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两次发文痛批?新能源汽车遭遇当头棒喝

提起2020年最火爆的行业,莫过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但是高热度的背后,各种乱象丛生、隐忧渐显,虚假宣传、炒作歪风、纸上造车等,让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连续两次发文痛批。虚火旺盛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遭遇当头棒喝。

1、最火爆行业?

如果说2019年是5G元年的话,那么2020年就肯定是新能源汽车元年。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引爆全球资本市场,无论是整车概念还是上下游产业链,股价上涨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蔚来、理想、小鹏造车新势力,市值一飞冲天,其中蔚来巅峰时期股价突破千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特斯拉、丰田的全球第三大车企。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也取代李书福成为汽车圈首富。

2、新华社连续两次棒喝?

但是,行业火爆的背后,各种乱象层出不穷,严重到新华社两次发文棒喝。今年1月份新华社发文,指出必须警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浮夸炒作风”,并直接点名批评广汽埃安。原来埃安此前发布宣传海报,称在石墨烯电池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可以实现“8分钟可充满80%,续航1000公里”。但是后来这种技术却被中科院院士打脸,“目前不可能”。广汽埃安后来也承认表述有误,实际上就是打擦边球的“虚假宣传”。

近日,新华社再次发文,痛心疾首地疾呼,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隐忧。其一,产品性能指标浮夸注水,例如大众新迈腾GTE续航里程有水分;其二,惯于将产品故障甩锅给消费者,比如理想ONE断轴事件、特斯拉多起事故,他们都曾不愿意承认产品问题。其三,纸上造车。比如至今尚未有一款量产车型在售的恒大汽车,以及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等。

3、电动汽车行业病了?

新华社认为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病了,行业虚火不是真火,必须降虚火挤泡沫,把病治好。事实上,新华社是爱之深、责之切。受制于专利壁垒、技术封锁等原因,我国在燃油车时代很难赶超欧美大型跨国车企。而面临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迅速出手,千亿补贴、政策扶持,不仅将我国培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而且还逐渐完善了行业产业链,寄望抓住这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很多车企的做法,却让国家和消费者失望。之前新能源车企中,不仅尾部小企业,而且连吉利、比亚迪、奇瑞等头部车企,也都存在骗补行为,为此国家不得不补贴退坡。坑国家的钱以后,新能源车企又坑消费者的钱,很多产品续航里程严重缩水,新车买回来就发现续航达不到说明书所写的,而且到了冬天更是大打折扣。失望之余,有网友表示:“说白了就是电瓶车,非要弄个高大上的名字新能源,电是新能源吗?”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技术能力主导的竞争格局。当前国家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摩擦频发,欧美发达国家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和围堵愈加“狠辣”。我国所有的新能源车企必须以做实业的心态,立足核心技术这个根基,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地研发自主技术,而不能搞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整体只想着炒作,当资本玩家捞快钱。否则不仅弯道超车根本无从谈起,而且还害人害己。(来源:象视汽车)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3-30
新华社两次发文痛批?新能源汽车遭遇当头棒喝
提起2020年最火爆的行业,莫过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但是高热度的背后,各种乱象丛生、隐忧渐显,虚假宣传、炒作歪风、纸上造车等,让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连续两次发文痛批。虚火旺盛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遭遇当头棒喝。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