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裂变”进化为“数科”,揭秘「零一数科」进化史背后的“运营内幕”

几天前,腾讯智慧零售发布《年度认证·代运营合作伙伴名单和行业标杆》,零一数科从近700家合作伙伴中摘得【私域代运营·卓越合作伙伴】和【年度·鞋服行业运营标杆】。从这两项奖项开始,零一数科成为平台重点推荐服务商之一。

见实团队最初接触鉴锋(零一数科CEO),还是在2018年时聊“操盘了多款爆款小程序的裂变获客经验”,那时零一只是几个人的草根创业团队、给企业提供“裂变拉新活动”的策划+开发。4年来,见实看着零一团队从几个人“裂变”到现在近700人规模,给企业提供的服务也从“裂变玩法开发”低成本拉新,发展到现在的“私域代运营”和“视频号直播代播”。

这是一个有趣的观察样板,即从小程序到私域,一个小小的创业团队是怎么在行业的变迁中,一次次踏中小程序、到企微微信,从裂变需求到企业GMV增长的大需求?如果判断正确,那么零一又会在视频号时代的第3波浪潮中继续前行,实现每年100%的增速成长。

如果此刻你也在思考行业趋势,又会采取什么策略?我们长话短说,干脆约着鉴锋一起深聊。如下,Enjoy:

01更多品牌在加大私域投入

见实:今年Q2很多企业大盘销售额都比较差,你们在私域的GMV是什么样?

鉴锋:我们看到大部分企业的私域GMV还在持续增长,只是增速会受到大环境的销售额下滑影响而增速变慢了。

见实:那企业对私域的投入预算有在减缓吗?鉴锋:经过2年多的发展、基于企业微信做私域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特别是“用户习惯在线上购买”的品类:例如鞋服和美妆行业,我知道的都有10多个品牌在私域渠道的“月销售额”能冲到全渠道中的Top1了。

2020-2021年是很多企业在观望有没有成功案例可以跟随,或者只是先购买了SCRM完成基建,但2022年开始则是私域代运营的元年,大多企业都设立了一个“私域GMV”能占比全渠道10%-30%的目标。

见实:还没做私域的企业,现在才开始会不会太晚了?鉴锋:用企业微信做“私域”才第三年。类比公众号这个“信道”到现在是9周年了,在公众号5年的时候开始出现“公众号红海”“公众号没有机会了”的声音,而在这第5~9年中、每年依旧会涌现出一批新的品牌自媒体账号。所以就算从今天才开始用企业微信做私域,普通的企业也还可以享受到3年的红利。

见实:但我看到零一最近在扩招的是视频号直播团队?鉴锋:我们2018-2019年的时候是30和70人,100%的营收来自于给客户提供“裂变玩法开发”低成本拉新;2020-2021年增长到了200和500人,70%的营收来自于“私域代运营”帮客户创造GMV;从2022年Q1开始、我们就感受到视频号直播GMV在持续增长,如果零一要在2023-2024年也持续领先,那“视频号代运营”也要做到第一名。所以我们正在组建200人的视频号直播团队。

见实:也就是说,同样是做“私域运营”,每一年“玩法”不一样?鉴锋:可以这么说,你往前看,最早企业在微信生态做生意是用“公众号+H5商城”;2018-2019年,则迭代到了“社群+小程序”的运营;而2020-2022年这三年、,“私域运营”的含义则是“使用企业微信作为经营用户的底座”;到了2023-2024年,谈到“私域运营”则大概率是问“怎么做视频号直播带货”。

之前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到,当他做公众号的时候、他希望公众号是一个企业的官网,当他做小程序的时候、发现小程序更适合作为企业的官网,现在他做视频号了、希望视频号能成为企业的官网。

“私域运营玩法”的不断迭代,一方面是微信这个“通道”传输信息的形式不断再迭代:从公众号的静态图文→小程序的技术互动→视频号的直播。更先进的“触达方式”使用户转化率和打开率都更高、像公众号的平均打开率从20%掉到今年的1%了。

举例我们其中一个客户在5月份的GMV数据:公众号100万粉丝的月GMV100万不到、企业微信100万好友的月GMV有近600万,公众号和企微的“单粉产值”普遍是6~10倍的差距。

“私域运营玩法”需要不断迭代,另一方面是随着大家运营能力的提升,“每一个环节的运营 ”都会越来越深(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卷”哈哈)。例如我们在设计用户“分享拉新”玩法从简单的“邀请新好友即可获得现金红包”,迭代到 “结合品牌场景设计一个游戏化故事(例如种树养成),让用户边玩边分享、完成任务获得实物奖励”, 等到“现金红包和实物奖品”不够吸引用户时、现在得结合“NFT概念,让用户能有机会共享品牌的资产价值”。

