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网信人才培养痛点 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层面,依据网信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政策的发布较为频繁,国家战略明确指出,网信整体产业向“2+8+N”行业输出产品和解决方案,网信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因此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迫切。

就“2+8+N”落地进程来看,教育领域渗透率较低,自《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印发以来,教育信创浪潮呼啸而至,2021年至今更是迎来了密集催化。预计教育网信会迎来发展高峰,同样可以预见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网信人才的培养就成为网信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日,麒麟软件线上举办新春首场“麒心伙伴 巅峰对话”,聚焦“网信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邀请三位不同细分领域的人才专家进行 访谈,获得数万网友的关注与讨论。

供需对接不畅

网信人才培养痛点多

国家战略明确指出,网信整体产业向“2+8+N”行业输出产品和解决方案。当前,技术创新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增强、产业生态快速裂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未来3-5年,整个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卓越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阎赫表示,在此背景下,网信人才需求也日趋迫切:对芯片设计、操作系统开发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网信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 融合,将产生大量的跨界融合人才需求;高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将增加。

各类人才需求的增加,网信产业也将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人才培养也存在诸多痛点与难点。阎赫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从高校人才培养看,产业领域涉及众多前沿技术门槛高,知识学习和运用能力难度大,缺少真实的产业实践条件和环境、项目提供给学生来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对信创技术的掌握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

站在企业人才培养来看,人才短缺难以满足企业快速扩张的需求;产业领域的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知识体系更新快,人才培训体系未能及时更新。因此,阎赫建议,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点在于实践能力培养

阎赫建议,在原有的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高校可以更加紧密地与产业进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简单的课程、案例导入,升级为更加深入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让产业的资源和能力以更好的组织形式进入高校。比如“麒麟工坊”的模式,将网信基础设备建设、课程实践资源、教学培养服务、人才标准认证等企业信创资源、能力和服务闭环业务整合。

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在长期高校人才及企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麒麟工坊”作为极具特色的网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组成,成为了方案的亮点核心,受到了合作高校的一致好评。

据麒麟软件有限公司教育发展中心校企合作总监钟俊飞介绍,“麒麟工坊”实训基地是面向应用型本科与职业院校提供的一站式网信人才实习实训解决方案,通过“引产入校”,将企业级真实适配任务引入高校实践教学;对标企业标准化适配中心,搭建配套全国产化软硬件适配环境;并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及验收标准来完成相应工作任务交付与考核,形成实训实习-人才评价认证-就业闭环联通模式。凭借“真项目、真场景、真实践”特色,“麒麟工坊”自2022年推出以来深受高校欢迎,获选了多个产教融合优秀案例奖,目前共建高校已近百所。

首度分享四所高校人才培养案例

“麒麟工坊”频获赞

收看本次直播的观众也对“麒麟工坊”充满兴趣,纷纷提出了互动问题。其中,最关心的问题是“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如何帮助高校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这在嘉宾的案例分享中得到了充分解答。

“麒麟工坊”实训基地成功的关键在于克服产业资源和教学资源如何融合的核心问题。阎赫介绍,中软国际教育携手麒麟软件在10余所院校中探索网信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具体介绍了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院的信创产业学院建设项目,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麒麟工坊”项目等典型范例。

直播中,优选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士运也分享了优选创新携手贵州某院校基于“麒麟工坊”推动信创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基于麒麟操作系统的全国产化信创教育项目中提供相应高质量的技术支撑服务。

案例分享让直播间的观众们见证了“麒麟工坊”在网信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成果。“麒麟工坊”稳定、持续的技术支撑,以及可信可靠的国产操作系统平台及软件工具链为专业的网信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运营使用过程中受到高校一致好评。

科技引领,人才为先。麒麟软件逐步探索网信人才自主培养模式,联合工信部教考中心打造“百城百万”专项行动、“百校千师”师资培训、“麒麟工坊”实训基地等品牌。专项行动累计覆盖350余城市、完成央企培训近4000人、累计培训7万余人次,认证5万余人次、培训触达超200万人次,深入关键重点行业及全国近300所高校。新阶段,以麒麟软件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将一如既往携手众多教育领域合作伙伴,推动人才生态建设,探索网信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为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