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下产研破局:爆品易得,经典品难求

商业竞争的社会,评价一个公司的产品优势,已不局限于单品的爆火,更在于其可持续开发经典品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达成从1到N这种多品类热销的目标。

和登山、攀岩、越野跑等这类专业性强的硬户外相比,最近几年,露营野餐、踏青远足、飞盘垂钓等这类强社交属性、低门槛以及全民参与度高的轻户外异常活跃,这也让很多品牌从小众走向大众。蕉下身处其中,早在10年前就开始布局城市户外市场,从满足女性户外防晒需求起步,再到提供具有凉感、干爽、保暖、防水、轻便等功能特点的服装、帽子、鞋子、包袋以及一些配饰,让用户能够轻松应对城市户外活动的多个场景。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有21款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的单品,甚至还包括2021年刚推出的墨镜、扁伞、帆布鞋、打底裤及马丁靴这些单品。

在很多消费品牌过于依赖一款或几款爆品,遭遇扩品难的当下,蕉下的产品是如何俘获女性用户的?又是如何做到多品类领先的?其背后支撑的逻辑又是什么?

切中户外细分领域,用“三高”占领用户心智

很多人知道蕉下,是从一把防晒小黑伞开始的,进而了解到像防晒衣、防晒冰袖、防晒帽等这些产品。由产品带动品牌,对消费品来说,建立品类、产品与品牌的强关联度,显得至关重要,就像我们提到瑜伽裤,就会想到lululemon,提到碳酸饮料会想到可口可乐,提到潮玩会想到泡泡玛特,而说到防晒就很自然关联到蕉下。那么蕉下又是如何建立品牌和品类认知的呢?

首先,蕉下要解决用户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诉求:防晒,即科技为核心。据了解,蕉下致力于将产品解决方案转化为自有核心技术,如AirLoop面料、原纱防晒技术、L.R.C涂层技术、全向推拉蜂巢技术、静音蜂巢技术以及FlexCore轻量鞋底技术等。以防晒伞为例,在2013年蕉下伞出现之前,我们传统防晒伞大多采用的是银离子涂层防晒技术,外观上以纯色、格子色为主,千篇一律没有特点,而且较为笨重不易携带。但蕉下则将科技与美学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不仅将以往在航天领域使用的钛氧化物融入自主研发的L.R.C防晒涂层技术。蕉下从提升遮阳、耐用性、流畅使用等体验入手,通过面料及工艺方面的研发与改良,打造出高效阻隔、静音开合的防晒伞,防晒妥妥成了技术活。

核心技术为基础,其次要考虑的便是品质把控,如果无法做到质量口碑的提升,一锤子买卖便是死路一条。在双微一抖、天猫、小红书等新兴渠道上,软文和内容评测铺天盖地,其中不乏普通消费者的用后评价,从伞到帽子再到衣服,也有入手口罩和太阳镜的使用反馈,其中很多用户因为常常丢失伞,一年内共计购买2-3把。2017年以来,仅胶囊系列伞就进行了三次升级改造,在物理防晒、开合力度音量、尺寸和重量等方面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单纯从数据上来说,据蕉下公司公告显示,其天猫旗舰店付费客户人数从2019年的100万人迅速增加至2021年的750万人,复购率从2019年18.2%提升至2021年46.5%。

最后,设计感浓烈,尤其满足了女性消费者对于产品颜值的需求。蕉下紧紧抓住女性对“好看时尚”的消费需求,如在防晒伞的内面设计了丰富漂亮的图案,以水彩笔触勾勒出的立体花卉轮廓,兼有清新感与复古典雅的时尚腔调,并且每一款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展现出女性独有的个性和格调。后来陆续上新的胶囊伞、口袋伞,蕉下更是将小巧轻便做到了行业极致,连续拿下天猫平台伞类目的销量冠军。

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蕉下防晒伞的横空出世,无疑是对行业的一次降维打击,高科技、高品质、高颜值这种“三高”体验,也将以往50元以内的防晒伞,直接拉高到200元的价位。

有媒体报道,曾经就有一位上海消费者,家里就陆续收藏了40多把蕉下的防晒伞,会按照心情和天气去做自己服搭。“蕉下伞对我来说,不仅是防晒、防雨,也是日常时尚的标配,我会根据不同的天气、季节以及出行场合来搭配伞型,比如春天喜欢用各种花朵内面的小黑伞,夏秋时喜欢用果趣系列,和闺蜜出行就皮一下用乐玩系列,出差时会带上小巧的胶囊伞或扁伞,每一把蕉下伞都像非常实用的艺术品,很容易就入坑了。”这位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也侧面证明蕉下在把握用户喜好与产品创新的精细用心。

在蕉下所构建的消费场景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一种画面:当一位女性消费者被蕉下小巧时尚、图案丰富的防晒伞安利后,顺势下单拔草,在使用中带来的防晒和降温效果,以及结实耐用、顺滑开合这些感人的品质细节,让蕉下迅速俘获了用户心智。而当这位女性消费者想要防晒时,很容易就跟蕉下产生了关联消费场景,会发现蕉下除了防晒伞,还有口罩、衣服、冰袖、帽子、手套、墨镜等更多的防晒单品,在买够了自身防晒用品的情况下,也很容易把全家人的防晒需求考虑进去,这样更多家庭、更多人群的防晒需求,也在持续被激活、被满足,最终造就了蕉下在防晒领域的高知名度、高口碑和高复购。

可以说,在城市户外领域需求以及悦己主义兴起前,蕉下就找到了产品成功的初始密码。而蕉下“三高”的产品基因,从防晒伞开局就立了起来,随后不断开启新的副本。无论是各系列的防晒伞,还是后来陆续推出的防晒披肩、防晒帽、打底裤、墨镜以及帆布鞋、马丁靴等,蕉下的产品一经出世即成爆款,在女性用户中建立了“蕉下出品,必属精品”的强烈心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研发密码

从防晒起步做到行业第一,再到不断扩充品类以满足更多城市户外的多场景需求,那么蕉下是如何让21款单品卖到爆的呢?