例如我们做小程序的“商城运营”一开始只是“货架”功能、设计促销场景提升用户付费率;到在小程序上设计“会员体系+Ai算法”来实现千人千面货找人、让用户有“一站式的会员服务”;未来各个类目的头部小程序都在“小红书化”、开设“社区板块”让用户有“逛”的感觉。

02被行业推动着走到今天

见实:企业在行情艰难的情况下会更看重GMV产出,代运营如何为效果负责?鉴锋:零一的收费方式就是跟客户对赌GMV产出。根据客户的需求:是“纯私域电商运营”、还是“线上线下O+O一体化的私域运营”,来衡量需要投入多少“运营+产研人力”,对应收取基础的人力成本+GMV佣金。如果没有效果、我们自己是会亏本的。

见实:那零一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能比别人更高效率产出GMV?鉴锋:腾讯在2018年开始转型“产业互联网”,我们发现2000-2010这10年是“PC互联网”的技术人才红利,2010-2020这1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人才红利,而2020-2030这属于“产业互联网”的10年、最稀缺的就是“运营人才”。

我们从2018年1月开始创业,零一的使命是“一起建立运营的标准”:我们一开始建立了运营从业者社区「每日运营案例库」,每天发布“运营案例复盘”和每月举办“运营交流沙龙”,到现在累计覆盖了30万的运营从业者。所以我们可以识别和吸引最具实战能力的“私域数字化操盘手”加入零一。(用装逼的一句话形容就是:“零一是一家教育公司”哈哈哈)

基于这批稀缺的“运营人才”,我们给零售、快消、金融这3个行业的头部企业提供「微信生态全链路运营所需的“产品/服务”」。

见实:我在朋友圈看到你们从“零一裂变”品牌升级到“零一数科”,是出于什么趋势的考虑吗?鉴锋:我起名字喜欢“能让别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干嘛的”,2018年我们推向市场的第一款“SKU”是:给教育行业的客户提供“裂变玩法开发”服务,实现低成本拉新。

从2019年扩展到零售、快消行业,从单点的“裂变玩法”开发切入合作后,敢于越做越重提供“私域代运营”,帮客户做社群销售、导购运营、小程序商城运营创造GMV。

就这样一路被客户需求推动前进,慢慢集齐了“七龙珠”:品类运营、数据分析、AI算法研发等贯穿“拉新-转化-留存-裂变”经营全流程。零一的产研团队从0人成长到100人,Ai算法团队从1人成长到30人。

在零售、快消行业的企业眼中:“零一”是一家“O+O全链路的私域数字化运营服务商”。从私域运营连接生意经营,背后是一个企业“整体的数字化体系”建设。所以“零一数科”这个品牌名比“零一裂变”更能表达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见实:现在的企业预算大范围收缩,能支撑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吗?鉴锋:看Q2的销售行情的确会影响企业在下半年的投入,但花钱的方式和花钱的群体也在变化,我这两个月和几十个客户交流下来的感受是:1、企业做数字化的“第一站”不再是先花几百上千万购买一整套“数据中台、营销云、CDP、SCRM”等技术基建,而是先从“业务驱动”(甚至CIO/CTO都要背业务指标,谁花钱谁负责)。例如先开一个视频号直播卖货,有销售额了再购买“小程序商城”,有了用户再扩展企微私域运营团队,而不是一上来就顶配。2、几百万的年框预算拆分成“十万-几十万一个月”的小需求,先测试有效果了再扩大投入。3、新消费品牌受资本和市场影响比较大,但原来的行业头部企业在“线上业务”的投入反而是加大预算的。4、“私域数字化”的建设趋势在各个行业也逐步渗透,例如2019年开始是鞋服行业的电商部门(预算到今年基本花得差不多了),接着2020年是零售连锁行业,2022年往后是酒旅、珠宝、大健康、银行基金等行业才开始启动预算投入(钱才刚开始花)。

见实:从“私域运营”深入到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赛道,有哪些变化是很明显的?鉴锋:我们从腾讯智慧零售发布的千域计划中,涵盖的服务商广度就可以看到“微信私域数字化的全链路”是很清晰的蓝图:流量(视频号投放、广点通)、工具(商城、SCRM、NFT)、数据(有数、AI)、基建(云计算、安全能力、一物一码)、服务(咨询带教、代运营)。

前两年私域刚开始,还没有成功案例,大多数企业做私域是“单点试水”、“多方赛马”。现在的数据已经明确“私域”是长期经营用户的阵地。未来一定是“多方 协同”:运营和技术的流畅是GMV高效产出的基础;其次一定是“全域运营的思维”,私域做的好的企业都不是把私域当成一个独立部门,零售企业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商企业是公私域联动。

见实:如果“数字化”、“全链路”成为趋势,那上下游服务商延展新业务互相竞争是否有压力?鉴锋:我认为“品牌心智理论”也是适用于ToB行业;例如我们提案时就偶尔会遇到CDP、数据中台厂商,他们也会给客户兜售“私域代运营方案”,我们几乎都赢得了提案。

