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领域的狂热已经逐渐趋冷,庞大的To B企业服务市场则迎来了普遍关注。
全球范围内,企业支出管理领域已经孕育出了10余个独角兽。
2021年8月,成立仅两年的美国企业财务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Ramp,以 39 亿美元的估值筹集了 3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
2021年4月26日,金融科技平台Brex宣布获得4.25亿美元D轮融资。该平台估值已超过74亿美元。
相较之下,中国的市场潜力也不可小觑。费控软件的市场规模是百亿级,而覆盖了全场景的企业支付的市场规模预计将是千亿级。
2021年3月16日,中国企业支出管理平台分贝通宣布完成金额高达9,250万美金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腾讯联合领投,老股东IDG资本、Ribbit Capital、斯道资本和Glade Brook Capital跟投。截至C轮融资,分贝通已披露的融资达到5轮,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
6月,《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发布,报告中公布了一份国内潜在独角兽企业名单,分贝通入选。
不过,在分贝通创始人兰希看来,做ToB企业最重要的不是成为独角兽,而是需要解决一个根本的问题——如何成为刚需型的产品。
“我们只想帮企业财务解决一件事儿:钱怎么花的?花到哪儿去了?”
搭建企业支出基础设施
2015年,从投资公司跳出来创业的兰希,接触到了企业商旅消费业务。在投资人的惯性思维下,他发现,国内市场上没有一个融合商旅、企业采购、对公付款等全部企业消费服务的综合业务平台。
这个时候的兰希,对“费控报销”不甚了解。乃至于后来,他甚至拒绝把自己的产品叫做费控报销软件。因为在他看来,以“提升企业支付效率”的一站式企业消费平台,与以管控费用支出收入为目的费控软件,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从出发点上,它们就走在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上。
受到当时知名的企业差旅管理管理公司Tripactions的启发,兰希一头扎进了企业机票支付解决方案中。这是个拼得刺刀见红的领域,况且已有携程商旅这样的巨头在前,不仅又苦又累,还利润可怜。
但事实证明,机票业务对分贝通的发展意义重大。形成了每月几千万的GMV初期交付基础,并且完成了对此类业务中最高频、繁琐、结算流程复杂产品的技术开发。
从整合机票业务开始,到用车、用餐等场景扩展,分贝通完成了“SaaS+交易”的基础模型搭建。
以某粮油加工公司为例,分贝通平台已为其提供了全球1000+、国内40+航司的机票;1600+城市,70万+酒店;12306在线实时出票;滴滴、高德、首汽、神州、阳光出行等7大平台的在线购买及比价。
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兰希看来,“SaaS+交易”的模式虽然具有行业颠覆性,但如果只做场景,市场空间还是“不够性感”。
于是,分贝通开始了对App内多场景支付功能的探索。
员工只需在App内预订行程,企业可直接将订单支付给供应商,无需员工垫资报销。
在此基础上,2019~2020年,分贝通还上线了虚拟卡支付,员工通过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绑定的虚拟卡消费,以备用金的方式花公司的钱,来补充App无法覆盖的场景。
此举不仅降低了替票、垫款的合规风险,还为精准的财务规则管控打下了基础。在传统的财务管控中,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预算额度使用情况很难实时监控。而在分贝通的平台中,可以给每个团队或员工设定费用预算的上限,并对消费总额进行限制和实时跟踪。财务人员可以随时了解“钱花多少,花到哪去了”。
但做到这里,便有财务反馈,“出差都做了,为什么不把差补一起管了呢?”
受此启发,分贝通随后又上线了补助福利系统,将企业日常补助、年节福利等场景功能进行了聚合管理。以美呗医美为例,分贝通将日常员工餐补、交通补助、话补、年节福利、加班补助等,都转化成分贝券。员工收到分贝券可在分贝通App中消费,事后无需贴票、报销,分贝通统一向企业开票。
随着“软件+场景+支付”体系的逐渐完善,分贝通逐步进入了行业第一梯队,位列前三。
可就在进行B轮融资时,投资人的一句话,还是给了整个团队不小的冲击,“你们没有报销功能,产品不够完善。”
干掉报销
对于做报销这件事,兰希最初是有抵触的。毕竟,分贝通的终极目标,是要“干掉报销”。
从产品的角度看,覆盖商旅用餐、补助福利、企业采购的App付,提供备用金服务的虚拟卡付,以及解决对公付款问题的网银付这三大功能,已经基本能够覆盖企业的日常因公消费场景。
但是,企业运营时所面临的复杂场景、线上消费无法覆盖全部场景、电子发票等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依然使得“个人垫付”成为了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2020年3月开始,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一个平台来管理费用支出,分贝通开始进行报销业务的开发。也因为分贝通的模式已经让90%的部分无需报销,所以作为补充的报销模块很快便追平行业友商的85%。目前,该业务已经上线,与部分老客户进行共创打磨,并逐步推进给全部新老客户。
但是,兰希及其团队依然没有放弃“干掉报销”的信仰。
在以“软件+支付+场景”为核心的新型企业支出管理模式下 ,分贝通还在持续的深耕“支付”和“场景”这两大核心能力:首先,不断的增加App付中可供选择的消费场景,扩大虚拟卡的使用路径,提升网银支付的产品体验;其次,不断聚合从机票、酒店、打车、采购、快递、外卖服务等供应商,通过分贝通整合式的平台服务,让企业在一个体系中完成所有零散的企业支出,解决企业需求离散性难题。
让企业90%的费用支出通过企业支付、统一结算的模式来告别报销,10%仍需垫付的支出通过轻量级报销实现补充覆盖,用一个平台管理企业全部费用支出,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据预测,分贝通明年的企业支付量或达千亿级,2023年或可达5000亿量级,并且有望于2024年达到上万亿级的规模。同时,分贝通的续费率始终保持在140%左右。
这样爆发式的增长,为何等了5年才出现?
在兰希看来,这是因为分贝通所建立的这个模式太重了,从高频、小额、多人的机票,再到低频、大额、单人的对公转账,覆盖了企业支付的全路径。目前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爆发式增长也就随之而来。
目前,分贝通在过去三年里,实现了30倍的营收增长。同时,兰希认为,未来3年时间,分贝通还有可能迎来10倍的增长。虽然分贝通已经于今年站上了企业支付管理领域的头把交椅,但整个行业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瞄准千亿级体量
然而,从赛道细分的角度看,企业支出管理领域的天花板,并不高。
企业支出管理归属于企业服务赛道,而在企业服务领域中,又属于SaaS方向里的财税SaaS,在这个三级子赛道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竞争对手。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很难成为真正的企业刚需。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刚需呢?
扒开企业服务的各个领域,似乎很难有真正的刚需。最终,兰希发现,企业真正的刚需是银行账户。
由此,分贝通希望,未来或许可以从一个企业支出管理平台向企业支付平台迈进。而这则意味着,分贝通需要与银行进行 合作,以银行为基础,进行应用层的拓展。抓住To B领域中,成为基础设施级的机会。
基于此,近两年分贝通与银行合作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虚拟卡、网银付便是双方探索推出的创新业务,基于银行账户的基础能力,分贝通提供软件层的管控功能和支付场景,给客户提供一个账户来管理所有费用支出。
在兰希看来,企业支付领域的天花板或可达千亿级。相较于已经成熟的个人支付,企业支付还非常落后,可能需要未来十年,乃至于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去革新。
“不止于企业支出管理,我们将要构建下一代的企业支付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