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浙加速布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如何“链”动浙江?

(文章来源:浙江日报)

华为在浙加速布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如何“链”动浙江?

东方通信科技园,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就坐落于此 摄影:徐青青

“鱼米生沃土,昆仑运天工。朋聚钱塘畔,鸟瞰滨江春。”

日前,华为公司以海报形式,给正式落地杭州高新区(滨江)的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送来一首藏头诗。句首四字组合起来就是“鲲鹏”。

与此同时,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同时揭牌,成为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专业运营方;华为还联合国字号通信企业普天集团,首发浙产鲲鹏服务器、PC机、工控机等,浙江数字经济再获添“硬核”实力。

当下,新基建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热点。“鲲鹏”飞来“浙”里筑巢,意味着致力于打造长三角计算产业新高地的浙江,正从布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发力,带动整个软硬件产业的发展,助力浙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转型升级。

“鲲鹏”因何 布局浙江?如何高效链动产业?如何更快走向全国?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鲲鹏产业伙伴、学者和政府官员,详解关于鲲鹏计算产业背后的问题。

华为在浙加速布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如何“链”动浙江?

鸟瞰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华为杭州研究所 摄影:徐青青  

因何 布局浙江

“这里有数字经济的巨轮大航道”

鲲鹏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现多用其指代基于鲲鹏处理器构建的全栈计算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包括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数据库、云服务、行业应用以及咨询管理服务等。

这只“神兽”飞入浙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其时,华为在滨江注册成立了杭州研究所。华为杭州园区位于上市公司和高新企业集聚区块,寸土寸金。园区绿树掩映,大楼没有大LOGO,如果仅是路过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这一次依旧低调,华为与浙江合作升级活动,选在东方通信科技园内。没有过多的装饰,没有繁琐的流程,不到40分钟,产品发布、平台揭牌等流程全部走完。

这又是一次重磅合作。浙江与华为再度牵手的时间节点,非常巧妙。

4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新基建的范围首次得到明确,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

“新基建机遇蓬勃而来,底层计算硬件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算产业正在过去繁荣的基础上再登高台。”资深商业评论人曾响铃认为,鲲鹏计算产业迎接新机会,必须 布局浙江,这里有属于计算产业的“大船”“大帆”与“大航道”。

这条“大船”,正是浙江一路领先的数字经济,为计算产业提供超强承载力。

华为第一次牵手浙江时,正是数字经济起跑时刻。从本世纪初杭州建设“信息港”起步,杭州数字经济高歌猛进。以华为杭研所落户的杭州高新区(滨江)为例,2019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6亿元,增长1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5.5%。

放大到整个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引领跨越式发展,已形成一条较为完备的网络信息技术产业链。加之“最多跑一次”改革、“城市大脑”建设等,浙江为鲲鹏计算产业提供极丰富、有纵深的算力应用场景。

不仅如此,“浙”里也汇聚着鲲鹏计算产业的“风力”,只待扬帆。

4月21日,从北京赶到杭州的华为副总裁史耀宏提到,华为杭州研究所是华为计算领域研发中心,聚焦云和计算领域的研究开发。“杭州研究所通过协同华为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一起攻关研发了鲲鹏所有处理器指令集,以及现在大家知道的鸿蒙操作系统。”

新基建风乍起,鲲鹏计算产业在浙江扬帆起航。这是一条怎样的航道?

去年9月,华为宣布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的策略,与产业伙伴共同开拓万亿级的计算产业大蓝海。来自浙江的34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作为鲲鹏产业伙伴集中亮相。这些产业伙伴,既有大华等硬件制造商,也有安恒信息等应用服务商,还有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在鲲鹏计算产业中,各有支点——

硬件上,浙江企业基于鲲鹏处理器,将推出大量服务器、PC机等;软件上,浙江企业将测试并上线大量应用产品和数字解决方案;科研上,携手开展数字技术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争取重大创新成果。

这是一条重塑计算产业价值分配的新航道。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投资空间1.14万亿美元。中国计算产业投资空间1043亿美元,接近全球的10%,是全球计算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引擎。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将面向全行业、全场景打通产业链,重塑硬件价值分配和软件价值体系。

华为在浙加速布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如何“链”动浙江?

鲲鹏凌云 力算浙江 勇立潮头 摄影:刘嘉怡  

怎样高效链动产业

“带动整个浙江软硬件产业发展”

“鲲鹏”筑巢,也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杭州数字经济一路高光,但也面临一种结构隐忧——产业偏软。以鲲鹏处理器为底层核心的鲲鹏计算产业,将在浙江串联起硬件制造链,带动整个浙江硬件与软件产业协同发展,助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驱动数字经济与新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服务器、工控机、PC机……此番携手华为发布的三款鲲鹏产品,都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陶雄强颇以为傲的“硬核作品”。其中,普天鲲鹏服务器基于鲲鹏920处理器开发,具有高性能计算、大容量存储等特点。“这款服务器实现了整机器件的全国产化。”陶雄强高兴地说,“很快,中国人就可以用上浙江产的服务器了。”

加入鲲鹏生态,也对浙江企业提出巨大挑战。“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杭州高新区(滨江)商务局副局长柴志冬说,产品性能的竞争力、市场需求的匹配度等要素,都决定着一款产品的生死。“不过,浙江数字经济实力强劲,技术供给、算力需求、制造能力都非常匹配,产业软硬协调具备先天基础。”

“鲲鹏”入浙,链动浙江数字经济“软硬协调”发展再进一步。赋能新制造,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边界被打破,甚至“无缝咬合”。

5G时代,带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重要领域的变革,这对于建设“全国5G第一城”的杭州来说,是一个新机遇。

