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电:充电桩的服务效能亟待被均衡提高

前不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心城区公用桩密度大幅提升,部分强二线城市相对增长率超过50%,高速沿线公用桩布局加密,但多个服务区节假期间平均时间利用率超过40%,依旧存在充电焦虑,相比之下,部分中心城市充电桩的服务效能却整体偏低,多数城市服务效能同比下降。

快电城市运营中心负责人武腾飞认为,要想解决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仅靠提高充电桩密度是不够的,还要解决充电桩的服务效能不均衡的问题。如果有些地方充电桩服务效率过高,比如“节假日期间的高速沿线”,有些地方的充电桩服务效能却过低,比如《报告》里提到的“部分中心城市”,那么即便充电桩密度不断提升,也依然无法彻底解决充电焦虑的问题。

充电桩服务效能通常包括几个指标:平均时间利用率、平均桩数利用率和平均周转率、平均充电时长等。《报告》数据显示,36座城市公用桩的平均时间利用率、平均桩数利用率和平均周转率分别为11.3%、51.8%和3.2,平均充电时长为52.8分钟。其中,平均时间利用率不足10%的城市有15座,平均桩数利用率不足50%的城市有14座,平均周转率不足3的城市有17座。与2021年度相比,32座城市公用桩的平均时间利用率、平均桩数利用率、平均周转率在绝对值上分别减少1.3%、3.2%和0.5,其中超过半数的城市(17座)上述三项指标全面下滑。三项指标均提高的城市仅7座。

武腾飞表示,这说明国内这些城市的充电桩服务效能亟待被均衡提高。以快电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在均衡提高充电桩服务效能方面,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快电构建了互联互通的充电服务网络,能有效激活每一根充电桩。在快电APP上,新能源车主一键扫码就可以启动大多数主流品牌的充电桩,快速定位附近的充电场站,“快充桩”“慢充桩”空闲数量清晰可见,充电桩功率、运行状态正常与否、场站实景等信息也可轻松获取。这样一来,有需求的新能源车主可以被均匀地分配给周围的充电桩,避免出现“有的桩在排队,有的桩在闲置”的情况。

互联互通,是均衡提升充电桩的时间利用率、桩数利用率、周转率和平均充电时长的前提。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提升平台信息准确性和精细度,提高新能源车主找桩的便捷程度,不断满足车主在充电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其他服务需求。快电将通过为新能源车主提供“线上数据筛选+线下人工指引+线下多元服务”的全天候立体式服务,努力提高每一根充电桩的服务效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