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丰田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日前再度声明不会在中国投产,欲在豪华汽车品牌中另辟蹊径。该品牌将在华经销商库存保持在豪车平均水平的20%左右以提高控制局面的能力,今年在华销量目标为10万辆。
雷克萨斯仍坚持进口车身份
中国在体量上业已成为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豪华汽车销售大国,而相继提升国产化水平则是豪华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主打战略之一。无论是在华领先一步站稳脚跟的德系三强,还是急速直追的美系日系豪车,均在扩充国产车型阵容,尤其是以SUV/跨界车为重点。
根据盖世汽车获取的信息和IHS Automotive的预测,梅赛德斯-奔驰将在GLA级和GLC级之后再增加一款国产跨界SUV,以甩开Jeep和雷克萨斯等高档SUV竞品;宝马在X1之后,将国产X3中型SUV;奥迪也将增加国产车型数量;凯迪拉克新近在金桥工厂投产了XT5;讴歌和英菲尼迪都计划在中国量产跨界车。
但国产牌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高管前不久再度声明目前仍无国产计划,坚称鉴于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已是长期以来的痼疾,因而需要在中国保持谨慎态度。
在北京车展期间,雷克萨斯中国执行副总经理江积哲也向媒体表示:“我们了解到诸多品牌都开始在华国产,但如今又不得不控制规模。”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产量可能达到2,530万辆,但闲置未用的产能另有1,250万辆,即利用率不足67%;预计到2022年之前,多余的产能都将保持在1,000万辆以上,产能利用率始终不到80%,也就是说大部分车企盈利压力巨大。
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国产化可能带来品质下降以至于累及品牌形象……这些成为雷克萨斯迄今仍对国产说No的原因,在可见的将来,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依然将维持100%进口车身份。“我们和竞争对手走了一条不同的路。”江积哲也如是说。
对江积哲也的话,可以理解为雷克萨斯眼下并没有在华国产的计划,倒是不等于长期角度仍然摒弃本土化生产方案。雷克萨斯方面向盖世汽车证明,和其他豪华汽车品牌的差异在于并不急于摘掉进口车的帽子,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形象,谨慎行事,“不是坚决放弃在华国产”。
路径不同,在一些细节策略上也会和对手有差异。为了严格保持丰田“按需库存”的理念,雷克萨斯采用库存最小化的办法提高对局面的控制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甚至波及豪华车市场的价格战。
据江积哲也透露,中国市场豪华汽车品牌平均经销商库存水平为2.5个月,而雷克萨斯只有0.5个月,大约为竞争对手的五分之一。居低的库存水平意味着在竞争对手纷纷陷入价格战的情况下,雷克萨斯更容易“hold住”,并且有利于提升品牌价值,反哺销量规模。
在华销量攀升
从2015年开始,雷克萨斯似乎在中国市场找到了“第二春”,个别月份零售销量甚至逼近万辆。2015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总计销售新车86,912辆,对比2014年的76,115辆同比增长14.2%,计入港澳台销量之后,同比提升14%至88,500辆。
2016年第一季度,雷克萨斯在华零售销量达到23,338辆,同比大幅增长42%。该数字超过了凯迪拉克、沃尔沃等竞争对手,仅次于德系三强和捷豹路虎。新车/次新车对雷克萨斯销量增长贡献良多,第一季度中,新款ES占据雷克萨斯在华销量的44%比重,近9,400辆。
对于2016年全年,雷克萨斯计划在中国市场销量100,000辆新车,同比提升13%。为了同销量增长计划匹配,扩充经销商网络也在雷克萨斯考虑中。截至2016年1月底,雷克萨斯在中国设立了151家经销店,接下来大约数量将增加10%到15%,和销量增速基本一致。
在产品方面,2016年雷克萨斯在华的下一个新增长点的希望寄托在新GS身上,该车4月7日上市。中期改款IS将在年底发布,该品牌首款搭载10速AT的车型LC500明年上市,新一代LS旗舰车一年多之后问世。
对于中国市场和产销策略,江积哲也这样表示了他的态度:“如果产出翻倍就能让销量规模翻倍,那么我将要求如是为之。但中国并非一个简单的市场。”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新合资时代第一车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上市
- 德国大众正计划关闭至少三家本土工厂,或裁减数万名员工
- 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喜迎第100万辆Model Y下线,源自GA4生产线
- 家门口的新能源汽车“博物馆”!比亚迪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于郑州开馆
- 特斯拉又被美国交通管理局调查 马斯克的无人驾驶梦遇难以落地?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9月欧盟混动汽车市占率首次超过汽油车
- 马斯克遭《银翼杀手2049》制片方起诉 称Cybercab发布会盗图
- 阿维塔代客泊车吓到居民遭起诉,回应称已沟通致歉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携手书写中国神话
- 超百项全系标配,年轻家庭多功能用车,比亚迪海豹06GT售价13.6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