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凯美瑞德与建信金科联合研发的中国建设银行投资与交易集约化运营平台(一期)成功投产上线,该项目是建设银行数字化转型重点工程——“蓝芯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行新一代IT整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直接服务于金融领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核心系统国产化的国家战略。该项目的上线,不仅表明国内银行开始逐步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也证明国内系统供应商的自主研发能力与竞争力在大幅增强。
近年来,关键行业的核心软件系统特别是底层核心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成为投资领域热议的话题,也是政策关注的焦点。2020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就从财税、研发等八方面提出了37项举措。行业操作系统是指特定行业的IT系统群中负责实现行业基础流程与核心逻辑、解决行业难点、提供底层服务、支持上层各类辅助应用系统的底层平台,每个行业在操作系统自主研发方面的创新发展之路也有所区别。最近,环球网财经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凯美瑞德公司CTO孟江华先生,孟江华先生向记者详细讲述了金融市场领域操作系统(TCM-OS)自主创新的最新进程。
清华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凯美瑞德公司CTO孟江华
金融市场核心操作系统是金融运转的“主动脉”
孟江华博士向记者介绍道:“中国金融运转的主市场是银行间市场,这是以银行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了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等,央行则是这一市场中居于中枢位置的管理者与参与者;银行间市场有调节货币流通和货币供应量、调节银行之间的货币余缺、金融机构资产投资及风险对冲的作用,它是整个社会货币供应的第一层分配平台。”
银行间市场有多庞大呢?据孟江华博士介绍,以大家熟知的股票市场作为参照,目前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在80万亿左右;而银行间市场的整体规模,则是资本市场的3倍以上,存量资产在百万亿级,年交易总量更是达到千万亿的量级。
金融市场操作系统便是各家金融机构用来参与银行间市场的底层生产系统,直接影响到交易的安全性、及时性,以及交易数据的准确性。截止到目前,国内大中型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绝大多数还都是采购国外大型供应商的成熟产品。“每一个系统几乎都是投资过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大工程,获得的还只是产品几年的使用授权,授权期满就需再次购买,在系统使用过程中还要每年支付高昂的服务费。”孟江华博士介绍到。
科技能力定义了银行业务的边界
国内大中型银行普遍采用国外的金融市场操作系统,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孟江华博士提道:“以美国公司为代表的行业软件巨头提供的系统,普遍经历过数十年的市场检验,其成熟度、稳定性和扩展能力经过了大量客户长期使用的验证,并经历过多次重大市场事件的考验,这种持续稳定的系统表现,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技术保障能力,更要求系统设计者对于金融业务有很高层次的全局理解并对市场及业务未来发展具备战略前瞻性。”
不容回避的是:金融市场操作系统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操作系统和数据的稳定性、安全性则是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场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是大家无法回避的挑战,同时也是国内系统供应商不懈努力的奋斗方向。
不仅如此,金融市场操作系统不同于功能性模块,功能性模块聚焦于某一局部的当下业务需求,未来进行替换的代价不大。而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市场操作系统是所有功能性模块的基础,替换基本意味着全局推倒重建,因此需要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对于金融机构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和大的功能需求做出预判,并预留下足够的架构扩展空间和调整自由度。“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和系统已经不是金融业务的跟随者和服务者,在很多场景中已经成为业务的引领者。换个角度讲,科技能力决定了业务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和边界;如果金融市场操作系统的设计欠佳、容纳度不够,必然会对银行未来业务发展形成制约和掣肘。”孟江华特别指出。
以凯美瑞德公司为例,在为数不多的金融市场操作系统国内供应商中,凯美瑞德是仅有的兼具国际视野、有海外市场系统建设能力与经验,并且具备多个万亿以上资产规模重型系统设计、研发及实施成功案例的本土供应商。服务的客户范围包括: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邮储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浦发银行等在内的国内约70%的大中型金融机构。
“凯美瑞德的操作系统及设计方案能够获得大型金融机构的认可,与凯美瑞德的团队组成和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公司团队集中了国内最早一批从事金融市场交易与风险管理领域系统建设的行业顶级专家,早在2001年起,凯美瑞德就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主流产品供应商合作, 参与了大部分大中型银行的交易管理系统咨询、建设、及长期维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凯美瑞德不仅深刻理解了国外系统的架构思想、计算特点,也逐步聚拢和培养起自己的技术及业务团队,再经过长期持续的研发和资源投入,才打造出行业领先的产品线和解决方案。”孟江华博士总结指出:“可以说,凯美瑞德的产品成长,是从‘巨人的肩膀上’出发的。”2019年1月9日起,安全可靠技术和产业联盟正式变更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安全可靠工作委员会,简称“安可委员会”,凯美瑞德成为“安可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金融市场操作系统的建设难度与发展建议
必须认识到:金融市场操作系统的自主研发与国产化替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仍有漫长且艰难的路要走。孟江华指出:“抛开研发工作不谈,仅就金融市场操作系统的切换动作而言,也是一件复杂、困难且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因为底层系统和大量周边系统形成的系统群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中,大量业务数据时刻在系统群中刷新并流转,要保证系统切换时业务流程、操作逻辑、数据内容及状态在切换前后的无缝衔接、平滑过渡,其难度就好比为行驶中的高铁列车更换发动机,对系统供应商提出了极高的能力和经验要求。”
在这一领域中,国内系统供应商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国外系统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对于有中国特色的业务品种、市场规则以及金融机构内部的独特管理文化的理解和功能支持不够“接地气”,这些都为本土系统供应商提供了机会。如何能够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加速该领域自主研发进程呢?孟江华也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金融市场操作系统的研发和更换是一个影响到机构全局运行的系统性工程,这需要客户将当下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清晰的自主研发长期全局规划;
其次应充分借鉴国际软件巨头们的成功经验,深刻剖析和学习理解国外成熟系统的核心逻辑和模型,形成对此类系统的边界划分、顶层架构、设计方法论等层面准确而全面的宏观认知,避免战略盲点,减少试错成本。
第三是要注意对于国外成熟产品不能一味的简单模仿,而要充分考虑中国市场和客户的业务特殊性和差异化需求,实现本土化应用的更优设计,这也是国内系统供应商相对于国际软件巨头最主要的优势。
最后是要注意新旧系统的衔接和融合,确保客户在系统更换过程中的平稳过渡,以及业务的连续性,这需要对运行中的国外系统的充分了解和经验丰富的实施团队。
孟江华还提到,目前国内交易所市场的操作系统主流供应商均为受到资本青睐的企业,公司的发展得到资本市场很大的助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IT系统的发展和成熟,因此国内交易所市场业务对国际系统供应商的依赖程度非常低,这也为更大范围的金融市场操作系统国内供应商加快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样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