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双11,各大平台均未发布战报数据,但热度依然不减。
这背后,物流就像隐匿于皮肤之下的毛细血管,将货品、平台与人点对点串联,形成一条条隐形链路,密织整片网络。“血液”流通,数据孪生出具象的货品,信息互通有无,令万物互联共生成为可能。
2022年,智慧物流已经进入第十二个年头。自《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快递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全面建设“普惠快递、智慧快递、安全快递、诚信快递和绿色快递”的目标之后,智慧物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已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政策先行,高能级科创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资本、企业同步加入这场智慧物流的升级之战。据36氪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智慧物流大赛道中已有超60起投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百亿元;高能级科创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与物流产业行业龙头企业也同步共建智慧物流创新中心。
用柔性机械臂抓取货品,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拣货品,给快递盒装上“神经元系统”,研发快递仓储机器人……智慧物流行业内,浪潮翻迭。
且不论这片网络如何发展根系,有三个要素不可忽视:一边是具体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一边是虚拟的、掌握货品核心“秘密”的信息数据;另一边,是智慧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瓶颈突破和技术的更新迭代。
这不禁让人好奇,穿越SaaS、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赛道,智慧物流的方向到底在哪?探索之路,路长且阻。一场刚刚在杭州结束的创π智慧物流应用式创新大赛,或许能给出些许思路。
单点突破,核心为“用”
应用创新,关乎智慧物流的未来。
与多数人对智慧物流的印象不同,物流不再局限于:大小各异的快件从传送带经过,装车,扫码卸货,送达手中;而是有了更多新的表现形式。在环境封闭、系统受干扰影响小的场景中,立体仓、无人仓、机械臂、智能机器人等硬件各显神通。
智慧物流行业体量大,涵盖成熟的集成化产品和核心元器件,切入点具体而微。突破节点各不相同,思路方向各有侧重。
目光首先看向仓储。
今天的智能仓储,已经不仅仅是物流运动中的中转站,也是处理货品信息的关键节点。就整个行业增长点而言,存储贯穿生产、流通、终端全链条,场景最全,机会更多。
如何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分拣、运输、码垛、入库,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省人”“省地”?这是行业的共同痛点,也是智能仓储的主攻要点。
目前,在智能仓储领域已经出现了小型模块化存储单元系统、自动化分拣存储系统等集成化产品,主要通过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自动立体仓库、RFID自动识别和各类AGV机器人,以满足小型前置仓、制造业仓库、大型电商分拣等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
闪电仓、慧仓科技、牧星智能、蓝胖子等新入局者,以及智行者、快仓、灵动科技、智佳能自动化等初具规模的企业,达成默契——基于传统场景,综合机器人视觉、运动规划、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提供新兴解决方案。
再聚焦细节之处,极智嘉Geek+、劢微机器人、木蚁机器人、Syrius炬星、蓝芯科技等智能机器人企业,立足3D视觉算法及传感器设计、运动规划算法、机器人调度管理系统等技术优势,在场景实践中打磨机器人协调性。同样可以覆盖物流以外的其他行业,打开更大的B端市场。
据业内企业介绍,在视觉机器人研发过程中,目前基本能够实现芯片和传感器国产化,绕开“卡脖子”,将研发与生产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需求量大的使用场景中,智能仓储的效率是非自动分拣的5倍以上,而随着产品规模化批量生产,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
牧星智能CEO刘明就曾在采访中表示,将用更高效、智能、柔性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赋能世界各地的仓储用户。因此,单点突破的应用级创新不仅是生发于智慧物流的,也是实力的充分展示,行业在流动中,生长出机遇。
全链路信息化,实现“数智物流”
看回手中的快递,你在电商平台下单,仓库贴上面单发货,快递员送达你手中——这之中最关键的那个点,在于二维码面单。有了面单,就可以实现全链路信息化流通。
但无论是在物流链条中流动的货品,还是操作、行为,不仅仅需要在某一环节被赋予信息、打上标签,而是需要在全流程中追溯。
由于仓内仓外的智能化程度不一,“部分智慧”难成气候。比如国内识别、分拣多以设备先行,再匹配系统,无法达到从始至终的一体化,系统之间又无法良好互通,很难有效实现全链路数字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实现。
近两年,创新场景下的数字化应用频繁出现。如使用IoT方案实现包装箱循环利用的衔尾蛇,摆脱了传统快递面单的局限,将纸质面单替换为蓝牙锁,同时将纸箱替换为耐用快递箱循环使用,达到低碳目的,获取碳币盈利。
此外,跨境电商领域一站式物流聚合平台频出江湖,如运无界、无忧达等;单一细分领域运力云平台危司机、卡车易购等;物流运力交易平台中储智运、G7、闪飞侠等;还有无人机调度平台、工业物联网开源平台等。
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体量将突破万亿。通过全链路信息化,越来越多的一站式平台、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创新项目出现。它们将信息潜力发挥到最大,反向赋能于智慧物流。尽管在实践方面不及现有,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带来的需求指数级增加,等待一个爆发,所需要的也仅是时间。
点亮智慧物流,期盼万物共生
究竟什么才是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一体化下的物流共生?
2022年11月,“智汇科创·诚就未来”——创π-第二届智慧物流应用式创新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这是36氪参与到这场行业盛会的第二年。
创π大赛从设立之初,就确立了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导向,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平台的目标,设置应用组、创新组,依托浙大科技园·顺丰智慧物流创新中心,集合产学研于一体,从智力源头技术创新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发展,从技术及成果应用、业务与投资合作赋能参赛项目。
仅从结果来看,就让人惊喜不断:移动视觉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蓝芯科技、工业物联网开源平台数蛙科技获得一等奖,智能无人仓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蓝胖子机器智能、轻量级协作机器人项目Dora-Arm获二等奖,无线光通信产业化项目徕斐科技、循环物流包装及碳中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衔尾蛇、重卡运力资源平台货运中国、无人机第三方派单调度平台天机获得三等奖。赛后,主办方还将就物流项目实践与应用与获奖项目深入合作。
与此相对的,去年的第一届参赛项目均有了长足发展:
由浙大校友创办,应用组冠军慧仓科技于今年2月获浙大科技园·顺丰创新中心科创基金千万级战略投资,4月A+轮近亿元融资紧随其后,业务发展迅速;
由西交大教授创办,应用组亚军低成本1550nm激光雷达项目纳入顺丰产业链集采库;
智慧物流创新中心为参赛项目“双足机器人”、“基于AI及IOT技术的系统及机器人大脑”等项目开展投融资对接会……
当然,创π大赛只是一个引子,在浙大科技园·顺丰智慧物流创新中心,已初现丰茂之势:在今年,循着慧仓科技的步伐,此次获奖的蓝芯科技、天机、衔尾蛇项目与浙大科技园·顺丰智慧物流创新中心进行了落地签约,并有机会对接物流场景,开展 探索与合作。
背靠浙大的科研实力和优秀人才、顺丰科技的生态产业、实力底蕴,产业专业化孵化器浙大科技园·顺丰智慧物流创新中心后续仍将以“创π”作为纽带,瞄准物流领域高精尖科技创新前沿,引入产业链优质项目,让智慧物流的产业链万“物”,在此共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