通过观察蕉下的产品开发逻辑,我们发现蕉下非常善于与消费者共创产品,这让其每个产品都天然聚拢了一批核心用户。在产品研发阶段,蕉下通过线上以及线下的各个渠道,会持续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广泛挖掘潜在需求以及收集产品反馈和建议,并且将这些来自第一手的信息融入到产品开发流程之中,同时利用市场信息收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准确识别及解决消费者不断演变的痛点,纠正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任何偏差,为用户需求找到更优解决方案。

比如上述提到的防晒伞,蕉下会通过创新技术来满足年轻女性的审美和喜好,开发出了胶囊系列、果趣系列的防晒伞,在具有高防晒功能的同时,又轻巧便携、时尚美观。其中像在解决胶囊伞的便携性方面,还参考了在消费电子产品、时尚配饰领域常用的EVA材质,实现了跨品类输出。

还有折叠墨镜的诞生,据蕉下相关研发人员透露,当时是因为有很多消费者反映,希望墨镜能像老花镜那样可折叠、易携带,在产品团队反复研究和测试后,最终研发出定向全折叠墨镜结构,只要3步就可把墨镜折叠成鸡蛋大小便于收纳。其实还有很多蕉下这样的产品,都是基于精准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甚至有些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而研发出来的,然后以试销、内测等形式不断收集对产品的意见反馈,测试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并且加以优化改进,有时甚至需要一两年的时间,直到产品达到高品质要求才正式上市,此后又不断听取用户的反馈,继续完成对产品的迭代升级。

据了解,蕉下有一个用户市场信息部门,其主要工作做大量外部用户的调研和测评,这些反馈的情况在整理后会交给专业产品部门来判断,如果其中反映的问题对于用户体验或者功能上是一个大的问题,产品部门就会去优化和迭代。据蕉下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这边经常把一个东西做出来,打样出来之后,在内部征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员工来试穿,让他们填写详细的产品评测表,不断优化调整样品。然后我们还会寄给那些有意向的用户去使用和评测,收集他们的评测表。一个样品的内部和外部的测试,有时甚至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这种始于兴趣、基于产品、成于情感的消费者共创路径,让蕉下不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海量细微的户外消费需求,并加以反复验证、测试以形成漏斗式的筛选,让产品池与用户池高效互动,以精准锁定那些高潜力的新品,以此为起点赋能产品研发、供应链提速和渠道升级改造,不断推出、规模化并维持畅销精选单品,也最终将产品组合从防晒扩展到不同城市户外场景。

市场数据也证明了蕉下这种产品研发模式的有效性。根据灼识咨询的统计,2021年蕉下是天猫防晒服装品类零售额第一的品牌,消费者满意度及净推荐值也均排名第一,而在该平台推出保暖系列后,蕉下随即成为2021年保暖配饰品类零售额第一的品牌。

打破单一爆品的魔咒,蕉下的可持续竞争力

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消费类公司,之所以杀出重围往往靠的是一款爆品,但后来却再也孵化不出爆品了,绝大多数新推出的产品线难以起量、存在感不高,用户也逐渐失去了新鲜感。

即便是已经把瑜伽裤卖到极致的lululemon,也是希望打破这种对单品的依赖,不断向综合训练、游泳、跑步等一系列服饰品类扩充,同时还推出了男性服饰系列产品。一般来说,向关联品类、弱势品类延伸是成功率较高的做法。但瑜伽、跑步、游泳都是有专业品牌的强势品类,lululemon的品类扩充选择具有一定的风险,会面临极大的竞争。另外,“女性印记”是lululemon的特点,也是它的市场差异点,如果过多地推出并营销男性服饰产品,也可能会破坏lululemon带给用户的认知。所以lululemon现在无论是卖男装、卖运动鞋还是卖个人护理产品,规模都还非常有限,在扩品上尚难言成功。

而蕉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较早切中了城市户外这个蓝海赛道,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对于暴晒、雨天、大风以及大雪等这些天气具有天然的防护需求,场景的强关联性也成为品类扩充的底层逻辑,并且依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产品研发模式,不断挖掘新需求、测试新产品和打磨细节,最终持续创造出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经典品,既是行业标杆又能持久畅销,这也构成蕉下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从商业竞争的角度看,市场上一般分为领导者和跟随者。其中领导者在于不断升级和创造新需求,而跟随者往往是采取复制或抄袭的方法,却永远无法超越前者。正如在蕉下推出防晒伞之后,采用同样的黑胶涂层、结构设计且小巧轻便的仿品也是层出不穷。而在国内防晒服饰市场中,2021年蕉下的总零售额和线上零售额的市场份额均名列第一,其中线上零售额超过第二大品牌的5倍。

在城市户外赛道未来的发展中,当行业领导者主动持续进行品类分化时,或许最终也就成了“蕉下”与“非蕉下”的市场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