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携手中建三局,共同步入数字化升级深水区

10月19日,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CIO万会龙受邀出席2021云栖大会,并在大型企业数字化建设实战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阿里云携手中建三局,共同步入数字化升级深水区

在演讲中,万会龙表示,释放和发展新的生产力是行业发展的数字使命。目前,企业数字化建设正面临着业务系统割裂和基础设施分散所带来的挑战。因此,通过数智建造,打通产业上下游、驱动数字化落地,变得尤为关键。

万会龙认为,数字化转型说了许多年,只有极少数企业完成了变革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企业习惯已成自然的盈利模型、管理制度和工具能力,在今天都在面临迭代。而这个迭代最大的挑战者是企业的决策者。他提出,数字化转型依赖于企业领导集团的意识和决心。

今天,中建三局已经与阿里云一起走向了建筑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深水区。借助云计算技术,依托双方建筑产业互联网和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的平台能力,构建涵盖智慧招采、智慧电商、智慧金融、智慧工地、智慧劳务等多方业务场景。这将进一步催生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据了解,为构建数智建造新模式,中建三局携手阿里云,着手打造全产业链协同的建筑大脑。基于阿里云的数字交付能力,双方联合打造的“数智建造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平台重新梳理了企业业务流程与数据标准,重构现有管控系统,围绕数据中台、业务中台、IoT中台打造企业数智化能力建设,再次提升企业的信息化管控能力,最终将实现产业上下游、前后端的智能化应用服务的快速迭代。

以下为万会龙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中建三局一公司的万会龙,很高兴与各位相聚在充满科技感的云栖小镇。上午听了最新的科技分享,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接下来,也跟各位专家分享一下我们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些思考。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也正是此时,数字技术以其无限潜力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体会到数字化的能量。

用一组数字带大家认识下我们这个行业,以2020年统计数字为例,建筑行业总产值超过29万亿,从业人员5400多万,其中建筑施工产值近3万亿,但行业平均利润率仅有3.15%,

因此如何引入数字化手段,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充实改造人、材、机等基本生产要素,引领平台化架构和组织变革,构建高级生产要素,是我们这个处于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的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核心需求。

基于云、大、物、智、移的全面深化应用,行业自身的发展是一方面,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并优化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是整个行业的重要方向。

同时,围绕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住建部开展了实施“城市更新”的行动,将大建筑行业从传统房建衍生至:地产建设、基础设施、城市运营、金融环保为一体的多领域生态,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看完行业大的背景,我们再看一下行业的信息化现状。

从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说,它还是一片蓝海。

首先看内因,建筑行业发展红利开始减弱,粗放式发展方式已经失效,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提效降费的内在需求强劲。

再来看外因,科技渗透,互联网、GIS/BIM、RFID、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正在逐渐渗透到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

基于以上情况,十四五”期间,我们公司信息化的核心,从管控型向服务型转变,始终站在社会价值、行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高度,聚集五大方向,以期实现“数字链接”和“智慧赋能”的建设目标。

1、深入管理信息化。深耕主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从“软件向平台”转型,并以驱动组织整体效能的提升为目标,引领公司业务向精细化管理升级。依托数智建造平台,实现精益建造系统在多元业务快速拓展。

2、提升建造智能化。从产业升级视角,将现有点状分布的智能建造场景应用体系化,基于数智建造平台的基座,进一步引入智慧化能力,推进智慧建造体系场景的探索,将现场智能装备、人、感知设备、相关方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人、机、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智慧产业生态链体系,为未来AI技术、建筑机器人使用带来的建造革命奠定基础。

3、推进产品智慧化。从客户需求视角,将客户差异化的需求进行产品化和服务化的包装与落地,最终通过以“智慧产品体系”提升公司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推动面向客户的产品服务升级。

4、推进产业互联网。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我司向平台型企业转型,以我司为核心,从上游供应链端与下游市场客户端作为平台建设切入口,逐步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基座,并基于此形成产业大数据和产业技术能力的沉淀,掌握并整合多方资源,打开产业链生态界限,突破零和博弈,重塑产业价值链。

5、推进数字产业化。以沉淀的各类数字化和智慧化能力为基础,对数智建造平台的能力进行重构,形成可向行业输出的独立平台体系,并构建企业、政府、社区等更广泛客群的多向互动、共同参与机制,实现链接内外的完整平台生态体系,进一步加强企业在行业的数字化核心竞争能力。

我们的“数智建造平台”在去年疫情后的4月开始着手研发,目前已在全司上线应用。

因为我们公司信息化经过多年发展,围绕企业经营、现场管理等业务,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通过与阿里云的合作,梳理企业业务流程与数据标准,重构管理体系,围绕数据中台、业务中台、IoT中台打造了企业数智化能力平台。

为了逐步实现建设目标,采用了“云+网+端”的架构,应用归集到一个端,能力集中到一朵云,产业汇聚到一张网。

1、一个端,在平台基础上,我们搭载智能门户,精准定位,对内满足公司各管理层级需求,对外服务于全产业链用户,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为其智能推送应用服务,实现“千人千面”。

2、一朵云,将企业的数字化科技能力与各类资源沉淀到云上、各类智慧场景连接到云上,数智建造平台是面向端和面向产业开放的能力中枢。如果将企业视作一个生命体,访问层就是我们的声音、动作,是我们对外透出的媒介。应用层是骨骼,是我们提供服务的基础。能力层是我们的大脑,存储着各种标准与逻辑。数据是血液,作为纽带勾连各个板块的工作。感知层是神经,实时获取着企业的动态。

3、一张网,将企业的核心数字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数据能力向产业输出,打造全新服务和产品生态,推动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数据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从结构上我们的数智建造平台分为基础设施、中台支撑、应用服务、统一门户四层:

