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首度聚焦“碳中和” ,数字化、绿色化双化融合成行业共识

2021年的上海车展是经历过疫情后的车企首次重磅集体亮相,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成为这个老战场的新热点。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将成为行业实现减碳的关键路径。

4月20日,第十九届上海车展期间,由腾讯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发起的“拥抱变化、拥抱绿色发展——碳中和驱动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论坛举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顾春霆、腾讯副总裁钟翔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沙龙智行CEO文飞等行业代表,就“双碳”目标下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展开 交流。

上海车展首度聚焦“碳中和” ,数字化、绿色化双化融合成行业共识

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表示,低碳化发展给科技企业和汽车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和机遇。双碳目标将引领全产业链生态重构,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互联网科技企业与汽车企业已经 融合,共同面对这个时代的命题,用数字化的手段更好助力绿色发展。

上海车展首度聚焦“碳中和” ,数字化、绿色化双化融合成行业共识

(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

科技创新力量融入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这一轮变革中心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顾春霆表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汽车行业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电动化成为这一轮变革的中心,车企正在以战略性的眼光,布局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研发、产能投资,抢占先发优势。同时,科技创新的力量也在 融入汽车产业当中,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化发展。

“至205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汽车产业碳排放将持续提升,对道路交通减碳形成巨大挑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谈到,汽车产业将沿着2028年碳达峰-2050年近零排放-2060年碳中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逐步实现碳中和。

数字化转型是产业发展新机遇,将助力产业实现绿色化发展

“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方面,国家持续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当前,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初见成效,目前科技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深入底层,数字化的方法也将更好的助力绿色化的发展。”腾讯公司副总裁钟翔平说道。

汽车产业已共识,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产业链将迎来供给侧结构改革,产品、服务、能源革命共同推动产业升级。汽车加速电动化、智能化,将推动绿色生态和新兴商业模式重构。这样的百年机遇下,汽车企业已经行动起来。

长安汽车的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将以“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的全新定位,提升软件和效率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新汽车”+“新生态”产业公司,成为数字化电动汽车普及者。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表示,吉利发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智能化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和计划二(智能化电动汽车架构),坚定完成智能化、电气化的转型升级,并与腾讯开展 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汽车全产业链低碳发展。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数字化运营服务体系,从产品设计和运行使用过程中减碳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汽车产业的减碳,需要重点关注产品技术低碳化、运行使用低碳化、制造过程低碳化以及生产和上游能源低碳化等维度。

在汽车产品技术低碳化方面,主要包括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两个方面。在能源使用方面,国家持续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水平,到2035年达到百万量级保有量。沙龙智行CEO文飞谈到,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是能源与汽车产业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产业链雏形初步建立,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市场化步伐不断加快。同时,电动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将从更高层面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运行使用环节,行业共识一方面通过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配套设施,提高电动车的使用体验和普及率;另一方面车企也在发力构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用户运营能力,搭建数字化运营体系,形成有效的用户低碳出行运营机制。

蔚来汽车在此领域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让更多人开上电动车,提供全场景补能体系。不久前蔚来与中石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充电换电网络,走向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企业的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充电、换电的公共服务效率,打通用户、app或者小程序以及充电桩体系,让补能的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同时,车电分离的BaaS服务,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运用数字化能力对电池资产高效集中的管理,提高电池使用率。

数字底座是智慧工厂和绿色产业链的核心基础

在碳中和目标提出之前,汽车产业早已投入绿色制造,通过数字化平台和管理体系,提高生产效率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绿色产业链的建设还存在不少挑战,需要从汽车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构建绿色的产业链体系,并追溯供应链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碳排放。

行业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产品碳排放的计算和追踪体系,实现碳排放的数据透明化和可追溯化,以方便车企展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行动。从用户的角度,也依赖数字化的方法,让用户像了解产品配置一样了解车辆使用背后的碳排放,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的行为意识和生活习惯。

产业行动已经开始。例如,长安制定了2025年降低制造过程碳排放60%以上的目标,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低碳工艺开放、能源智能调配及绿色直供等手段,将生产效率、环保对策效率及能源效率有机结合。2020年,沃尔沃汽车成都制造基地在整个生产和运营环节已实现100%可再生电能的使用,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电能碳中和的汽车制造基地。极星也已经开始探索在全生命周期计算供应链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包括原材料、供应链、生产制造、物流以及用户在使用汽车和报废各阶段的碳排放数量。

碳中和是全世界、全人类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汽车产业面向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时代命题下,科技产业与汽车产业将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在技术创新、产业链联动以及鼓励公众低碳出行等领域等做出努力和贡献,推动汽车产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