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通用5月26日发表声明,将在今年10月停产别克威朗紧凑型车,以释放过剩产能生产畅销SUV等车型。相对威朗在美国的销量惨淡,其在中国每月销量近万辆,是别克品牌在华的销量担当。
通用汽车5月26日发布声明称,投产于底特律湖口镇的别克Verano(中国市场的威朗)轿跑将在今年10月停产。此前《美国新闻新闻》在本月报道,通用已经决定停止在美国销售这一车型,不过在中国会继续交付。
通用这一举动说明,由于在美国许多汽车行业高管和分析师认为市场将永久性地趋向跨界车和SUV,汽车制造商正在重新考虑调整旗下产品阵容,
别克一位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这一决定凸显了消费市场的动态变化,在北美消费者对SUV的需求不断提升。”5月25日通用向工人和经销商传达了这一决定。
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消费者对跨界车、SUV和皮卡需求较低,而现在汽油价格巨低以及车辆燃油经济性提升扭转了这一消费倾向,上述车型反而销量剧增,轿车销量则下滑。今年4月份,美国新车销量同比下滑了5.5%,而轻型车交付量则同比攀升了11%。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Brian Johnson在本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供给过剩,需求过低,造成轿车销量下滑,或加剧了价格压力。”
威朗跌幅近两成VS昂科拉增幅达四成
别克将威朗定位为溢价小型车,该车型在2011年年底在美国上市,其售价为中档价位——20,000美元,高于本田思域和福特福克斯,但低于雷克萨斯IS 250和其他豪华小型车。2012年全年威朗在美销量为40,000辆,主要从同门兄弟君威(Regal)中型轿车手中抢夺销量。
2013年别克威朗交付量达到顶峰至45,527辆,但自此再未超过这一水平,其主要原因是自别克昂科拉(Encore)紧凑跨界车在2013年初亮相后,别克经销商对该车型青睐有加,不断提升其销量,该车型也由此成为别克品牌的最畅销车型。
2015年威朗全年在美销量同比下跌了27.1%,2016年以来除第一个月有少量增长外,其他三个月份的销量跌幅均为两位数。作为别克品牌中的小型轿车,其销量远低于昂科雷和昂科拉SUV,过剩的产能势必将被用来扩充其他车型的产能。虽然君越和君威销量也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但这两个车型是别克品牌旗下的中大型车和中型车,对标雷克萨斯等第二阵营豪华品牌。加上美国消费者需求的转向,各大汽车制造商均停产或减少小型车产能,如FCA则停产了克莱斯勒200和道奇Dart。
2015年昂科拉在美销量同比增幅近四成,达67,549辆,占别克品牌在美总销量的30.3%,昂科雷在美销量为62,081辆,较2014年微跌0.4%,占别克品牌在美销量的27.8%。以上两款SUV为别克共贡献了近六成的在美销量。
在华生产的别克昂科威SUV将于六月在美国上市,别克品牌全球总裁Duncan Aldred称,如果这一车型销量上涨,跨界车将贡献其品牌在美的70%销量。
在华别克紧凑型轿车比重达52.2%
在中国,根据乘联会发布的上汽通用别克品牌的批发销量来看,2016年以来威朗1月份的销量最高达14,603辆,2月则环比大幅下跌至8,040辆,3月又环比增长至11,421辆,4月则再次跌至9,891辆。1月销量增长主要原因是春节提升了购买力,3月销量增长部分原因则是车市的月运行规律——每年春节后第一个月向经销商摊派销量,3月份也由此成为每年销量的第二个小高峰。从整体来看,威朗在华销量则大致在10,000辆左右。威朗在华一个月的销量相当于在美四个月的销量,是别克品牌在华的增长主力。
同为紧凑型轿车的全新英朗同比增幅最高达五成,1月销量34,726辆,2月20,139辆,3月28,193辆,4月销量为23,781辆。凯越1月销量16,617辆,2月11,246辆,3月17,916辆,4月12,252辆。英朗、凯越和威朗三款紧凑型车占上汽通用别克品牌销量的52.2%,是销量担当车型。相比美国消费者对SUV、跨界车等车型的热爱,对紧凑型轿车的需求冷淡,中国消费者仍对紧凑型轿车保持一定的需求。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通用汽车在中国面临抉择:坚持、缩减规模还是退出
- 宝马: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有害无益
- 预售价16-20万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开启预售
- 比亚迪下线第9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仰望U9翻开中国超跑时代新篇
- 鸿蒙智行首款轿跑SUV智界R7正式上市!建议零售价25.98万元起
- 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与海狮05DM-i上市,“大美智省”刷新国民SUV体验
- A级SUV销冠再出牌!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与海狮05DM-i重磅上市
- 第二代宋Pro DM-i智能大进化,具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
- 大美智省值!第二代宋Pro DM-i上市 11.28万元起
- 一辆车才挣8500元?比亚迪“不要利润”的商业哲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