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资者将股票投资比喻成一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只有胜利者才能昂首挺胸地收获财富。
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能认同的。股市固然存在投资者间的博弈,但真正的趋势性胜利往往是由时间所带来的,如果非要说博弈,那么我更倾向于是人与时间的博弈。
这一点在中软国际(00354)身上尤为明显,因为这家业绩持续稳健增长的公司,在极端的市场情况下,估值竟然又回到了历史底部。
2022年5月16日收盘,中软国际股价为6.40港元,对应估值197.37亿港元;而在四年前的2018年5月16日,中软国际的收盘股价却为6.67港元,对应估值162.07亿港元。以PE数据计算,如今中软国际的估值仅为14.19倍,远低于四年前的21.28倍。
这背后实则是港股市场的整体低迷。受Omicron肆虐、俄乌冲突爆发影响,投资者开始变得小心谨慎,港股市场的整体投资环境已经接近历史最差。
这意味着,在资本寒冬中,中软国际的股价几乎与四年前相差无几,甚至更低。似乎中软国际过去四年的时间完全“消失”了。
但时间真的会消失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2018年是中软国际全面向云端化、产业化转型的开端,当时云智能业务只是刚刚揭开面纱,经过四年的耕耘,中软国际身上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这些却完全被市场忽略了。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会成为投资界的神话,并不是因为他战胜了其他投资者,而是因为他在与时间的博弈中获得了胜利。
真正的智者会无视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探究企业真正的长期价值,很多时候股价其实与公司价值是并不相关的。就好像中软国际一样,难道今天的公司真的不如四年以前吗?这不禁让我发出究竟是时间错了,还是投资者错了的疑问。
01.时间的印记
时间本身是虚无缥缈的,但它却能在一家公司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这也是评判一家公司质地的最佳标准。
2018年之前,中软国际提出“致力于成为综合实力雄厚、创新能力突出的世界级IT领袖企业”的公司愿景。根据Gartner去年发布的数据报告,中软国际2021年创造营收近184亿元,位列全球第80位,显然公司已经实现了当初成为世界级公司的夙愿。
如今中软国际的愿景已经变为“收入突破千亿,全球十分天下有其一”。从成为世界级公司,到十分天下有其一,过去四年间中软国际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一直以来,市场都对中软国际存在一定的误解,由于软件业务的强势,它始终被资本看作是一家“IT外包”公司。但随着云端化、产业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如今它已经华丽地变身为科技型鸿蒙产业龙头。
这种企业认知层面的变化,实则正是时间所留下的印记。
认知的自信来自于两方面,其一是业绩的持续增长,其二则是资产的进一步殷实,其三与华为、中国移动、平安等大客户合作的持续深入。
2018-2021年中软国际营收规模持续增长,公司的营收由105.85亿元增至183.9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20%,向市场展现了鸿蒙概念龙头的增长潜力。
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营收规模的增加,中软国际的营收增速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攀升,2021年公司收入大幅增长30.5%,对比前三年,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云智能业务收入同比更是达到62%,这意味着公司在传统业务取得突破,而且在全新业务中也同样的收获增长。
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不断布局的云业务和产业互联网业务。2018年的时候,这些创新业务仅占公司总营收的15%,而到了2021年它们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已经提升至29%。中软国际预计,云智能业务未来将保持57%的增长,有望在2023年达到总营收的40%。
营收高速增长背后,还伴随中软国际归属股东净利润的攀升。2018年中软国际归属股东净利润仅为7.16亿元,而到了2021年已经攀升至11.37亿元。
除业务端的华丽蜕变外,中软国际在资产端也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2018年底,中软国际报表中拥有现金及等价物资产26.66亿元,公司合计净资产为59.67亿元;四年之后,这两项数据分别提升为55.73亿元和116.04亿元,都实现了翻倍式增长;资产负债率由2018年的42.48%下降至如今的31.21%,资产优化明显。
特别是在去年11月,中软国际以12.26港元的价格向多家投资机构配售1.62亿股新股,成功募资20亿港元,彰显了投资机构对于公司价值的充分认可。
虽然时间在中软国际身上留下了如此多明显的印记,但绝大部分的投资者依然被市场短期悲观情绪所影响,从而忽略了中软国际过去四年发生的蜕变。
如果聚焦业绩层面,那么增长提速的中软国际显然已经化身为绩优成长股;如果计算资产层面,那么屡受市场认可后,中软国际的估值已经仅为当初的一半。
02.“时光机”投资法则
大多数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其原因在于他们受困于“时间枷锁”,尤其在悲观情绪中,更容易被时间煎熬所轻易地击败。
