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3-14日,2022首届中国PMO前沿大会线上会议顺利召开。大会一经召开,便吸引了数千名项目管理从业者和PMO的参与,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和绝大部分拥有优秀项目经理和PMO的公司成员参加,影响上百万项目管理从业者和爱好者。
会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项目管理专委会专家组组长、PMI(中国)大奖评委会副主任陈信祥博士,中兴通讯PMO总经理、PMO前沿大会总出品人张宝忠老师代表大会致辞。陈信祥博士对PMO前沿大会给项目管理者互帮互助的行为举措给予了极高的认可,对PMO前沿社群伙伴群策群力、自主协同、互帮互助、共享共筑共同成长的自发性组织给予了高度赞许,并表示愿与PMO前沿的项目管理从业者共同讲好青年一代的项目管理故事。张宝忠老师表示,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使命,我们的能力不应该低于这个时代的水准。我们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可以阅人无数。如果足够幸运,我们可能有名师指路,我们可以追随成功者的脚步。然而这一切,都逃不脱要把自己逼上绝路。作为新时代的项目管理者,我们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聚力前行。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让我们一起奔赴星辰大海。
大会围绕组织战略、敏捷驱动、PMO建设运营、效能度量、人才培养、PMO发展前景六个话题进行展开。二十六位分享嘉宾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学识与前沿洞见,从不同的角度及方向给参会者带来精彩的分享。
组织战略专场
宁越老师提到,作为新时代的PMO,我们应该“做正确的项目管理,而不是简单的项目管理”,并且阐述了PMO应以“以业务聚焦为核心、以价值可衡量为导向、以效率提升为目标、以协同共赢为理念”的核心价值。通过以京东零售PMO战略实践为例,详细说明了PMO应当如何从战略制定、战略解码到战略制定跟踪的实践方案,促成战略闭环,进而实现组织端到端的战略交付与项目治理。其中,宁越老师讲到的“战略屋”“资源货币化”的概念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众多与会者从中深受启发。王丽老师以宾利在中国本土化的战略解码实践,为我们讲解了集团组织战略的落地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事业环境情况,如当地文化、人文、政治环境、消费情况、利益相关方、消费模式等,这个路径不仅仅是宾利的战略历程,也是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项目集管理的衔接过程,以及逻辑关系。工亦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黎学文老师通过 分析企业组织中的项目管理痛点(计划管理问题、流程流失问题、资源管理痛点、问题跟踪问题),针对项目管理中的痛点进行综合解决——培养人才、建立PMO组织、PMO组织制度建设PDCA-SDCA,并且以实践案例为例告诉我们应当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环境,利用合理的工具来协助解决组织中的现实痛点问题。航空航天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正是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为我们的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项目管理实践案例及理论知识财富。对于项目经理应如何分析组织的战略,张丽老师以三个真实的案例为出口,讲述了项目经济时代下,如何通过数据来看发展趋势、通过趋势来看管理、透过管理来看PMO在企业中的定位。作为项目经理,我们应坚定地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做组织战略坚定积极的推动者,做务实的项目成功实践者。专场亮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听完四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后,众多与会者在评论互动区对分享的嘉宾给予的高度的肯定,并留下了自己的观点与疑问。为满足大家的期望,咱们努力争取嘉宾时间,组委会邀请到了张宝忠老师与宁越老师返场答疑。
敏捷驱动专场
任志强老师以敏捷发布火车为例,从敏捷的基本概念、敏捷的项目模式、敏捷火车的驱动、运行、版本管理工具、迭代需求规划交付实现及度量进行 的剖析分享。并且结合美团到家的敏捷实践,分享项目从战略到实现的拆解逻辑、敏捷交付框架。与一般IT领域企业的PMO不同,药企领域由于技术壁垒高、法律法规的要求,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药企领域PMO的敏捷应当如何突破?复星医药熊兴隆以公司为例,讲述他如何在复星医药如何进行渐进性的变革,引领组织PMO从培训中心—卓越中心—绩效评估中心—资源统筹中心—战略管理中心成长突破。并且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对过程中遇到的“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相关方对PMO不够重视、缺乏战略愿景和发展路线、成了项目经理最大的敌人、未取得显著的效果 ”等问题,与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化解,为不断改变组织的需求及相关方的不断变化而奋斗,最终实现PMO在组织中的定位的不断提升。