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马拉车市
近日,商务部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确定从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中国品牌日”从何而来2016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中国品牌日”鼓励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定期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重点出入境口岸设置自主品牌产品展销厅,在世界重要市场举办中国自主品牌巡展推介会,扩大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数据显示,驰名世界的品牌产品,产量不到同类产品的3%,但销售额却占到50%左右。而中国历来是全球产品制造大国,几乎在全球所有国家都能买到印有“Made in China”字样的产品,但大多数产品都是代工,挂的是别人的品牌。
就像一些知名的运动服装品牌,几乎都是由中国工厂加工,然后在销往海外。记得几年前,朋友从国外给带了件T恤回来,外面是外国品牌的logo,里面印的是的“made in china”,让人啼笑皆非。并且同样由一家公司出品,印上不同的logo之后,价格相差十几倍。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以汽车为例,从一汽大众开始,几乎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都走上了国产化道路,奥迪、宝马、奔驰、丰田、大众。。。。。。甚至有人说在中国卖车,不走“国道”的都是走得一条“死路”。直到现在“合资品牌”四个字依然是“高档”、“品质”、“身份”的象征,反而同样是“中国造”的自主品牌,还挂有“低质”、“低价”、“山寨”的标签。
要知道,中国制造已今时不同往日,通用昂科威返销北美,美国经销商纷纷要求增加供货量;沃尔沃S90在未来将只由中国生产,销往全球。这些例子足以证明中国制造的品质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品。
可惜的是,虽然全球各地都用着“made in china”,但却没多少外国人知道它们“made in china”,更别说知道一些中国品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亟需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看自主品牌汽车如何由“量变”到“质变”
说起自主品牌,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汽车,从30年前开始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出现,由于技术差、资金少,产品自然无法和一些历史久远的外国品牌相比。有的选择与国外品牌合作,在积累资金的同时学习技术、管理等,有的选在完全自主研发、制造,走一条自己的道路。
不论如何,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已经逐渐成熟,甚至不少车企已经有与合资品牌相抗衡的实力。而最直观的就是今年的上海车展,这也被看做只自主品牌汽车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见证。
吉利汽车,公布了旗下最新高端品牌“LYNK&CO”的中文命名:“吉利领克”。同时还亮相了其首款车型LYNK & CO 01,并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长城汽车动作更快,从去年广州车展亮相全新高端品牌wey,再到今年上海车展推出其首款车型WEY VV7c/VV7s,仅用了半年时间,无论是材质应用,还是做工,整体感觉已经超过了一些合资车型。
与此同时,作为“自主一哥”的长安汽车也在上海车展前完成了一次“转身”,亮相了“智色双旋”设计理念战略,并推出轿车(极流)和SUV(御岳)两款概念车。这也被称为自主设计的新起点。
而红旗汽车在“单飞”后的2017上海车展,不仅正式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全新H5车型,还完成了首批21家4S店的签约,红旗销售高管提出,红旗要挑战10万辆年销量目标,进入豪华品牌第二阵营。
“中国品牌汽车”集体向上,你怎么看?当然,要做好中国品牌,不仅要讲好品牌故事,更需要中国品质。
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发力高端,能看到广汽传祺推出GS8、长安上市CS95、吉利和长城推出最新高端品牌。不论是从,外观、内饰、三大件上来看,都不输合资品牌。
对这种保质保量,还是自家造的车,你问我支不支持?
那肯定是支持的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极氪副总裁车内吃火锅视频引发热议,车企营销再出奇招
- 英媒评欧洲电动汽车行业困境:说要转型但却不出钱
- 前三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暴跌29%,全球销量也下降7%
-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在Robotaxi正式亮相:无方向盘与踏板
- 通用汽车在中国面临抉择:坚持、缩减规模还是退出
- 宝马: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有害无益
- 预售价16-20万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开启预售
- 比亚迪下线第9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仰望U9翻开中国超跑时代新篇
- 鸿蒙智行首款轿跑SUV智界R7正式上市!建议零售价25.98万元起
- 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与海狮05DM-i上市,“大美智省”刷新国民SUV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