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愿景白皮书正式发布,微美全息数字孪生、全息通讯为核心场景应用

据央视报道,IMT-2030(6G)推进组今天(6日)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6G将在5G基础上从服务于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最终助力人类社会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美好愿景。

白皮书指出,在5G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基础上,6G带来的是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全新趋势。

据悉,未来6G业务将呈现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发展趋势,形成的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数字孪生、全域覆盖等八大业务应用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

6G愿景白皮书正式发布,微美全息数字孪生、全息通讯为核心场景应用

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数字孪生等智慧化业务应用借助感知、智能等全新能力,在进一步提升6G通信系统性能的同时,还将助力完成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推动人类进入虚拟化的数字孪生世界。

《白皮书》还提出新物理维度无线传输技术、新型频谱使用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等新型无线技术,算力感知网络、星地一体融合组网等6G十大潜在关键技术方向。

IMT-2030(6G)推进组认为,未来6G网络仍将以地面蜂窝网络为基础,卫星、无人机、空中平台等多种非地面通信将在实现空天地一体化无缝覆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IMT-2030(6G)推进组2019年6月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成立,汇聚产学研用各方面力量,全面布局6G愿景需求、关键技术、频谱规划、标准研制,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仅于此,美国、日韩、欧洲等纷纷投入6G研究计划,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通院、赛迪智库等国内机构相继发布了6G系列白皮书。

6G,指的是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也被称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来看,它是一个相对于5G的概念名字。

据了解,相比 5G,6G的数据传输速率有着 50倍的提升,理论网速可达1TB/s,且时延最高可低至1/10。目前5G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能帮助边缘智能、机器学习、医疗、能源和智慧城市等行业获得新的进展。

业内专家称,如果说 5G是开启了万物互联的大门,那么6G将实现万物智联。相比于 5G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广泛的连接范围,6G可更好地应用毫米波、太赫兹等高频资源,使其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创造更进一步的连接。

另外,从覆盖范围上看,6G无线网络不再局限于地面,而将实现地面、卫星和机载网络的无缝连接,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融合,智能程度大幅度跃升;从定位精度上看,传统的GPS和蜂窝多点定位精度有限,难以实现室内物品精准部署,6G则足以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高精度定位。

6G对于生活的改变也受到关注。白皮书称其导致新型显示、传感成像设备等技术发展,到时候手机很可能变成轻量的眼镜,借由6G实现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合并为一的延展现实(XR,Extended Reality)服务。通过快捷的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还能应用在远程教育、远程办公、高级三维模拟等领域。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理想的全息显示应该是基于裸眼实现的,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头显并通过AR/VR等技术辅助实现。

报告指出,显而易见,5G服务远远超出了移动电话甚至个人电子产品的总体需求,6G的情况将更为如此。物与物的通信可能比人类的通信更为重要。6G基本规范至少应包含传感、定位、边缘计算、最高清晰度成像以及通信的需求。对人类来说,6G响应时间似乎是瞬间的,移动设备没有小区间(cell-to-cell)切换。

依托6G网络,全息技术将会融入通信、远程医疗、办公设计和娱乐游戏等应用场景,并实现投影内容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大大拉近传播信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建立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方式。

作为登陆纳斯达克上市的全息AR企业,微美全息利用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微美全息中标中国移动和媒体云平台二期全息远程互动,正在通过“5G+全息远程”重新定义中移动通讯方式。微美全息的核心业务就是用于软件工程、媒体制造服务、云和大数据的全息AR技术。

微美全息成立于2015年,纳斯达克股票代码:WiMi。微美全息专注于全息云服务,主要聚集在车载AR全息HUD、3D全息脉冲LiDAR、头戴光场全息设备、全息半导体、全息云软件、全息汽车导航等专业领域,覆盖从全息车载AR技术、3D全息脉冲LiDAR技术、全息视觉半导体技术、全息软件开发、全息AR广告技术、全息AR娱乐技术、全息ARSDK支付、互动全息通讯等全息AR技术的多个环节,是一家全息云综合技术方案提供商。

随着5G全息通讯网络带宽条件变化,5G全息应用市场将迎来爆发,全息互动娱乐、全息会议、全息发布会等高端应用逐步向全息社交、全息通讯、全息导航、全息家庭应用等方向普及。微美全息计划基于全息AI人脸识别技术和全息AI人脸换脸技术为核心技术,用多个技术创新的系统支持全息云平台服务和5G通讯全息应用。

