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拥抱变化,本届上海车展的主题,这变化之中最重要的当属碳达峰与碳中和
昨天是上海车展的媒体日,这个时间网络上充斥的肯定是各种新车的图片以及车型信息,不过作为一个汽车圈的传媒人,今天我却不想聊太多关于车的话题,实在是因为这次上海车展上数量爆表的新能源车把我的日程填的满满的,让我已经有了一种逆反心理,不过我倒想跟大家聊聊在这几天频繁收到各种新能源车型发布邀请之后,我逐渐萌生的另一个想法,好好跟大家聊聊碳达峰、碳中和与汽车,更准确的说,与出行行业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出行行业从生产制造到销售,再到运营使用,乃至于产品终末期寿命的处理,任何一个环节都牵扯大量碳排放大户,比如钢铁、能源、电力、石化,也正因此,出行行业也就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这也是为何车展上会出现如此多新能源产品的原因。
零碳已成国际共识
在这里首先向大家提供一组数据,作为大家理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背景知识。全世界已有 85 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包括 27 个欧盟国家、58 个非欧盟国家。这些国家的碳排放占全球排放超过 40%。其中,有 29 个国家明确了碳中和时间表。不丹已经实现碳中和;挪威、乌拉圭将在 2030 年实现碳中和;芬兰、奥地利、冰岛、瑞典分别将在 2035 年、2040 年、2045 年实现碳中和。还有 20 多个国家计划 2050 年实现碳中和;其中,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丹麦、匈牙利、新西兰等国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障。在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 4 个最大碳排放国当中,中国是第一个提出碳中和日程的国家。(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年第2期,《研发海洋“负排放”技术 支撑国家“碳中和”需求》,作者:焦念志院士。)
罗列了这么多的国家,主要就是为了给大家陈述这样一个事实,碳达峰与碳中和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与这股趋势相匹配的是崭新的零碳经济,是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而产生的庞大投资与全新的财富密码,而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以我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来尝试破解一下零碳背后的财富密码到底是什么。
为何现在要提碳达峰、碳中和
想要破解这个财富密码,就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碳达峰,什么是碳中和。自从去年9月,主席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之后,关于这两个词的解读不胜枚举,大家,包括我在内,也都看了不少,相信应该都多少有一些了解了。
图片说明: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当中,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中国做出这样的承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碳排放国,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的高速发展的制造业是建立在碳排放基础之上的。2019年,我国全年的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0%,远超我国GDP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占比。高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强大的制造业能力,的确带来了超量的碳排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一直都在强调碳排放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天然权利,不能为了控碳而抑制经济增长。
既然不能因为减碳抑制经济增长,那为什么又要承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呢?其实最重要的动因依然还是经济,这里面就存在攻守两方面的因素。
防守如何进行
谈到具体的防守点,《财经》杂志的署名文章《远景科技集团CEO 张雷:推动零碳新工业革命》当中有这样一段重要的文字,“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开始对碳排放定价,中国产品将面临碳关税壁垒。以欧盟为例,目前欧盟碳排放成本已经达到30欧元/吨二氧化碳,预测到2030年将在60-90欧元之间。当前的欧盟碳价格折合煤电的额外碳成本是0.23元/度,折合焦炭制钢的额外成本是400元/吨。欧盟即将出台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差价税。美国和英国也正在酝酿类似机制。如果中国制造不实现零碳转型,中国贸易出口将为此付出巨大成本并失去竞争力。”这就是我国必须开始重视减碳的重要的防守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全球竞争压力,而碳排放这个新增的变量,将对中国制造业最强大的优势之一——成本造成巨大影响,同时还将成为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想要守住制造业这个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减碳势在必行!
