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再次定调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配料表求“短”成趋势

吵得沸沸扬扬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传闻终于靴子落地。

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隶属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结果,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第2B组)。联合专家委员会重申其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WHO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司长表示,“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在常用量方面安全性不是主要问题,但已对潜在影响作了描述,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来进行调查。”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

近几年,食品添加剂问题一直牵动着消费者的心,牛奶违规使用香精、雪糕添加卡拉胶过量等质疑不断。而这次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事件,把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代糖安全上。

但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很难从五花八门的配料表中分辨出一款饮料健康与否,阿斯巴甜、赤藓糖醇、安赛蜜、木糖醇等代糖专业术语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在控糖减糖已成趋势的当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代糖?看不懂配料表的情况下又该如何选择更健康的饮料?

饮料配料表进化,天然健康是未来趋势

首先需要明确,食品饮料添加代糖是合规的。人对于甜味有着本能追求,但糖分摄入过度会引起肥胖、血糖升高等问题,所以高甜度、低热量代糖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糖分危机。于是,在饮料界,配料表正在经历迭代的过程,从高糖到低糖、无糖,配料表由长变短,成分从人工添加剂向着更天然的健康转变。

目前,全球代糖市场发展较成熟,大致可以分为人工合成代糖和天然代糖。其中,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代糖的主要产品,因生产成本较低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另一类天然代糖的代表是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糖等,生产成本较高也更健康,被元气森林、奈雪的茶等品牌采用。人工代糖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天然代糖是健康生活需求的产物。因此代糖种类居多,但也分“三六九等”,早期“网红”人工代糖已经受到质疑,此前可口可乐公司对一款健怡可乐进行市场测试时,已经用罗汉果和甜菊糖苷天然甜味剂代替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传闻由来已久,去年法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大量的阿斯巴甜可能增加成年人的患癌风险。“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等产品必须避雷,而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等天然代糖可以尝试。”营养师赵兆表示。美国医学专业期刊也发表文章指出,一些人工合成代糖如阿斯巴甜、安赛蜜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饮料品牌选择赤藓糖醇等天然代糖代替人工合成代糖阿斯巴甜,有数据显示,人工合成代糖在2010年全球市场占比达91.84%,而2020年这一数据降至70.59%。天然健康的代糖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显然更受消费者欢迎。

企业应觉察消费者需求变化,配料表越短越受欢迎

随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添加剂的成分也越发受到关注,在小红书上#配料表干净#相关笔记高达20万+篇。根据配料表选食品通常遵循两大准则:一是,配料表从前向后排列顺序是含量从高到低的成分顺序,使用的所有添加剂都要列入配料表,由此可以判断添加剂的使用量;二是,配料表越短越好,越长代表添加剂越多,短则意味着产品更天然更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表示,“科学技术不仅改变饮料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在改变着饮料产业的发展模式和饮料企业的管理模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具有渐进性特征,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消费者的认知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代糖的发展和应用对生产企业有着指导意义。

从市面上热销的饮料来看,通过配料表可以发现,人工合成代糖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添加剂加长了配料表,元气森林因不含防腐剂,配料表更短。

这也给饮料品牌带来新启发,当前消费趋势下,简短、干净的配料表已经成为饮料行业的发展方向。配料表“瘦身”势在必行,各类添加剂非必要不添加,让产品更安全,才能让消费者喝得健康喝得放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