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迪拜世博会中国馆腾讯活动日启动,一场以“码上生活”为主题的全球直播,向世界介绍了数字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而在疫情当下,医疗健康创新则成为全球焦点,通过数字技术的助力,腾讯健康一方面助力患者便捷就医,一方面助力医生高效诊断。在全球直播中,能识别“视力小偷”的AI眼底疾病筛查,能懂3000多种疾病的“AI助医”,以及能管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电子健康卡,向世界展示了以数字技术助力医疗服务创新的中国探索。
AI助力青光眼早期筛查:守护“光明”
腾讯健康创新产品负责人钱天翼介绍,早在2018年,腾讯就开始关注眼部疾病,并开始进行相关的产品研发以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像青光眼会导致眼底视神经的改变,在临床上,为了能够早期筛查这些疾病,可以通过眼底相机对眼球进行拍照,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眼底相机购买方便、操作便捷,但是我国面临的情况是缺少大量专业的眼科医生对图像进行诊断和判读,将人工智能算法植入眼底相机,可以提升青光眼诊断的精准度。”
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眼底疾病筛查的工作流程得以优化: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或院外筛查机构拍摄眼底照相,AI眼底疾病筛查系统通过远程技术智能分析,并自动输出评估报告,辅助医生提升诊断效率,并最终由眼科医生审核完成检查。
这意味着眼科医生可以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通过远程诊断技术服务为基层及社区提供更广的筛查支持,以弥补基层眼科医生短缺的短板,让低成本的眼底检查在社区和基层普及开来。
AI助医小分队覆盖就医全流程:患者医生都受益
随着AI在医疗领域的加速发展与应用落地,越来越多的AI产品正在帮助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成为推动医疗健康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腾讯健康AI导辅诊产品负责人赵静在此次直播中,介绍了腾讯“AI助医”小分队是如何工作的:“患者在就诊前,可以提前告诉AI助医,身体哪里不适、有哪些过往病史、对哪些药物过敏等,这些信息会自动生成问诊报告并同步给医生。这样在诊室里,医生会在对患者的病情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问诊。与此同时,AI助医还可以根据最权威的临床指南,智能分析病历,辅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评估处方用药是否安全合理,及时规避高危疾病漏诊带来的风险,提升医生诊疗水平及效率。”
依托自然语言处理和 学习,“AI助医”学习了权威医学书籍文献、诊疗指南、临床病历等海量医学知识库,模拟人类医生的成长学习过程,从而构建医学知识图谱,积累临床诊断能力,在诊断过程中为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目前,腾讯健康这项技术能够辅助诊断超过3000种疾病。
从帮助患者便捷就医的AI智能问答、AI导诊、AI预问诊,到帮助医生高效诊断治疗疾病的AI临床助手、AI合理用药,再到帮助医生和患者共同合作进行重病管理的“肿瘤助手精准预约”,这支“AI助医”小分队已通过100余家医疗信息化合作伙伴,服务全国超过900家医院,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智慧服务。
电子健康卡担当健康守门人:就诊一码通行
近年来,通过推进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在此过程中,电子健康卡作为居民 “健康身份证”,医疗信息化的载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子健康卡可以从三甲医院到社区医院一码通行。日常就诊中,居民通过电子健康卡轻轻一扫,不用排队,就可以完成挂号、缴费、查报告、取药等,减少跑腿和等待。医生通过电子健康卡也可以对患者状况进行长期追踪,提供持续高效的健康服务。”腾讯电子健康卡产品经理高煜晗在直播中介绍道。
与此同时,依托电子健康卡平台,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等实现了数据互通,为医联体协作方式与合作层次带来全方位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各级单位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科学就医秩序,从而缓解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三长一短的痼疾。
值得一提的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防疫健康码成为了大众生活的必需品。为此,全国不少省市已通过对电子健康卡平台的管理升级,将电子健康卡与防疫健康码相互对接。通过识别个人健康二维码,实现个人防疫健康信息审查,同时还可预约查询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的信息、结果等。
电子健康卡的普及正在让中国基层医疗发展不充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得到改善,并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电子健康卡服务方式。
随着“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卫生事业中,推动健康医疗服务由“以治病为中心”加速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腾讯健康作为腾讯实现“数字化助手”目标的先行者和践行者,一方面为个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助力行业提升服务能力与科学治理,同时全力构建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辅助工具、医学科普等连接医疗健康的四座“桥梁”,让科技创新服务于人民健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