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数字协同 智慧职场”2021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春季)在成都举行。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出席活动,并发表“城镇化‘下半场’的思考--社会变迁、需求变化与大城市病治理”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城镇化发展下半场,速度已明显放缓。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 老龄化和高抚养比现象的出现,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本质变化。中等收入群体被挤压,导致双城居住,人才回流。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者要从人才的需求出发,让城市建设满足人才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李晓江表示,城镇化发展下半场,速度明显放缓,我们观察到了人群变化的特征,即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扩大。但是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中等收入的生长越来越缓慢,生存越来越紧张,出现了城市转移,双城居住的现象。再来研究中产阶级的需求到底有哪些?中产阶级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世界上有一个普遍的认知是“免于贫困的自由”,也就是好不容易挣扎的进入了中等收入群体,不能再穷回去,自己不能穷回去,自己的孩子更不能穷回去。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生存性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旅游、度假、休闲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这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需要特色城市和魅力城区,去满足不同层级的差异化供给。
城市建设者需要怎样做呢?李晓江给出了建议:建设提供高品质生活,高性价比的城市。以成都为例,越来越多的重庆的年轻人被吸引到了成都,是因为成都的生活、文化、城市的品质都较为优秀,所以对年轻人来讲,选择城市是第一位的,创新就从园区转向了城市。同时,需要提供高收入,有发展空间的就业环境。中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一个特征就是双城居住。我们城市之间流动量最大的已经不再是农民工,年轻人在城市之间通勤和出差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双城居住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当中也是一个非常显性的现象。
除了收入外,还需要城市提供具有保值增值能力的住房和子女教育的机会。这一点在很多家庭是第一位的。当然,在老龄化趋势加速的现在,还要有可承受的养老和医疗。最后,可支配的时间自由。中产阶级除了这种生存型的需求、发展型的需求以外,它的体验型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以天津为例,其碎片化的产业园区以及忽略人们的生活需求是其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对此他说到,当我们在讨论人的就业场所,就业空间的时候,如果不能考虑这些体验型的需求的时候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据悉,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诞生于2017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活动,众多学者,企业嘉宾代表曾参与活动,就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发表独到见解。本次“数字协同 智慧职场”2021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春季)活动现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深圳市原副市长、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管理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人力资本开发研究所所长罗哲,麦肯锡商学院前联合创始人及首任院长韦玮,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钟灵,名创优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人力官许振杰JK,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陈亮,多点 Dmall HRVP何媛,超有爱集团人才发展总监张晔,智联招聘CEO郭盛等出席了活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