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热云数据后,汇量科技第一个大动作曝光!

收购热云数据后,汇量科技第一个大动作曝光!

文|ClaireZhang

做数字化转型似乎已经成为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标配”。然而,很多企业在数字化建设上踩了不少坑,或者正在踩坑。

典型的现象是,某些企业在数字化建设上花了大笔支出,但营销技术实施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而且,很多企业先做了私域,后搭建了CDP,再做营销自动化,最后像拼图一样把所有模块拼在一起。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来自不同品牌的解决方案,相互协同和统一调配性比较差,无法实现企业的预期效果。

如今,企业数字化已经到了深水区,如何从1.0时代,迈入2.0时代?近期,营销服务机构Mobvista汇量科技全资收购了第三方数据机构热云数据,而在整合业务后,第一个大动作便面向市场痛点,推出了自己的数字智能营销解决方案。

那么,他们对市场痛点的理解以及解决方案的思路是什么?Morketing认为其非常有价值进行分析和解读。

01

1.0时代到2.0时代

企业需要的,不再是营销链条中的一块“拼图”

在1.0时代,企业主在方方面面都在“提速”:通过AdTech工具,在互联网上做流量分发,从而更准确地、快速地、大批量地触达用户;再通过MarTech工具,以数字化形式,更加有迹可循地管理和运行营销活动。

然而,当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半推半就地使用了一些解决方案,改善了一些问题后,却走近了背后更庞大、更枝桠交错的营销困境:“增长、效果、内容都想要,但预算不够”“营销工具越来越多,甚至功能重叠,谁帮我解决实际问题?”“数据价值越来越高,隐私保护越来越复杂,未来我怎么买单?”……

而且,在这种困境之下,企业往往会寻求新的营销工具来填补旧的方案的漏洞,却因此陷入恶性循环。艾瑞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有70%的广告主愿意升级正在使用的MarTech产品,10%的企业MarTech支出的增速超过了50%。可是,即便如此,仍有70%的企业认为营销技术“虽然有了,但是达不到我要的效果。”

如开篇所说,这种大环境的形成原因,还是在于“全面提速的1.0时代”过后,现有的解决方案都不足以让企业平稳“驾驶”,甚至于,不同的解决方案之间相互隔绝,造成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的分散和消耗。归根结底,它们根本无法和企业繁复的营销工作需求相匹配。

那么,迈入2.0时代,第三方服务商只有拿出来更系统性的方案,一改眼下解决方案碎片化、数据资产孤岛化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带企业走出怪圈。

02

企业的营销需求

哪些底层技术能与之匹配?

最近几年,海内外头部第三方服务商、互联网公司为突破增长上限、破解数字化工具1.0时代低效、割裂、消耗等负面效应,并帮助企业主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做出了一系列动作。观察下来,Morketing认为其中2点,是值得企业主重点关注的趋势:

一,迁移上云。简单来说,就是头部企业正在把它们整个应用的运行流程全部搬上云,涵盖应用的架构、开发流程、部署和维护等。以阿里巴巴为例,2019年,双十一阿里电商全部搬上云系统;2020年9月,阿里又在云栖大会上官宣了“云原生”升级为阿里技术的新战略。而企业纷纷选择上云,原因有二:一,过去企业使用IDC线下机器,转到云上后就突破了资源的瓶颈;二,上云后,企业降低了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并且提升了效率。

二,人工智能化。其实,AI技术在互联网大厂已经得到了大量地应用和验证,技术外溢之下,这些头部企业的巨大能力也在流向全行业。而形成这种“人工智能化”的趋势,背后原因也很好理解:一个企业在完成了数据化、并形成标准化之后,下一步就需要利用AI技术、更加 地挖掘和管理数据。这样一来,企业的营销更为精准,也就自然使成本更低、ROI更高。

目前,为顺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有服务商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公司架构上做底层调整:过去深耕广告技术领域的巨头汇量科技Mobvista,在今年4月底宣布收购第三方移动监测和MarTech公司热云科技;在合体仅5个月后,又宣布将朱小强收至麾下——朱小强曾就职百度凤巢、阿里妈妈。因为有近10年的头部互联网企业广告产品与技术研发经验,朱小强对于如何利用AI技术赋能企业营销有很深厚的见解。

收购热云数据后,汇量科技第一个大动作曝光!

朱小强向Morketing介绍,“这是一条自己和自己赛跑的赛道,必须真正将技术落地,提升对企业的服务效果。汇量科技在公域技术上深耕多年、又拥有海内外视野;热云数据又是巨头级的SaaS玩家。两家的结合,很有趣,所以我选择了加入汇量科技。”

当然,朱小强之后,汇量科技还会吸纳更多的人才,并以第三方AI技术服务商的角度,帮助企业实现增长。

无论是朱小强之于汇量科技,还是汇量科技之于整个SaaS领域,都是企业数字化迈入2.0时代的一个注脚,本质上,都反映了眼下企业对营销技术蓬勃的新需求。

收购热云数据后,汇量科技第一个大动作曝光!