投资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发现有价值的公司,然后选择坚守,但就是如此简单的做法,却难住了绝大部分投资者。坚守很容易做到,但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值得坚守,难点就在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
对于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中国投资教父段永平曾给出近乎完美的答案。
千禧年的时候,美股互联网泡沫破裂,刚刚上市不久的网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股价一度暴跌97%,距离退市仅一步之遥。
但就是如此悲观的氛围中,段永平却逆势抄底网易,最终网易凭借这笔投资成功逆袭,而段永平也凭借这笔投资盈利百倍。回过头看,段永平似乎幸运地踩中了游戏的风口,但实际上投资网易实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当时段永平投资网易共有三大理由:中国游戏行业的庞大潜力、网易确实是用心在做游戏、即使退市也不会影响价值。
正是这三点坚定了段永平对网易的投资,实际上段永平当初投资网易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衡量其他公司,这其中就包括我们前文提到的中软国际。
与当初的游戏行业类似,云智能同样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坚定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决心。从这一点看,云智能是一个长坡厚雪的优秀赛道。
聚焦企业层面,中软国际是中国云智能赛道的绝对头龙企业,其不仅已经深入鸿蒙生态进行布局,而且还与数千家企业展开数字化合作。
以软件业务为中心,中软国际迅速布局AI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区块链、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多条赛道。2021年中软国际云智能业务收入达到53亿,增长达到60%,在智能云管理服务方面,在IDC的排名跃居第二,云迁移和云开发都排名第一。
套用当初段永平对网易的评价:中软国际确实是一家用心做云业务的企业。
在资产层面,中软国际同样拥有让投资者安心的资本。目前公司市值仅相当于155亿元,而公司却拥有55亿元的资金储备和116亿元的净资产。对于科技企业而言,1.33倍的市净率确实有些难以置信。即使不再从市场融资,那么中软国际如今的资金储备也足够公司的正常发展。
此外,作为华为最值得信赖的战友,中软国际有望受益于华为的王者归来。
虽然目前华为因客观因素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公司内部始终在修炼内功,通过加大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的投入,持续提升自身硬实力。在保留智能机市场竞争力的情况下,华为正在尝试新的赛道破局,如万物互联、车联网、产业互联网等。
显而易见,华为依然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科技公司,短期的低迷并不会影响其长期发展,相信王者归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战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中软国际选择与华为共克时艰,始终与华为站在同一战线。
中软国际抓紧华为中国区服务大发展的契机,拓展中国区企业服务业务。进一步把握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HMS战略机会;紧跟华为军团,进军华为军团软件定制与设备改造市场。
2021年,中软国际携手深圳市政府、哈勃投资共同成立了深开鸿,获得OpenHarmony的宝贵入场券,向下扎根做操作系统发行版的业务。通过深开鸿,公司 参与HarmonyOS开源和HarmonyOS Connect(鸿蒙智联)的生态建设,还可以参与到信创产业的建设,争取先发位势,打开新的增量空间。
与此同时,中软国际还复制了荣耀业务的成功经验,紧抓华为生态IT建设和研发外包机会,拓展外包新市场;基于华为沉淀的服务能力走出去,在智能制造和5G2B等方向上拓展新的业务机会;软件工厂通过对华为群能力的持续沉淀和输出,提供最优的软件生产力及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形成新的市场品牌共识。
通过与华为的协力共进,中软国际正努力成为华为最值得信赖的、专业的、综合成本最优的战略合作伙伴。
鉴于此,股价下跌虽然会影响投资情绪,但却丝毫不会影响中软国际的实际价值,它依然是一家健康发展的优质公司。
03.看不见的软实力
我之所以坚信中软国际是一家有价值的公司,除了基本面的判断外,更源自对公司优秀基因的认可。
中软国际作为华为最密切的合作伙伴,其价值观已经在与多年的合作中得到了华为的充分认可。华为作为中国最顶尖的科技企业之一,始终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之上。
众所周知,华为秉承狼性文化,并不会给对手留下太多机会,这样一家纪律严明的企业,是不会随便缔结长期合作关系的。
中软国际CEO陈宇红本身并非一个生意人,而更像是一个企业家。生意人的目的是赚钱,而企业家的目标则是如何更高效的让企业顺利运转并创造更多价值。因此,中软国际十分看重工作效率,并愿意给予优秀的员工进行激励。降本提效始终是中软国际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充分发挥系统和工具的作用,全面提升内外部客户满意度。
