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懂车帝公布2022夏季新能源车测试结果。数据显示,近50℃条件下新能源车整体续航达成率为66%,高温对续航存在一定影响,但远低于严寒天气。同时,国产品牌绝对续航里程更高,合资品牌实际续航和企业标称续航差距更小。
针对用户夏季关注的空调和隔热问题,测试发现,合资品牌制冷效果优秀,混动车辆空调更容易出现问题。绝大部分车辆紫外线隔绝较好,但防晒不一定隔热,广汽AION Y、比亚迪秦PLUS EV、小鹏P5等车型隔热效果较差。
此次测试在新疆吐鲁番进行,是懂车帝2021年完成业内最大规模冬季测试后,再次进行40款以上的新能源车集中测试。项目围绕高温条件下车辆基础性能、日常使用以及智能系统三大场景展开,包含续航、充电、空调、甲醛、极速测试等20余个科目。
测试活动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吐鲁番市消防救援支队、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星星充电、鲜时光TV、特来电等给予了大力支持。
高温对续航充电影响较小,国产与合资互有优劣
作为全国著名的干热区,吐鲁番是国内众多汽车企业及科研院所的热区试验首选地,测试期间,当地最高温近50℃。结果显示,高温对新能源车续航存在一定影响,但夏季整体续航率远高于冬季。本次测试车辆共41款,其中31款纯电动车平均续航达成率为66%。对比懂车帝历史测试成绩,新能源车常规天气续航达成率为74%,冬季严寒条件下仅47%。
从车型来看,续航达成率排名前五的车型为宝马ix3、宝马iX、奇瑞小蚂蚁、奔驰EQC等,合资品牌实际续航和企业标称续航差距更小。但在绝对续航里程方面,排名前五的车型中有三款为国产,自主新能源车更胜一筹。此外,高温条件下90%以上车辆充电功率无明显变化,夏季对充电速度几乎没有影响。
炎热天气下,新能源车空调使用相当频繁。41款车经过暴晒座舱后,温度都超过或接近50℃,开启空调后,26台车能在30分钟降温至30℃以内。综合来看,合资品牌制冷效果优秀,混动车辆的空调更容易出现问题。如理想one、比亚迪宋PLUS DM-i等车型,受高温影响空调功率需求增大,低电量状态下制冷时容易产生故障。
随着配置不断提升,大天窗、天幕玻璃成为很多新能源车的卖点,但也引发了“车内打伞防晒”等现象。测试发现,所有带天幕、天窗车型的车顶玻璃紫外线隔绝率均在90%以上,用户无需担心阳光直射会晒伤驾乘人员。但防晒不一定隔热,广汽AION Y、比亚迪秦PLUS EV、小鹏P5等红外线隔绝较差。
项目还对所有车型的极限性能进行了测试,绝大部分百公里加速最好和最差成绩误差在0.3秒以内,但宝马iX3出现动力衰减,误差达到3秒。而在极速测试中,奥迪Q5-tron、大众ID系列三款车型只有160KM/h,国产车普遍达到200KM/h以上,表现优于合资品牌。
解决新能源测试三大问题,满足用户选买需求
从夏季测试结果来看,自主品牌稳定性和极限性能表现优于合资品牌,但宝马、奥迪、大众等合资品牌正在发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合资品牌的基础能力本身就很强,随着电动化转型,其新能源车型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他还表示,电动化是和智能化同步推进的,当前合资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智能化理解,还有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懂车帝已经进行的两次大规模测试中,冬季平均续航接近300KM,夏季接近400KM,这意味着目前新能源车续航已经可以基本满足用户需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表示,在电池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很多新车型已经能够满足相邻城市间的车辆移动需要,消费者将越来越成熟理智,焦点也将转移到续航之外的其他功能亮点上。
懂车帝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温、高原、高寒等三高测试是所有车型出厂前必须要经历的考验,但业内目前进行的测试主要存在三大问题:测试多为辅助研发,而非解决用户选买问题,测试品牌和车型较为单一,测试结果和信息不公开等。懂车帝连续在内蒙古牙克石以及新疆吐鲁番进行严寒和高温测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为帮助用户选买新能源车,懂车帝近年来加大相关内容制作,上线新能源汽车频道,推出一系列大型原创节目。除了业内规模最大的夏季和冬季测试,2022年5月,懂车帝联合中国汽研上线业内首个新能源车主续航查询功能,首期覆盖全国33个城市、数十款热门车型,帮助用户查询了解车主真实续航数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