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那是春节前的一个忙碌的午后。
在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台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程,正在VR演播室观看春晚的彩排。演播室里的舞台上,谭维维和闽南乐团携手演唱南音名谱《百鸟归巢》,而在最终输出的屏幕上,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视觉体验,亭台楼阁、百鸟归巢的图景“凭空”出现在春晚现场,多层次的音视觉冲击,演绎了南音这个古老中国乐种的空灵和神秘。
在杭州,紫光股份智能工厂执行总经理黄新委,正带领客户参观这座制造业网红新地标。在“数字大脑”的指挥下,机械臂在集成电路板上挥舞,60秒内贴合7000多个比蚂蚁还小的零部件,旁边是半人高的AGV无人运输车,有序穿梭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里。
在上海,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总监王浩正在客户体验中心与生态伙伴畅谈合作前景。在这个为数字化的商业世界新创立的岗位上,他的职责是为罗克韦尔自动化“交朋友”。
数字经济时代,这类场景正在商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发生。数字化正跨越虚拟踏入现实,深刻改变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数字化的影响力也逐层深入,从外而内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逻辑。而这种变革,也将商业推向一个智能化的新未来。
建一座云端阵地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实现4K超高清、高清、标清同播的电视台,也是唯一一家在8K超高清电视传播体系中采用大屏、中屏、小屏一体化产品设计的省级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走在了媒体行业“上云”的前列。
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程看来,他们坚持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比如冬奥现场的“子弹时间”、老照片的还原,都需要数字技术,尤其当广告主和观众都转移到色彩和体验更佳的数字化平台,广电行业的转型也势在必行。
于是,北京广播电视台与新华三集团合作,借助其整合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于一身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展开4K融合媒体生产云的搭建,并在2020年全面启动冬奥纪实4K超高清频道项目建设,2021年后进一步扩容并完善功能,全面满足资讯、赛事、综艺等多形态节目规模化业务生产。
李程透露,建成后,北京广播电视台能同时满足4K和高清制作的编辑需要,避免重复建设系统,也能融入媒体安全接入网关,确保内部系统安全,同时降低了维护复杂度。值得一提的是,动态调配资源的能力提升后,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整体运维效率大大提升。
事实上,企业“上云”已日渐普及。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威伟透露,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平均增速达30%以上,上云企业累计超过380万家,在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区也纷纷将带动更多企业“上云”和数字化转型列为未来目标。
对于未来的数字化路径规划,李程颇为谦逊地表示“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小步快跑、不断试错,希望数字化能给我们降低成本、带来效益,以及拓宽受众面。”
造一颗数字大脑
从北京广播电视台超高清演播室向南方远望,在1300公里外的杭州萧山,一家智能工厂也受到数字化转型的福佑。不过,机器人主导式的智能制造只是表象,背后由新华三打造的数字大脑,才是产业迭代的终极大BOSS。
紫光股份智能工厂执行总经理黄新委透露:“智能制造的最底层是我们的数字大脑,这决定了我们的运营逻辑——如何运用数据驱动和创新,最终实现智能化生产。”
数字大脑中的数字决策平台会把所有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汇总,整理并 分析运营目标、产能、订单的下放及销售数据,最终驱动管理决策。同时,业务分析平台也会通过业务数据分析,提升工厂全员的数字利用能力,为决策提供参考。而数字基础平台则统一各项数据标准,为更好地利用数据决策提供基础保障。
拿产业界颇受关注的“柔性生产”来说,生产企业需要根据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快速、灵活地产出定制化产品。在数字大脑的指挥下,系统可自动获取资讯,灵活组装配置或材料,这使得紫光股份智能工厂的换线速度控制在3分钟内,效率较传统工厂提升了7倍。
数字大脑也从整体上提升了工厂的自动化水平。比如,一片集成电路板上要装贴7132个零件,每个零件长0.5毫米、宽0.25毫米,相当于一只普通蚂蚁的1/8大小,但在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全部操作只需60秒。如今,这家工厂的自动化率达到88%,人力使用减少了60%。
检测水平也随之提升。在过往的制造业中,检测工序处在生产线末端,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则在每道工序后都配备智能检测设备。借助新华三的5G专网小站,一秒钟传导100多张4K高清图像到后台,便能与前序作业机器共享检测结果,“好像机器与机器间对话”,通过AI实现车间的数字化管理,将每一环节的良率提升到99.6%以上。
借助数字大脑融合互联网技术与制造技术,也增强了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对未来的信心。黄新委透露,“我们希望成为工业4.0的标杆,最终为行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助力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织一幅生态蓝图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如果说北京广播电视台和紫光股份智能工厂是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样本,那么罗克韦尔自动化和新华三的合作,则是数字化生态构造的范例。这也寓意着,数字化的未来正从单向流通演变为双向互补。
罗克韦尔自动化可谓深喑此道,这家专注工业自动化的企业,过去5年发展了近80家合作伙伴。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总监王浩称:“有更大的朋友圈,这些朋友为你发声,你就会获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
其中,OT(运营技术)和IT(信息技术)的融合,是罗克韦尔自动化颇为重视的生态合作领域。如果说IT是“数据管家”,支撑着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等系统的运行,那么OT就是“机器管家”,控制工厂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线基本运转,可视为现代智能工厂的支柱。
王浩拿国际通行的ISA-95(企业系统与控制系统集成国际标准)举例,从生产到商业需要五个流程,从零到二层是罗克韦尔自动化覆盖的OT领域,对应工业设备和工业数据,往上是新华三占优势的IT领域,包含生产管理、商业决策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互补组合,二者结合才能贯通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
如今,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智能运维Rockii解决方案已经诞生,这个看起来俏皮的名字里,Rock取自罗克韦尔自动化的一部分,两个“I”分别是intelligence(情报)和information(信息),即把信息转变为有价值的情报。对靠OT起家的罗克韦尔自动化来说,这可谓是一套充分展现了其致力于IT/OT融合、赋能企业创造更多实质性价值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两家企业的缘分还在延续。王浩透露,未来在工业网络安全方面,罗克韦尔自动化会依靠制造端工业网络安全的经验,借助新华三在企业级网络和主动安全的能力,共同打造完整的工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在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市场,罗克韦尔自动化也会配合新华三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加入新华三的生态,帮助更多制造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不难发现,从北京广播电视台到紫光股份智能工厂,再到罗克韦尔自动化,如今数字化转型不仅要精耕技术,更要突破边界,构建一个开放、融合的生态。对企业的改造从外到内不断深入,从单纯的改变体验,到后续改变生产,再到最终改变经营逻辑,智能化变革正在铸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