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量产装载位置全分析:集度引发的激光雷达方案PK,可能将决定未来十年汽车形态

  在高阶自动驾驶成为智能汽车标配的今天,车载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关键传感器之一,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这一新兴汽车传感器配置吸引了汽车与科技爱好者的关注,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

  就在4月18日,在集度公布SIMUCar 2.0的激光雷达方案后,理想CEO李想断言“激光雷达在车顶放一个,跟在机盖上放两个没什么区别”的言论迅速引起了大众围观。其后,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下场“力挺”两颗激光雷达、反对车顶式设计,威马汽车创始人也沈晖加入讨论、为自家产品站台。

  问题随之而来:理想和集度其实都采用了禾赛AT128激光雷达,同一家供应商的产品,却能引发智能车“半壁江山”的讨论,激光雷达的位置结构,真的就有那么重要吗?

  激光雷达的各种搭载方案,还真大有讲究。

  1、Robotaxi的车顶机械式旋转激光雷达:请闭眼回忆激光雷达的第一印象

  作为最早、最成熟的激光雷达方案,车顶机械式旋转激光雷达一直大规模装配在Robotaxi之上,驰骋在各个测试区域和自动驾驶相关报道里。它通过旋转实现横向360°的覆盖面的独特设计,也承载着大众对于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的第一印象。

  然而,由于车顶机械式旋转激光雷达价格高昂且体积较大,装配工艺也十分复杂,在很多层面并不能通过量产车规级验证。因此,即使它拥有远超其它设计的丰富视场角(FOV)、耐用稳定等诸多优点,还是只能出现在Robotaxi和相关测试车辆中。而且这么大的激光雷达放在车顶,也着实不够美观。

  不过,这倒是为量产乘用车提供了一个搭载激光雷达的思路。

  2、“头顶式”激光雷达:简单好用但不美观,也有未来隐忧

  作为引发本次热议的主角,车顶单颗激光雷达设计十分常见。在今年量产的理想L9、智己L7、蔚来ET7等热门车型身上,都选择了车顶激光雷达的设计。

  然而,尽管该方案脱胎于Robotaxi车顶机械式旋转激光雷达的设计十分成熟,称得上“简单好用”、与高阶自动驾驶“无缝衔接”。但也存在着发展上限明显的隐忧,可以被称作是一种Robotaxi影响下的“惯性”设计。

  首先,是不能回避的美观问题。作为一项高价消费品,汽车不仅承担着解决车主实际交通需求的功能,也承载着车主的审美和社交需求。对志在成为车主“移动智能空间”的智能车而言,更应全方位满足车主的心理需求。而“犄角式”的车顶激光雷达设计显然不能满足美观需求,除了网友的质疑,小鹏汽车何小鹏的“兔耳朵”,还有蔚来汽车李斌的“实用就是美”,也都从正、侧面表达了该设计其实存在观感问题,是设计向技术妥协的结果。

  其次,是车顶激光雷达设计可能存在功能“天花板”。毕竟,旋转激光雷达可以只用一颗,但量产车使用的半固态激光雷达颗数增多却是一个必然趋势,而车顶很难有承载多颗激光雷达的空间,这就让车顶单雷达设计的FOV(视场角)卡死在120度,对比双雷达方案的180度FOV存在先天缺陷。

  3、“车头”和“机盖”激光雷达:百万豪车和智能化先发选手的选择,会是未来的主流方向吗?

  作为引发本次讨论的另一个主角,“车头”多激光雷达设计也在很多车型中得到应用:小鹏P5、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不难发现,选用“车头”多激光雷达方案的企业如小鹏、华为,都是以智能化见长的企业,而它们之所以选择该方案,也自然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考虑设计美学。

  而集度的概念车则更加前卫:他们将激光雷达设计在了前机盖的位置,并且做了可伸缩的设计,有一种将复古跳灯和前沿科技结合起来的美感。

  采用这种方案,有非常明显的优点。

  首先是最重要的自动驾驶安全层面。“车头”多雷达方案,不仅可实现水平180度以上的FOV覆盖,提升应对“鬼探头”、CUT IN (插队)等极端场景的水平,还可有效保护行人和车辆安全,提升车辆自动驾驶的安全上限,这一点在业内没有争议。

  其次是设计层面,“车头”多雷达设计协调、对称的特点,可有效减少激光雷达的突兀感;而其可扩展、多种数量不同组合的特性,也能让车型的个性化设计成为可能,提升主机厂“设计”的可玩性:集度的伸缩式激光雷达设计,就明显带有复古跑车“跳灯”设计的影子。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车头”多雷达设计也存在维修成本较高的缺陷,需要车主和主机厂衡量维修经济性。

  4、黑科技,不该令人“黑线”,还是要回归车辆本身

  在讨论中最后加入的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则再次引发了网友对激光雷达位置的讨论。这缘于威马M7的激光雷达设计十分特殊,其不协调的异形结构,引起了一位网友写下这样的吐槽热评:“这种设计的激光雷达大概率是看到友商有后临时加的,不顾美学”,当然,我们在此仅是引用网友的个人讨论。毕竟,威马M7的激光雷达设计宣称可实现330度FOV,这个数字值得被行业夸赞。

  行文至此,正如那句老话“就算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一样,激光雷达的设计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解决“安全”和“美观”问题。而占据优先地位考虑的“安全”,更应被主机厂运用整体设计的理念来增强,毕竟手段只是形式,安全才是目的。还是以集度为例,早在去年 12 月,集度就实现了纯视觉方案的高速、城市自动驾驶双域融通,而在此基础上独特的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方案“双系统”设计,不妨被视为“不拘一格为安全”的典范,值得业界借鉴。

  最后,当我们再次回顾这场激光雷达位置的争议,会发现这一切像极了2007年之前的手机行业,同样是爆发前夜的春潮、同样是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面对“智能手机应该什么样?”这一关乎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命题,诺基亚的选择是带有键盘的触控“多媒体电脑手机”,BlackBerry如意算盘还是QWERTY键盘,Palm的思路依旧是PDA,直到2007年1月9日,看着乔布斯手中的初代iPhone,所有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智能车的标杆将在何时诞生?它又将会是何种形态?无论是执全球新能源市场牛耳的特斯拉,还是走在新能源第一阵营的“蔚小理”,又或是拥有独一无二的自动驾驶基因、意欲在智能车市场后发先至的集度,面对这场自动驾驶量产竞赛,都在探索着自己的道路。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争议,也终将会由产品和市场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