进攻如何展开
接下来再说攻,碳达峰和碳中和背后更重要的不是这每吨碳排放多少钱的成本之争,而是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变都是伴随着能源方式的升级展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取代木柴;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取代煤炭;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力取代石油。不过这第三次电力取代石油的说法也并不那么精确,因为电力的来源依然是化石燃料。而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能源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能源方式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方向。而在这里面就蕴藏着我国可以出击的进攻点。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上拥有非常完善的布局,光伏、风能领域都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与头部企业,不论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部署能力、盈利能力,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还是《财经》杂志的那篇报道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的文章当中,张雷就给出了一组特别重要的数据以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以风光为代表的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三北地区的风电成本和青海等地的光伏成本已在0.2元/度以下,2023年成本将实现0.1元/度。如果中国充分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加快打造基于零碳能源的新工业体系,中国制造的产品不仅将获得“绿色通行证”,绕开碳关税,而且还因去碳而成本更低,中国制造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将从“人口红利”转向“绿能红利”,成为全球零碳新工业的中心。”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就能看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我国将拥有其他主要经济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地域广阔,地形多样带来了可观的可再生能源储量,再加上过去数年我们在特高压等电力输送技术上的突破,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础,在这场能源革命当中,中国将拥有令人羡慕的进攻机会,也就是我所说的零碳背后的财富密码。
如何开展这场零碳工业革命
既然在这场零碳工业革命当中,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究竟如何开展这场工业革命就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其实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其实是能源方式的转变,那么在这种转变当中,究竟如何厘清一条脉络,来把握零碳工业革命的机会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远景科技集团的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按照能源的生产、储存、分发与管理来把握零碳经济的脉络。
首先是能源的生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技术已经越发成熟,如张雷所说,在发电端,度电成本已经低于石化能源。2016年至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约12%,其中新增装机容量在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比均超过50%,领先化石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可再生能源已逐步成为新增电源装机主体。
在这方面,远景最早布局了智能风机,依靠软件能力,让风机拥有感知、思考、学习、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实现了风机发电效率提升15%。而在2019年10月,智能风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于网络智能的新风机走向现实。
第二是能源的储存,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障碍是稳定性差,无法保证电网的稳定。而这种问题,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小到家庭型的储能装备,大到电网级的储能装备,都已经成为现实。这方面,远景走的更远,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从电芯到系统集成的全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比如远景为微软提供的分布式储能方案,通过布局2.07MWh的储能设备,以及建筑能源管理和储能套利,能源成本每年减少10万美元 (2%)。每年产生220MWh的绿色电力并减少219吨碳排放。
第三是能源的分发与管理,这在零碳工业革命当中,将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胜负手,供需两端的不平衡,可再生能源分布的不平均,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不稳定,都对能源的分发与管理提出了地狱级别的难题。不平衡、不平均、不稳定,解决这样的问题,再过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依靠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人类首次拥有了解决这种模糊复杂问题的武器。这方面远景智能EnOS™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说是走在了智慧能源网络的前沿,通过监控、分析、预测和优化应用程序来提供更高效的能源管理,迄今为止,远景智能EnOS™已协同管理全球超过1亿个智能终端设备,连接全球超20%、200GW的新能源资产,在实现可再生能源智慧管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零碳经济需要我们不断学习
曾经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减碳主要的价值是社会收益和环境收益,通过减轻对环境的损害,降低经济损失,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过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我认为零碳经济产生的绝不只是社会及环保收益。零碳经济的核心其实是在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而经济发展的本质不就是效率的提升吗。
在这篇文章里,我讨论的多是关于零碳经济的宏观叙事,具体到出行这个减碳的主战场,并没有展开讨论,这是因为我本人也对出行行业的减碳路径存在知识盲区,这就需要更多的学习,而在车展之后,远景就为我们这些媒体从业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会将我在这场培训当中的学习成果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毕竟现在讨论碳达峰,碳中和的时候,要是只能说两句新闻里面人尽皆知的信息,那岂不是很没有面子。当然了,学习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充实自我,对我而言,厘清出行与碳排放的关系是本次学习的主要目标。搞清楚出行这个碳排放最重要的战场究竟应该如何减碳?只是电动化、智能化就足够了吗?只是在产品上下功夫就足够了吗?影响出行行业碳排放总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希望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能够找到解答这些问题的钥匙。
此外,在4月22日,远景还会有大事宣布,具体是什么大事,这里先卖个关子,到时候在跟大家说。这里能提前透露的就是这件大事里面会涉及微软这种巨头,另外还会有方舟,还会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小东西,具体是啥,22号见分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