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3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3中国银行业年会”在深圳隆重举行。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到,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形态,也迎来发展机遇期。”微众银行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王立鹏在会上发表题为《以数字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王立鹏指出,随着宏观环境和监管要求的变化,未来数字金融的使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之前的“提升效率”过渡到“促进公平与可持续”,以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力量
进入新阶段后,数字金融的能力和价值也将不断提升。王立鹏认为,围绕“促进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议题,金融机构应主动发挥数字金融力量,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助推“双碳”、“信创”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王立鹏指出,数字金融首先可以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精准滴灌小微企业。他提到,在数字金融的支持下,202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9.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速达23.6%。
在助力实现“双碳”及“信创”目标方面,王立鹏结合微众银行的实践成果进行了生动讲述。以“信创”为例,目前微众银行已推出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的30多个开源项目。他指出,通过开源等举措,金融机构能够促进自主可控技术发展,也能吸引更多同行开展金融科技核心技术开源。未来,期望更多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金融科技技术与应用实践成为国际“事实标准”。
在促进公平方面,数字金融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王立鹏表示,数字金融可以有效弥合“数字鸿沟”,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广泛的群体。以微众银行APP无障碍改造为例,该行通过AI语音合成、加速度传感器、人脸边缘检测、光线活体等技术,为视障、听障及语言障碍群体带来定制化服务与舒适体验。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微众银行已服务听障、视障以及老年人等特殊客群240万人次。
核心科技能力奠定业务发展“底座”
作为我国首家数字银行,微众银行紧跟数字经济时代脉搏,是国内最早发挥科技优势、打造差异化发展路线的银行之一。目前,微众银行累计服务的个人客户超过了3.7亿人、小微企业市场主体超过410万家,初步探索出商业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的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离不开核心科技能力的“底座”。早在2015年,微众银行便基于“Openhive开放蜂巢”技术,搭建国内首个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支撑亿量级客户和高并发交易的分布式银行核心系统。王立鹏表示:“基于该核心系统,微众银行不仅大幅降低了年户均IT运维成本,还率先打破了金融科技无法同时实现大容量、低成本、高可用性的‘不可能三角’。此外,我行为稳固数字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积极重视科技人员培养与研发费用投入,并将前沿技术广泛运用在风险控制、业务拓展以及客户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等方面。”
得益于金融科技能力的全方位应用,微众银行持续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该行针对其“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和“融资难、融资贵”的特点,推出了国内首个全线上、纯信用的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微业贷”,并基于微业贷的成功模式不断延伸与拓展,打造出专注于服务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双创主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创金融”服务,以及贴合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特色融资需求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据悉,截至2023年6月末,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超410万家小微市场主体申请,累计授信金额超1.3万亿元。其中,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超70%,超50%的授信企业客户系企业征信白户。
证券时报记者 黄钰霖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