1、在基础设施层面,应用系统与数据全面上云,构建一套完善的云边端一体化架构,充分发挥物联网设备及边缘计算的能力。

2、在中台支撑层我们搭建了三中台架构,分别是数据中台、物联网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主要提供数据交换、主数据、数据仓库三部分;物联网中台里面包括了设备管理、算法、BIM等内容,业务中台是基于客户的不同业务类型,房建、钢结构、路桥遂等不同的模式,抽样出共性的微服务中心,提供能力复用。

3、在应用服务层,我们对质量、安全、技术、材料等业务应用场景进行模块式搭建,复用中台核心能力的同时,又充分保留了业务的差异化部分,让系统建设更高效、运行更稳定、使用更便捷。

4、在统一门户层,我们搭建了服务产业链上下游的统一门户,以及一系列服务日常工作的移动办公及工作台,使其作为唯一入口进行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管理。

我们的数智建造平台,以全在线为起点,实现了组织内全员工和全业务的线上管理。连接员工、组织、装备、伙伴,实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协同、人机互动。最终通过在线、灵活、全面的数据,为企业各个层级及全产业链提供全方位数据服务。

首先是智能化的数据收集,通过移动端和物联网中台,覆盖所有现场管理活动功能模块,实时采集现场数据等,实现数据采集的无纸化、实时化、智能化,提升管理互动效率及管理数据的真实性,让数据跑腿。彻底杜绝两张皮的问题,为基层减负,也为企业净化了数据资产。

第二项是智能化的现场管控,智能化的现场管控是指按PLC物理信息模型理论,集成各项新型科技手段,对施工现场如安全管理、劳务人员等业务运行数据、设备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电子化智能化管控,通过建立接口与系统进行了集成,彻底改变传统的现场管理方式。通过多种终端功能如通过安全多媒体培训工具箱、智慧AI慧眼、人员聚集监控、安全帽配戴行为监测、塔吊运行监测、升降机运行监测等,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与重视程度,规范全员的安全行为,将事后被动监督转变为“事前主动预控”。

第三项是智能化的管理驱动,依托于现场数据采集与管控数据沉淀,构建起三个标准库,并依托于三个标准库构建起全面的智能化管理应用:

1、标准值库,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挖掘,结合实际业务场景,沉淀施工过程的标准参考值,用于红黄线预警、施工进度模型计算、计划辅助校验等场景,实现业务数据化的过程。

2、标准动作库,根据企业业务管理标准及管理经验,结合业务系统历史数据的分析,提取出工艺及工序的结构化标准,资源组织计划建议、商务策划提醒、对内对外结算、施工绩效考核等场景,实现数据反哺业务。

3、标准模型库,在有了标准值和标准动作的沉淀后,逐步迭代建设标准决策模型,用于项目成熟度分析、工期进度评估、项目赶工方案校验等场景,真正实现企业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以此迭代的方式,逐步提升企业数字化的能力,也是通过智能管理驱动模型的引入,让一线的人员看到了收集数据的好处,降低一线施工的风险。

第四项是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按照大数据的思路,围绕项目管理的重点、难点建立公司、项目层面决策支持,帮助项目经理在管理出现异常时能够快速精准地进行问题定位,用“数据+算法”决策替代经验决策,实现决策升级。帮助各系统业务管控人员及项目十大员等基层人员在管理出现异常时能快速精准地进行问题定位。

最后是智能化知识共享,是将企业的各种知识、结合历史数据,将组织,材料,机械,工期,等数据结构化,按项目业态和进展阶段,形成标准化模块化的组合推荐,包括相关标准规范等,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直接整合进相关的业务版块,供各级现场管理人员共享和积累,既支撑了基础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使企业整体上具备了动态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能力。

并且将知识共享应用与数据采集层面形成补充,随着五项智能化的闭环迭代发展,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治理与应用能力。

未来我们将数智建造平台通过技术赋予施工进化的本能,创造人员、工具、工艺等生产要素的变革。基于数据赋予辅助决策的依据,利用数字化的能力提升生产资料可视化进程。借助重构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优化现有系统的同时,为行业的施工模式带来更多的创新,我们将构建生态贯穿全产业链的融合,依托上下游的集成与打通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我们将携手阿里云围绕招采、劳务、工地、产业、金融五大环节进行充分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将基于平台的升级改造,直达政府、业主、分包、金融、监理等等,并直达用户需求。

从围绕“城市、居民、生活、工作”相关服务,打造良性互动、螺旋迭代的互动集群。

1.客户体验 政府(城市发展)企业(产业服务)居民(生活品质)员工(合作共赢)。

2.多向互动 企业与企业互动、居民与企业互动、政府与企业互动、居民与政府互动。

我们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也将不断的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衍生新的业务模式,新的业务场景。这些都是未知的无人区,如预服务,后服务等。我们认为数字化的商业模式下,交付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里面还有一个重点,数字化的转型依赖于企业领导集团的意识和决心,每一次的变革,都是公司内部权力的转移,权力的量化和激励变革,这也是为什么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说了多少年,只有极少数企业完成了变革的最重要原因。不是钱的原因,不是需求的原因,而是大家习惯已成自然的盈利模型、管理制度和工具能力,在今天都将面临迭代。而这个迭代最大的挑战者是企业的决策者。

跟今天参会的各位头部企业的同行一样,我们一直拥抱变化,才获得了进步。所有的变化,都可能伴随着痛苦和弯路,思潮百态,谁一开始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了?但是我们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技术能实现理想。正如《大江大河》里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让我们携手,做矢志前行的追梦人。

我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但我们的数字化转型还在路上,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