸿沟。而Sora的出现宣告了AI世界建模能力达到新高度。越来越智能的大模型,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了大数据的价值变现进程。

肖仰华教授认为,底座模型与领域应用共同决定了大模型的商业价值。国内市场在领域应用上优势明显,但在底座模型上还存在差距,可以尝试“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从应用向技术突破。将大模型能力应用到千行百业,再针对性补齐基座能力的不足,以完善生态与市场,从而带动大模型技术发展。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大模型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风险。

大模型时代,各行各业均受到巨大冲击,很多职业将受到影响,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人类的核心能力和价值。人类需要练就自己的核心能力,避免被AI取代。人类要成为和适应新角色——智能机器的牧羊人,掌握使用和驾驭AI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应用也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人机边界日益模糊,沉迷或依赖AI将导致智力倒退等等,不加节制的AI滥用给人类带来的更可能是灰暗的明天。

基于此,肖仰华教授指出,在AI应用上要适当“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限制AI应用场景,为人类的工作与记忆设立保护区。“AI应用的留白,留出的是人类的工作机会、是人类智力的实践机会、是人类情感与道德事物的自主权。”

肖仰华教授总结道,人应是AI的尺度,人必须也终将成为AI的尺度,AI的发展只能以人类的福祉为唯一依据与标准。

科创青干营学生分享

当创业者站上时代的浪尖,科创青干营是他们弄潮的风帆

高星泽 复旦MBA 2022级中文8班、科创青干营二期学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软件工程师

高星泽分享道,虽然自己已经拥有硕士学位,但更希望能在技术赛道之外,寻求更多可能性。“MBA给了我一个另辟蹊径的选择”,希望通过“管理+技术”的方式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铸就核心竞争力。2022年,他在复旦MBA开启了新的学业生涯,并在研二进入科创青干营学习。在这里,他找到了创新、创业的热情,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心。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GIP海外课程,他对大语言模型有了更深的理解。两年的学习,为他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平均年薪涨幅达38%;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一项专利,获大模型应用创新赛三等奖;他也从内敛变得开朗起来。目前,他已经成功启动了自己的大模型应用创业项目。

冀泽楷 复旦MBA 2022级中文1班、科创青干营二期学生、支付宝战略部产品经理

冀泽楷以朋友圈时间线的形式,梳理了自己在复旦MBA两年间的成长轨迹。复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与产业紧密相连、 融合。他说,“经过两年的学习,在获得学历提升、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拓展人脉圈、丰富职业再造选择机会的同时,“复旦MBAer”也成为自己的一个坚实标签。而科创青干营中,学院导师和企业家导师言传身教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让我一个个问题被快速解决,也掌握了更多在商业社会中获取更多资源的方法。而在这里良师益友和校友圈影响力也将成为自己一生的财富。”

项目亮点解读

全方位价值体系,推动面向真实业界的成长

复旦大学MBA项目助理主任、复旦MBA2009届校友黄鑫为大家介绍了复旦MBA全方位培养体系,解读最新的招生政策。

黄鑫 复旦大学MBA项目助理主任、复旦MBA2009届校友

复旦MBA自1991年成立至今,历经三十多年的砥砺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MBA项目之一。2023年,复旦管院荣获环球教育“全球最佳商学院排名”中国内地第1名,连续11次位列远东前三。2024年,复旦MBA项目位列《金融时报》(FT)全球MBA项目百强榜单全球第27位,其中“职业服务”和“ESG与零排放教学”蝉联亚洲第1、“薪酬增长率”位列全球第2、“职业成长”位列全球第3。

复旦MBA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新特征、全面融合中西管理教育新理念基础上的完善的MBA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出具有知识 、科学高度和能力广度的全方位学习价值系统:VALUE。它代表着带给学生的五大方面价值:Vision(视野)、Academic(学术)、Leadership(领导力)、University(大学)、Experience(砺炼)。

2025入学复旦MBA预审申请进行中

在招生政策方面,2025入学复旦MBA要求申请人全员参加预审,考生须在参加全国笔试统考前进行背景评估及面试,统考后不再安排复试。

黄鑫老师提醒大家,2025年入学复旦MBA第三批材料递交将于7月7日截止,请大家积极报名。

此外,复旦MBA还设置了多种类别的丰厚奖学金,包括联考奖学金、预审奖学金、GMAT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公益奖学金、留学生及港澳台生专项奖学金等,2024年还特别增设了GMAT™ Focus Edition奖学金。奖学金最高可覆盖全额学费。

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中,每一个选择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承诺与期许。复旦MBA不仅为渴望在商业领域有所建树的精英们提供了方向,更以它独特的魅力,为我们勾勒出一条通往成功的清晰路径。我们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努力,正是这样的选择与奋斗,将决定我们未来的高度,塑造出属于智能时代的卓越的商业和社会领导者。

活动预告:6月15日13:30,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曾成桦副教授将带来一场《摆脱低价内卷,如何有效制定差异化战略》的主题公开课。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机会,让我们共同追寻智慧的足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