微美全息通过构建多角度拍摄实时建模系统:对采集对象进行全维度的影像扫描,实时合成为立体模型。六度矩阵式光场系统:多光源综合运用,构建全息虚拟影像的成像场。双眼视差智能增强系统:采集过程中动态跟踪对象轨迹并调整光线,保持双眼差的均衡值。多图像动态融合系统:狭窄空间中的多维图像广角采集技术,应用于云视小型化全息栈仓。全息图像高速处理算法:对图像信息进行极速处理,并保证渲染效果,处理速率达10GB/秒。隐身聚酯光学显像膜:全息成像关键构件,让全息影像完美成像显示。全息虚拟人物画音重建技术:运用人骨骼动态捕捉,图像实时渲染,语音识别技术,声音模拟技术呈现虚拟人。全息云平台:覆盖全国的影像采集和还原,具有数据存储、影像还原、全息社交属性的交互平台。微美通过以上系统组合构建起完整的5G全息通讯应用平台,以支持各种线上终端和个人设备应用,同时拓展全息社交通讯、全息家庭互动、全息明星互动、全息在线教育、全息在线会议等各种主流5G全息应用。

微美全息会通过6D全息光场技术革命的手段,确保用户体验可以达到领先的仿真体验,把虚拟的数字产品的裸眼视觉仿真度提高到极度真实的水平以上,给用户以最真实的裸眼仿真效果。无论是在微美全息光场影院,还是在6D全息高端家庭里,亦或是未来6G全息通讯,用户裸眼感受到的不再是白墙屏幕。再过10年或者20年后,白墙屏幕电影和彩色电子屏就像黑白电视一样成为历史。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单位材料成本的下降,参与者还的不断增多,全息技术势必会更快速的发展。

从微美全息招股书显示,全息云业务将与5G 结合,在5G的高速率与低延时的协作下,远程通讯与数据传输,从系统终端到业务服务器传输时延平均6ms左右,远低于4G网络传输时延,保障了全息AR的远程通讯与数据传输中的无卡顿、低时延,以及多终端异地协同,时交互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得端+云协同的协同更加高效。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物联网(IoT)应用,使得微美全息云的全息AR广告业务与全息AR娱乐业务,以及全息互动娱乐、全息会议、全息社交、全息通讯、全息家庭全息等,都将基于5G+AI人脸识别技术和全息AI人脸换脸技术的核心技术获得有效增长。

未来3-5年是6G研发关键窗口期,全球6G竞赛已全面拉开帷幕。当前业界虽然还没有制定出6G统一标准,但已经就6G商用化进程达成了初步共识,6G通信的愿景、场景、基本指标、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等研究均有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中也初步明确6G将会在2030年左右实现规模化商用,未来3-5年将是其技术研发的关键窗口期。

当前我国5G基础设施建设和商用化进程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止2020年底,我国已经建5G基站超过70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100个,5G+远程会诊在19个省份的60多家医院上线使用,5G+自动驾驶、5G+智慧电网、5G+远程教育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我国在5G核心技术创新方面也实现了全球领先,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统计,2020年开始全球5G网络将有约30%来自中国技术,同时专利申请数量优势明显,华为排名第一,中兴通讯第三;科技部也表示截止2020年10月,我国5G核心专利数占世界第一。基于5G技术储备和产业推进的先进经验,我国可在6G性能指标、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及标准化、应用场景示范等方面开展布局,同时充分考量5G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全面提升5G、6G技术研发的可延续性和迭代,为实现5G到6G的深入科学演进打好基础。

可以看到,业界对于 6G的成熟期纷纷预计落脚在 2030年前后。科技部副部长王曦曾表示,目前全球6G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技术路线尚不明确,关键指标和应用场景还未有统一的定义。

从过去 3G到 4G,4G到 5G的过渡,我们也能大概推测出 6G发展路径。华为 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也曾表示,5G是未来 10-20年的主流,6G是 2030年之后的事情。

尽管全球已经吹响了 6G研发的号角,但我们还只能隔岸观花,真正等到6G技术与大家见面,还有许多技术、标准、应用场景需要探索。目前我们大可以期待5G更广泛的落地与应用,毕竟谁也未曾想到,跑得比马车快的是汽车,代替电话短信的是微信,等到6G技术来临,我们的世界会有更新的面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