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对供应商的管理就会“按标签划分”术业有专攻,另一方面企业也不会把业务的“前中后台”全链路交给一家供应商全覆盖、甲方也需要分散风险;所以零一的定位是2个关键词「微信的全链路」、「运营服务商」。

数据厂商和CDP/SCRM厂商服务的是企业的“业务中后台”,“微信/私域”属于企业的“业务前台”,例如我们的AI算法团队给客户的小程序商城装上"Ai派券”、“Ai选品”能力是在做“AI在业务前台应用/定制化开发”,和很多"做中后台的AI厂商"是协同关系而非竞争关系。我们做“运营中台和Ai技术”,是为了更快规模化复制运营操盘手、而非减少人。

见实:那为什么你们不做抖音、淘宝等公域平台的“全域代运营”?鉴锋:表层是企业的定位战略。当你跟客户说“你能做微信代运营、又能做抖音、又能做淘宝代运营”时,你在客户的大脑中啥记忆特点都没有。

底层逻辑则是“抖音淘宝”的算法产品秉承“聪明最重要”、流量成本不断抬高,所有人都在给平台打工。“微信”的产品哲学则是“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构建“去中心化的生态”孕育万物生长,生意更稳定更长久。

今年是微信诞生第11周年,QQ诞生第21年、QQ依旧是中国第二大的社交APP,我相信7年后微信最差也依旧会是中国前2的社交APP,那7年内我们深耕微信这个“用户触点”即可。我们持续在客户心智中植入:零一能帮你解决在微信生态的一切运营问题。

03我们在迎接视频号爆发的到来

见实:你们有做融资储备更多的钱来抓新机会或者说过冬吗?鉴锋: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深圳/南方,我们在创业第一月开始就实现自给自足;“代运营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一个账期管理的公式:把赚来的钱分成2份,一份是承担新客户未来几个月的账期,一份是用来提前招人培训为半年后的新客户储备。

当然早期我们也拿了天使投资,帮助了我们很多。现在不需要融资,是因为目前整个行业最缺的是“运营人才”,资本不是生产要素。这也是为什么我说“零一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有一个运营从业者社区,保证了我们的运营人才密度。

见实:在往前走的过程中,你会觉得有哪些比较难的一些事情吗?鉴锋:团队学习和创新的速度吧。我现在在视频号官方服务商和企业微信官方服务商的群里,发现90%都是两拨不同的人了;再往回看,公众号时期的创业者和小程序时期的创业者、以及这两年企业微信时期的创业者,是重合度很低的三拨人。怎么能持续乘风破浪、考验的是组织力。

见实:我担心的是现在看到的大趋势究竟对不对。你会怎么去验证这些猜想的大趋势呢?鉴锋: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为创新交学费”,不可能每一个决策都是“刚好对的”。以“视频号业务”为例,身边不乏一些公司“做得太早了,成为了先烈”:视频号在2020年春节后推出来,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期间,进入视频号赛道创业淘金的团队,进场后不久就伤心离场。

我们自己也是在2020年6月份开始,团队招了2个人做视频号内容的试验,由于成本不大,就相当于为了情怀做实验,前面都是只有播放量、没有GMV产出。直到2021年双11之后,同样的团队、同样的资源,一场直播的GMV能从1000元长到10000元/场,再增长到100000元/场。

“春江水暖鸭先知”于是我们决定在2022年春节后,开始组建200人的视频号直播运营团队:给品牌提供“视频号直播代播”。但“这个决策”依旧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参照抖音快手直播的发展规律,直播平台早期的GMV是靠“达人”和“白牌供应链”做起来的,而不是“品牌直播间”。

也就是说哪怕我感受到了视频号直播“快成了”,具体到我们能不能从中“赚到我们自己能赚到的钱”也是不确定的。组建团队晚了、我们没有先发优势拿不到好的资源;组建团队早了、亏钱太多熬不到品牌入场付费的那天。

更不用说还有“业务成功=战略x组织能力”,就算做视频号直播代运营这个战略方向是对的,我们的团队/组织能不能长出“直播的基因”、也是需要时间磨合。像2019年我们花了1年才将擅长“裂变活动”的团队打造出具备私域全链路运营能力。

见实:这也是微信去中心化生态的魅力,每过几年都会有一批新的玩家崛起?鉴锋:是的,其次To B的商业模式也完美阐释了“做长期主义者,享受时间复利”这句话。

我们很多客户都是从2018年开始合作,当时采购小程序裂变方案,这两年增购企业微信代运营,现在开始采购视频号直播代运营。所以我们的增长速度很有意思,从0~100人团队用了两年,组建视频号团队从10到100人只用了三个月,因为有老客户的信任复购。见实:所以,零一得从“裂变Top1”成长到“企业微信服务商”的第一名,再到“视频号服务商”的第一名?鉴锋:是的!要做就做第一名,没人会记得第二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