浙江移动规划技术部专家李立奇透露,浙江移动正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新算力,采用全国产化组件,从处理器、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核心网网元等,全方位构筑自主可控的5GSA(独立组网)网络。“目前我们已完成3500多个业务流程测试,实现了端到端全面验证。”

根据规划,到2022年,浙江要建成5G基站8万个,覆盖面领先全国,由此“万物互联”,基于鲲鹏的5G时代引领新制造业生态繁荣。

更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蓄力二次爆发。作为鲲鹏产业伙伴,网络安全行业领头羊安恒信息带来了基于鲲鹏处理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我们10款主力产品取得技术兼容证明,在全国进行测试。”安恒信息信创技术经理姚迪介绍,测试结果显示,由于服务器、处理器等硬件都来自国内企业,产品适配性优良,运行速度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软硬协调,浙江早有部署。去年11月,浙江省政府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省经信厅等政府部门大力推动下,浙江省鲲鹏计算产业联盟得以组建,现有会员单位115家,包括之江实验室等,并在杭州、宁波等地分设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目前,浙江省内近50家鲲鹏产业伙伴完成兼容性互认证,并推出了联合解决方案。测试移植中的企业超过90家,预计2020年底超过200家。这些企业都将借助鲲鹏品牌、生态红利,面向全国销售,进一步拉动算力内需市场,带动浙江软硬件产业辐射长三角。

华为在浙加速布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如何“链”动浙江?

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 摄影:张留

如何更快走向全国

“为计算产业发展建立更多共识”

计算产业变革,技术不是最大难点,共识才是。

在鲲鹏计算产业长长的链条上,华为只是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华为中国地区部总裁鲁勇表示,华为坚持技术开放,做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使能者。希望用3年时间,让90%的应用都可以跑在鲲鹏上。

早在去年9月,华为已经面向全球启动一项“沃土计划”,未来5年投入15亿美元,在全球发展500万名开发者,共同参与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的发展。短短半年多时间,鲲鹏生态开启共识裂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鲲鹏计算产业联盟及鲲鹏产业生态创新中心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超过20个省布局。无一例外,每个省份和城市布局鲲鹏时,都瞄准了软件生态、硬件制造和应用示范等关键词。

相比国内其他地区,浙江推动形成“用鲲鹏”的共识,闪现出浙江数字经济的培育路径。

把城市当成生态的“试验场”。目前,杭州市政务云已经选用鲲鹏算力底座。整个浙江也在为鲲鹏产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带头推广应用鲲鹏产品和系统,并在金融、电力、交通等行业及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以应用促发展创新,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行业龙头创造“共识叠加”效应。“鲲鹏”筑巢浙江,正在加大与阿里巴巴、海康威视、之江实验室等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标杆与标杆的合作,将发挥“共识叠加”的示范效应,带动科研资源要素集聚,推动形成生态圈。目前,华为与阿里巴巴合作,已经完成阿里云敏捷版、阿里云企业版测试,并在阿里云官网发布认证结果。

中小企业享受“共识红利”。4月22日,在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首场“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直播中,浙江贵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发鹏向线上6万名网友介绍,去年,贵仁牵手华为共同发布智慧水务联合解决方案。随着鲲鹏生态圈扩大,未来将加深研发合作,结合双方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治水模型和标准。

治水模型是什么样一种模型?基于鲲鹏建立标准将有什么优势?高发鹏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台风等极端天气,很可能造成内涝。根据降雨量、管网流量、河道水位等数据,治水模型将计算一套科学的调度方法,用哪些数据、数据怎么用,就涉及到标准问题。“以往,这样的模型,是‘跑’在国外的硬件和软件上。未来有鲲鹏的加入,将共同提升自产模型和标准,适配性更高。”

共识一旦形成,现有产业应用、技术将加快成为行业标准。浙江构建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的计算产业生态,仍需抢占标准认证的高地。

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揭牌当天,作为该中心的专业运营方,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同步揭牌。浙江大学将汇聚优势资源,依托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两个重要创新载体,牵手华为建立计算产业生态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未来,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将打造浙江省信息创新及各行业国产化解决方案认证平台、创新及标准孵化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专业培训平台,成为浙江发力新基建的重大载体。

浙江 布局鲲鹏计算产业,在底层设施、中间硬件和各类应用乃至生态共识上,已经具备了把产业链做成“黑土地”的条件,也具备了辐射长三角、推动生态圈的基础。就像史耀宏畅想的那样:“鲲鹏生态在浙江繁荣。我们希望和浙江一起,让鲲鹏变成中国的鲲鹏、世界的鲲鹏,为数字经济创造更大价值。”

华为在浙加速布局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如何“链”动浙江?

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代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引领浙江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网络信息技术产业链 摄影:徐青青

“鲲鹏”展翅扶摇万里

在采访华为及产业伙伴时,一位硬件企业老总向笔者这样定义“鲲鹏”:“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鲲鹏处理器衍生的一切硬软件的总和。华为研发鲲鹏处理器,只是一个起点,鲲鹏生态一定属于全产业。”

“鲲鹏”在浙江,已经开始显露它“万物可载”的基础属性:专攻科技治水领域的小微企业,基于鲲鹏打造适配性更高的行业标准;从未涉足服务器领域的制造企业,基于鲲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电力、能源、通信、交通等方方面面,“鲲鹏”正为浙江打造一个全新的算力底座。“鲲鹏”加持的新基建,正支撑浙江引人注目的数字经济,再上新台阶。

新基建、新赛道,在已经展开的万亿级计算产业竞争中,浙江还要发挥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科研实力等综合优势,技术上瞄准“硬核”,产业上留住“硬货”,链动全产业链,更快一步打造长三角计算产业新高地。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鹏”的征途,在九万里云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