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如何在河南落地?这篇文章都说透了

鲲鹏如何在河南落地?这篇文章都说透了

边设计、边修改,交叉施工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较为紧张的2020年3月份,位于河南许昌的黄河鲲鹏生产基地却丝毫没有放慢工程进度。

之所以要加班加点完成厂区建设,与黄河鲲鹏生产基地的特殊地位分不开——这是河南省高位推动、号称为中原数字经济赋能的黄河鲲鹏项目的重要一环。

2019年12月成立的黄河科技集团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旨在研发、生产、销售基于鲲鹏架构的"Huanghe"服务器和PC机。成立当月,黄河鲲鹏服务器和PC机生产线投产,这是黄河鲲鹏持续落地的重要一步。

鲲鹏如何在河南落地?这篇文章都说透了

黄河鲲鹏产业园

在河南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布局中,黄河鲲鹏承担着撬动更大产业集群、激活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角色。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身处黄河流域的河南是一个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的传统省份,与数字经济的交集并不算多。但从黄河鲲鹏的落地速度和落地成果来看,这个新兴工业大省正在加速发展数字经济,拥抱新时代的技术浪潮。

新兴工业大省是如何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发力数字经济的?在瞬息万变的技术浪潮中,河南的路径和成绩,又能为其他人带来哪些启示?复盘黄河鲲鹏的发展历程,或许能为解答以上疑问提供线索。

从传统文化发源地

到追逐数字经济浪潮的新兴工业大省

解码河南的数字经济发展历程,2019年5月31日是一个绕不开的时间点。

当天,《2020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印发,这个方案明确了河南推进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战略,也成为如今外界从全新角度观察河南的起点。

将数字经济提到发展高位,与河南宏观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

从行业侧来看,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不断加深,传感器、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多重技术的发展,共同推动社会经济从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迈进。基于此,国家层面对数字经济的重视也不断加码。

在此背景下,河南大力投入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便不难理解。而这个撬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支点为什么落在了黄河鲲鹏项目上,则要结合鲲鹏计算产业自身进行考量。

面向多样性计算时代,以及"鲲鹏"面向全国招募"生态合伙人"的机遇,河南迅速拿出本地生产、研发、销售及生态发展的整体规划,突破自身"软肋",迅速投身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大潮。据了解,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下的黄河鲲鹏由河南省地方国资共同创办,核心是研发、生产、销售基于鲲鹏架构的"Huanghe"服务器和PC机。

鲲鹏如何在河南落地?这篇文章都说透了

"Huanghe"系列产品

对河南而言,将发展数字经济的支点放在发展鲲鹏计算产业上可行性非常高,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对数字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河南而言,发展数字经济像在盐碱地里种水稻,但是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一体的生态,以及河南省围绕发展数字经济的大投入,则可以改变盐碱地的状态,使之更适应作物的生长。

根据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今年4月联合印发《河南省鲲鹏计算产业发展规划》显示,2025年,将"Huanghe"打造成为行业知名品牌,培育2~3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鲲鹏计算产业集群。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河南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

在项目架构上,采用"1+3+N"模式:"1"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3"为郑州的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负责软硬件适配)、许昌的生产基地(生产黄河服务器和PC机及主板)、新乡的应用研发(开发创新生态软件);"N"为若干家配套企业。

在方法上,按照市场化原则发展"1+3+N"(培育 1 家领航企业、发展 3 家骨干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企业群体。

在配套服务上,初步建成鲲鹏产品适配认证平台和标准化认证体系,并结合河南本地的高校资源,培养相应人才群。

鲲鹏如何在河南落地?这篇文章都说透了

鲲鹏应用创新大赛

落地过程中,河南还充分发挥了省内两大优势:人口红利和交通枢纽优势。

公开信息显示,河南省户籍人口1.09亿,居全国第1位,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很大。另一方面,以郑州为中心的两小时高铁经济圈,形成覆盖近4亿人口的货物集散和消费圈,在全国大市场、大流通中的枢纽地位日益突出。

人口和交通上的两大红利,成为河南撬动更大机遇的抓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效率和速度:

2019年10月到12月三个月间,河南与鲲鹏计算产业完成了达成合作、发布黄河品牌、首条产线投产、首批产品交付等动作。

今年二三月份,仅用35天,新建2条黄河鲲鹏服务器和PC机生产线并投产;6月5日,仅用不到30天,黄河鲲鹏主板生产线投产。

从各类数字可以看出,引入鲲鹏一年后,河南的数字经济产业已经颇具成效。那么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河南的发展之道能否成为一条行得通、值得借鉴的产业升级之路?

围绕黄河鲲鹏项目

如何形成可复制的数字经济之路

回到故事的起点,对于河南而言,发展数字经济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根据河南省今年3月发布的经济概况显示,河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为8.5:43.5:48.0,从具体数据来看,工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等仍是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软实力"为主的数字经济根基并不深厚。

与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参与构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有两个"软肋"。一是缺乏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的"硬件"制造企业;二是缺乏操作系统的"软件"适配企业。

面对困难,河南首先摆出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

在2019年5月31日发布的定调性文件中,河南明确了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的目标,同时将发展鲲鹏产业生态体系列为重点工作之一。随后,在9月1日印发的《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中,河南省围绕目标拆解工作,细化了具体的负责主体。

这两个文件,从宏观目标和具体落地方案上,为河南围绕黄河鲲鹏项目发展数字经济搭建好了框架。

落地过程中,黄河鲲鹏服务器和PC机生产线首批产品交付是一个重要标志。

鲲鹏如何在河南落地?这篇文章都说透了

"Huanghe"品牌个人电脑

产品交付更大意义在于杠杆效应:基于多样性算力平台,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发展相关产业。

公开信息显示,自今年3月份开始,不少大数据中心项目在河南落地:

开封通许县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获批,总投资超1.2亿元;

新乡卫辉市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获批,总投资超3.3亿元。

目前,河南推动3万家工业企业上云、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的工作也正在进行。依托多样性算力平台完整的体系,以农业为底色的河南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已经取得了成效,充分说明了黄河鲲鹏模式行得通、可复制。

当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向。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疫情期间,各行各业也充分意识到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在此浪潮下下,数字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速度被进一步拓宽和加速。

现阶段,数字经济进入到更为底层的建设上。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强化的新基建概念已经显示出数字经济接下来在基础层的投入和必要性。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是普遍存在的,机会空间还很大。

依托鲲鹏计算产业,以新兴工业为底色的河南在发展数字经济上已经取得了成效,河南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黄河鲲鹏可以复制。覆盖云端全场景的多样性算力平台,未来将成为撬动更大机遇的钥匙。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