(汇量科技CEO曹晓欢在热力引擎发布会上)

而且,除了企业倒逼服务商,在另一端可以预见的情况是,企业自身也需要对技术有越来越深、越来越透的理解。对此,在接受Morketing采访时,汇量科技CEO曹晓欢也提出了个有趣观点,“有人说,未来不再有CMO,只有CGO了。可我觉得,增长既有关于市场,又有关于企业的整个IT基建。如果一定要给CGO下一个定义的话,她应该既是CMO又是CTO。”

03

“整合”是未来第三方服务商的“必经之路”?

回归到具体的解决方案上,第三方服务商们到底做了什么创新或升级?

大体上看,服务商都离不开一个“整合”的动作。

逻辑上,都围绕企业的增长需求展开:数据——广告——营销;形式上,以“云”做载体,打造一个营销产品矩阵,企业便拥有了营销管理平台。

比如,我们尝试拆解汇量科技近期发布的“热力引擎”,与过去单一的AdTech或MarTech产品相比,到底在营销上给了企业什么便利?

根据汇量科技官方资料,将“热力引擎”定义为一个“AI驱动的全域营销云产品矩阵”。简单来说,也印证了我们前文所说,2.0时代的大环境趋势——热力引擎就是在AI和云原生的加持之下,将散落的MarTech工具放到云端上,为企业提供了一套一站式的增长引擎。

如前文所说,跟随企业营销的逻辑,热力引擎的“三步走”是“三朵云”——数据分析云、数据管理云、智能投放云。

顾名思义,第一朵云,数据分析云,提供业务数据化能力。企业将来自公域和私域的数据全面整合,并进行消费者洞察、客户行为分析等操作。

第二朵云,数据管理云,提供数据资产化能力。企业利用积累而来的数据打造CDP(客户数据平台)并构建用户标签体系。

第三朵云,数据投放云,提供资产效果化能力。企业利用数据进行广告投放,从而实现营销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实现企业的业务增长。

至于汇量科技是如何实现这3朵云的?

曹晓欢向Morketing分享,热力引擎将所有能力都元素化和标准化,继而自动化,再继而规模化。也就是说,热力引擎把原有的MarTech工具的能力元素化,从而让他们有了兼容性,既可以相互之间兼容,又可以和市场上大多数主流解决方案兼容。

再进一步看,3朵云之间因为这种相互串联的关系,形成了一个“数据飞轮”。随着数据量越来越大,飞轮也将转动得越来越快。

04

破解困境后,企业长效增长

那么,当解决方案不再碎片化,企业现阶段的增长困境是怎样迎刃而解的呢?

收购热云数据后,汇量科技第一个大动作曝光!

以热力引擎为例,Morketing采访了热云数据CEO白冬立,了解了热力引擎做到了哪些突破。

第一,产品组合很灵活。

企业可以针对自己的诉求,灵活组合,既可以选择单一能力或多种能力,也可以直接使用全系列的整体解决方案。

白冬立透露,在规划之初,就考虑把热力引擎做成一个开放的平台,未来可能会通过Open API的方式对外开放,也会针对独特的企业诉求,不断将产品做精、做多。

对此,曹晓欢也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热力引擎相当于一把伞,会有越来越多的元素到伞下面来。”他补充,“未来我们会不断给热力引擎加能力,不会在热力引擎之外搞其他的平台。”

第二,更低的价格,给企业“减负”。

针对企业数字化建设和MarTech领域的服务商非常多,每一家的能力和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可是对企业而言,这并不是“赋能”,而是“负担”。

通过一套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企业投入的财力、人力、学习成本都会大幅降低。而更低的成本,则是在本质上给企业“减负”的过程。

第三,用户体验的升维。

1.0时代,企业使用来自不同品牌的解决方案,但是无法将数据打通。可是,对于企业来说,解决方案之间存在着底层逻辑关系,必须将数据打通,才能让解决方案共同助力于企业的增长。

热力引擎的“一站式”真正将数据打通,让不同模块的解决方案可以复用数据,最终导向增长。

第四,保护用户隐私,并且为企业沉淀数据资产。

在对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高度重视的当下,热力引擎在搭建CDP时,也为信息安全提供了三重保障。

其一,等保三级技术,为企业的整个数据底层建立了保护机制;

其二,未来,热力引擎会在云原生的基础上进行私有化部署,也就是说汇量科技的系统可以直接部署到企业的VPC(专有网络)中。这样一来数据只保留给企业,侧面保护用户的隐私。而且,热力引擎为企业沉淀下来的数据资产,也可以真正为企业所用;

其三,让数据变得“可用”,而非“可拥有”。当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数据之间进行交互时,热力引擎会采用隐私计算和联邦学习的方式,规避数据泄露的风险。

05

结语

在企业数字化的2.0时代,“数据”将不再是唯一动力。

正如汇量科技喊出的口号,“让增长变简单”,未来,随着云原生、AI等技术的成熟和注入,这条增长之路的价值链条将不断延长,企业复杂的营销诉求也将以数字化的手段被不断满足。

END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