通过一系列案例的精彩分享,杨久成老师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PMO敏捷转型,从传统PMO到敏捷卓越中心的顺利转型。从敏捷人才培养,到敏捷团队搭建,形成敏捷文化,促成业务敏捷,步步为营,步步为赢。进而达成PMO敏捷卓越中心的目标——融入业务流团队、成为复杂子系统团队、成为赋能团队。对于敏捷实践过程中常遇到的团队成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徐东伟老师强调——永远不要站在团队的对立面。当遇到类似的额问题时,我们应该去 剖析,比如团队的抵触到底是对敏捷本身的抵触,还是对敏捷教练个人的抵触,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真正识别敏捷实践背后的真正阻力并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实践本身。同时我们应当学会管理团队的期望,在敏捷的引入实践过程中,应歇斯底里的认识到如果没有团队的参与便无法提出适合团队的实践方案。在敏捷实践过程中,通过一些讨论可以解决一些表象的问题,但更多情况下,我们应当通过敏捷实践来发现问题、暴露问题,并且通过这些问题,去发现背后系统性的问题并推动解决。
PMO建设运营圆桌派
本场PMO建设运营圆桌会议,由张宝忠老师、王天宇老师、姚钧老师、杨帆老师、张会斌老师五位嘉宾参与分享。针对如何构建PMO在组织中的定位与使命、如何推动职能型组织向项目型组织的转变、如何构建PMO的核心价值三个问题。分别来自初创型组织环境下的PMO、成立十年时期环境下的PMO、成熟期环境下的PMO的五位嘉宾,均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展开了讨论,各嘉宾的观点异彩纷呈,听者无不如饮一场饕餮盛宴。
同时,本场圆桌会议在原定的议程基础上增设了一个问题环节,对于其中的PMO如何做好价值分配,张宝忠老师说“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存在不同的价值分配体系,工厂组织所有的收益都给了厂长,职能型的组织价值都给了高管,项目型团队价值分配都给了项目团队,网络型的组织价值分配给了节点。”我们应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特点,因地制宜。
效能度量专场
可靠的数据来源是效能度量的依据,无数据,不度量。李正乐老师以大唐项目管理工具为例,剖析效能度量的底层逻辑。切实地阐述了一个好的工具能给效能度量效率及准确性带来一个有效的提升,并且分享了如何通过私人定制化的工具来帮助企业提升产研协作效能。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企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刘红旗老师以京东零售为例,为大家分享在京东是如何通过数字化度量实现组合的提效,最大化发挥项目经理的能效。数字化度量,其核心便是对资源投入的度量、是对产研过程精细化的度量,通过量化投入产出、统一收益指标库最终实现价值交付的度量。通过资源可视化、产研数字化、价值经济量化(资源货币化)三个度量维度,形成效能的度量体系。同时,通过对度量数据的分析,构建“多、快、好、影响力、价值观”的技术人才模型、“项目专业能力、业务影响能力、研发技术能力、价值交付能力、认知和学习能力、领导和创新能力”项目管理专家能力模型,形成独特的专家文化,进行达成组织数智化效能的可持续提升。张乐老师说“研发效能度量不在于发现问题,解决效能才是本质,没有度量就无法改进 ”。在分享的过程中,张乐老师以谷歌、微软、阿里、腾讯等企业为例,分享效能度量应该如何做,怎么才能做好。同时,以应用案例与模型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研发效能度量的五项精进——度量基础设施(价值流网络、工具网络、工具网络)、度量指标体系(交付效率、交付质量、交付能力)、洞察分析模型(从目标出发分析、价值流分析、代码复杂度和工程质量分析)、洞察产品建设、数据驱动和实验思维。通过五大流动指标(流动速率、流动时间、流动效率、流动负载、流动分布)分析和优化端到端价值流,讲述一个关于软件研发价值流完整的故事,回答关于研发交付效率如何的本质问题。效能是衡量工作成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罗月霞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海尔的效能度量实践经历,讲述了海尔在面对疫情这一突发事件时,如何进行效能度量模型的选择与体系的建设,在实行度量时,便充分考虑到需求、开发、测试、发布、运维五个阶段的指标覆盖,以“雷达维度、指标、权重、取数逻辑、基线值、分数设定、导向”七个颗粒度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建立数据仓库,沉淀实时数据,为智能化数据分析打下基础。根据不同的度量结果显示成熟度,对症下药,达成组织效能提升目标。
人才培养专场
