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腾讯公布三季报,数据显示,当季腾讯实现收入1254.47亿元,同比增长29%,Non-IFRS净利润323.03亿元,同比增长32%,各主营业务板块均实现稳健增长。
其中,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4%至332.55亿元人民币,占整个收入比达26%,与上季度持平。
今年,在加码数字新基建投入拉动下,腾讯产业互联网生态快速壮大,其C2B优势也越发明显,腾讯云在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快速发展。
C2B价值释放助力政务数字化升级
2020年7月31日,知名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最新企业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在IaaS市场,2019年腾讯云全球市场份额较2018年上升一名,排名全球第五。
2018年明确产业互联网转型战略以来,腾讯云快速发展,以企业业务上云为基,搭建AI大数据、物联网、办公协同、用户增长四大平台,在政务、零售、金融、交通、制造、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都有了很多数字化解决方案落地实践和成果。
同时,在腾讯日益扩大的TO B产品阵营中,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快速在后疫情时代成为新的“爆款”互联网应用,也是体现腾讯C To B/ G能力的代表性产品。
最新财报表示,腾讯升级了企业生产力SaaS工具包,其中包含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及腾讯文档等三款标志性产品。越来越多客户采用企业微信作为工作上的沟通工具,使其日活跃账户数同比增长超过100%。
而腾讯会议上线245天,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的视频会议产品。作为中国目前最多人使用的专业视频会议产品,腾讯会议已 服务于政务、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和中小企业在线办公,为企业级用户打造专属会议能力,最高支持2000人同时在线。今年9月腾讯发布腾讯会议企业版本,增强了网络研讨会,同声传译及连接企业原有会议室系统等功能。
根据企业微信数据,截至2020年5月,已经服务数百万企业和2.5亿微信用户,而截至2020年8月31日,企业微信第三方合作伙伴书已达超过69000家,接入企业微信系统总数已超过1191万个。
例如在数字政务方面,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启动,而腾讯凭借C2B解决方案能力,积极投身其中。此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应用了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让普查员线上协同,降低普查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腾讯提供了在平台、连接、弹性云资源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并通过企业微信和微信互通的能力来保障普查工作安全、高效、平稳进行。
事实上,腾讯特有的“微信-企业微信-政务微信”三端协同能力,能够有效的连通“民众-企业-政府”三大群体,目前已在全国多地广泛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过去五年,腾讯政务已服务近30部委、30个省、500座城市、10000个社区,为9亿群众提供超过1000项移动政务服务。
产业生态合作再创新高 合作伙伴业务增长100%
2020年是腾讯云成立十周年,经过十年的积累,腾讯云大数据平台的算力弹性资源池达500万核,每日分析任务数达 1500 万,每日实时计算次数超过 40 万亿次,每日接入数据条数超过 35 万亿条,训练数据维度达 1 万亿。
腾讯云目前在全球27个区域运营54个可用区。今年7月腾讯清远云计算中心正式开服,整个数据中心集群规划容纳服务器超过100万台,为华南地区最大新基建项目,未来腾讯还将在江苏、河北地区进一步落地数据中心。
云计算是新基建的底座,而生态共建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选择。在打造自身软硬件技术实力的同时,腾讯积极发展产业互联网生态圈,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为企业、政府客户提供各类解决方案。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腾讯已有超过8000家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了超过20万的企业客户,与去年相比,合作伙伴业务增长超过了100%;在行业方面,目前已为20多个行业提供超过300个行业解决方案,包括产品转售、联合产品合作、服务分包、咨询等等合作业务在内,构建了包含代理、行业、服务、咨询四大合作模式在内的产业生态合作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云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的市场营收已达到百亿规模。
财报中腾讯表示,金融、医疗保健及互联网服务客户对PaaS解决方案,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PaaS需求不断增长。
投入100亿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
今年9月,腾讯还宣布,将投入100亿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100个中小企业专属SaaS产品及方案;携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种数字化培训课程,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为了助力更多下沉城市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腾讯云希望与产业生态合作,构建更多层次的覆盖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挖掘合作新场景,实现销售、服务、技术全链路渠道体系。
腾讯表示,将坚持做好“数字化助手”,结合生态伙伴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最优的产品、服务。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升级面临着产品、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腾讯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帮助中小企数字化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