这样敢于奋斗的精神是能够打硬仗的,尤其是如今这样极端的情况下,更需要企业具备这样敢打硬仗的企业文化和精神。企业文化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年累月的积淀,这也是决定企业发展护城河之一。
优秀的基因还体现在管理层的道德层面,率真存厚是中软国际管理层最看重的品质。
“股神”巴菲特在投资公司的时候有一则铁律,那就是管理层一定要正直、诚信。所谓的正直、诚信,就是以股东利益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如实地向股东传递公司的价值,并不会刻意地隐瞒公司的真实处境。
国家双循环的大政方针下,中软国际可谓是底层数字化构架的缔造者。一直以来,中软国际都以用户服务为中心,通过顶层设计提升客户需求层次,瞄着为客户创造经济价值的目标,
真正解决客户遇到的实际问题。
过去一年,中软国际进一步战略聚焦,践行“与客户一条心”的承诺,主动推进“成为战略供应商”相关工作,获得了华为、腾讯、平安银行等重点客户的肯定。正是源于这份以客户为中心的执着,才让中软国际得以如此快速地切入到各个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落地中。
面对股价下跌,中软国际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敢于迎接挑战。今年4月12日,中软国际披露了一项10亿元的回购计划,将回购数量不超过2021年5月18日已发行总股份10%的股票。在回购计划披露后,公司已经持续多日进行真金白银的回购。
虽然在市场情绪低迷的时候,股份回购并不能快速改变短期股价走势,但却彰显了管理层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尤其在公司业务依然全面向好的情况下,大手笔的回购已经向市场传递有利的信号。
管理层的人品是很多投资者忽略的细节,实则这才是决定一次投资成败的根基。
04.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今中国科技股的跌跌不休,正是大环境复杂多变形式下的真实写照,谨慎的投资者们正在竭力回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但同时也忘掉了股市中的风景。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更需要企业具备颇具战略眼光的前瞻性布局,特别是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容不得半点疏忽。
回溯过去几年的发展,中软国际的每一次布局都堪称教科书式的前瞻性布局。
众所周知,华为是中软国际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公司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华为强推的“鸿蒙”生态系统中,中软国际第一时间就全面参与开发与建设。伴随着“鸿蒙”生态系统的逐渐推广,中软国际业务有望得到持续提升。放眼未来,华为依然将是中软国际的最为依仗的伙伴企业。
另一方面,基于20年软件与技术服务经验,中软国际准确洞悉了实体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庞大需求,因此将云智能业务作为公司的第二增长线。
管理层没有躺在华为这棵大树下“躺着睡觉”,而是围绕大树积极布局,竭力将自身打造成一家具备持续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或许未来的一天中软国际就会长成一家与华为相互扶持的强大企业。
过去几年,云智能这块业务由一个不起眼的新兴业务,迅速成长为中软国际的另一营收支柱,从而开启了公司营收的第二重加速增长。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是中软国际一直贯彻的原则。即使在业绩全面向好的情况下,管理层依然在寻找进一步发展的良机。
2021年中软国际借助“供应商发展计划”,管理华为、腾讯、中国移动、平安等重点大客户业务,制定FFW的大客户发展策略,推动业务形态走向基于平台、工具、代码复用,大幅提升业绩天花板。
实际上,BAT都是中软国际的重点客户,且均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来看,腾讯业务呈稳定增长,基本做到了全业务覆盖;阿里是长期客户,平稳发展。百度整体规模小一些,但却在2021年取得翻倍增长。
此外,字节跳动、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公司也都是公司的重点客户,并有望在未来达到1亿元美元的营收指标。小米、荣耀、中国移动、中石油等客户也都在2021年取得快速增长,在FFW策略的执行下,客户关系得以进一步深化。
中软国际通过咨询牵引,结合软件工程能力和管理能力,以软件工厂的模式做深做大已有客户,同时持续拓展新的客户群体,纵向深入金融、电信、互联网、高科技和汽车等领域。
不可否认,当下市场可能正处于极度悲观之中,但这也正是考验优秀企业的机会。从最坏的情况中做好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削弱风险带来的影响。
当危险逐渐消退时,只有走在危机之前的企业,才能快速抓住经济复苏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扩大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投资者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财富,只有能够窥探到事物本质的投资者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中软国际“消失的四年”的背后,看似是危机,但或许机会也正孕育其中。
市场中的风险无处不在,胜利的前提是足够的耐心。当投资者静下心来,忽略掉股价的限制,才最有可能发觉一家公司的美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