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定义,司寒羽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在不同的PMO组织类型及组织架构下,组织对项目管理人才有着不同的能力要求。在组织识别自身需要的人才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从职责定位、团队协作、文化建设、工具建设层面来分析当前的现状,并结合组织战略及组织机制,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定位自身目标,找准切入点,进行人才的培养及持续运营。同时,司寒羽也给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团队中,是如何实现三级PMO组织结构下的人才体系建设培养。VUCA时代下,项目管理呈现出多样化、敏捷化、定制化、迭代化、数智化、复杂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相应的,客户的场景越来越变化,使得我们必须适应变化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下要想完成项目的价值交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正所谓时代铸就英雄,孙虎老师通过分享华为在项目管理实践中的道法术器人——文化之道、治理之道、交付之道、数字之道、用将之道,给大家讲述了华为在面对这样一个环境下如何如何实现项目价值交付,让项目成功升华为客户成功。其中华为以项目为中心的项目管理体系及6力6维(战略与商业管理能力、内驱力、领导力、项目管理专业技能、数字化运营能力、解决方案理解力。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数字化思维、用户思维)人才模型模型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项目交付到价值交付,是项目经理或PMO转型的历史必然。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立卫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如何成长为价值型项目经理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方式方法。通过了解公司业务目标、并且分析当前的现状、根据现状寻求差距、最后选择价值突破路径,是我们寻找价值点的一个有效方法路径。同时,我们可以从确定战略重点、规划战略、组织协同、运营保障、监控学习、验证和调整六个层面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价值贡献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尝试。有了方法和价值贡献切入点,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切准时机找准机会,参与公司业务层面的项目。居于此,便可形成一条由项目经理成长为价值型项目经理的成长路径:项目经理—业务类项目经理— 参与业务设计—通过价值策划主导项目目标—成长为价值型项目经理。方法路径千万条,拒绝躺平是我们立于不败之路的不二法宝。数字化经济时代,引领了项目管理发展的又一个浪潮。汪珺老师 剖析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给项目经理的发展带来的挑战——新技术不断涌现、业务快速内卷,在这样一个现状下,通过DevOps体系构建项目经理在敏态业务环境下的管理能力。并且通过构建项目经理人员能力体系及人员管理对标体系,达成项目经理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PMO发展前景专场
PMO发展前景是本次PMO前沿大会的最后一个专场,张宝忠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本次圆桌专场的讨论分享。本场圆桌围绕“公司PMO的组建背景及为公司或者老板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是什么、PMO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存在的形式及主要价值、PMO未来发展前景、PM或者PMO相关岗位工作的成长和发展路径”四个核心问题进行展开交流。
针对四个核心问题,五位来自外企、国企、民企的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洞见,给与会人员带来了思维上的提升、视野上的开拓、观念上的改变、思考上的启发。专场结束后,五位嘉宾一起给PMO前沿大会的观众送上了祝福:“期盼PMO前沿社群发展越来越好,祝愿PMO前沿社群的伙伴聚力前行,向上而生。”大会已完美落幕,两天的大会历程,六场的主题专场,二十六位嘉宾的精彩分享,让本次大会异彩纷呈。众多与会者纷纷表示本次PMO前沿大会的嘉宾分享干货满满,如饕餮盛宴,不少伙伴表示意犹未尽,希望能与分享嘉宾作进一步的交流学习。与此同时,除了精彩的嘉宾分享,大会的精彩抽检活动设计、丰富的抽检礼品及精致的礼品选品也让本次PMO前沿大会变得更加有趣,让与会者在听嘉宾精彩分享的同时,亦能通过参与抽奖活动获得精美的礼品。大会的胜利召开,离不开PMO前沿大会组委会和志愿者们的精心组织策划与30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与大力支持。在此,谨对PMO前沿大会组委会组织策划、PMO前沿大会志愿者群体的支持协助、30余位嘉宾的支持与鼓励表示由衷的感谢,是你们的不懈努力、坚持与鼓励,促成了这一场项目管理界的盛宴的成功。对东方大唐提供的全场赞助,华为、项目管理者联盟、奥博思软件、高远科技、提麦克思提供的专场赞助,电子工业出版社、项目管理评论、Broadview、山东大学、河海大学、禅道、金马扬名、源大集团、TID质量竞争力大会等合作伙伴致以真诚的谢意,期待与各位合作伙伴的下一次友好合作。大会落幕,但精彩内容的分享仍将持续。PMO前沿社区将继续秉持“共享 共筑 成长”的理念,始终坚持解困惑、拓认知、交高人、创机遇社区初衷。期望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共创中国最优秀最有价值的项目管理社区,进而为我们中国的PMO和项目管理做一点贡献。
欢迎加入PMO前沿--中国PMO&PM社区,让我们一起聚力前行,向(项)上而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