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英:“新常态”让跨国车企深化战略 加快产品投放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限购、限行政策祭出,跨国车企在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否逐步恶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对此持否定观点,他认为“对于跨国车企来说,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并不是在恶化”。

在赵英看来,目前中国经济环境、环保政策之所以没有给跨国车企造成压力,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母国同样有着苛刻 的限制条件。比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车企本身的产品要求就比中国高很多,所以中国出台的政策都是跨国公司在母国已经经历过的路。另外,中国本土的 车企和跨国车企的待遇都是相同的。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势必影响了汽车市场,但是汽车市场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赵英表示,我国汽车市场正在由过去严 重供不应求,到竞争不是很激烈,再到如今的激烈竞争阶段。“如果按照汽车工业和汽车发展自身的规律和需求,中国汽车已经进入“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我 认为能保持5%到6%的增长速度”,赵英谈到。

在这种情况下,现有产能如果均能实现,竞争就会十分激烈,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像过去拿来一种比本土产品档次高的车型,就能不愁销售的情况将会发生改变,而跨国公司由于自身特点造成的弱点也会随之暴露出来。

以上所说的弱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赵英认为,一是由于受到公司总部的控制,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变化反映过慢, 对于突发事件,要层层上报,处理迟缓。第二就是,跨国公司天然地认为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就是好,对消费者态度傲慢。最关键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变化的敏感 度、对中国市场的扎根不如本土企业深。

对于2016年以及未来两三年,跨国车企在中国的主要投资方向,赵英也做出了预测,他说一是补短板,因为跨国 公司原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有的就是几款车,不是全系列车型,在满足不同需求层次上,他们有空档。“如果在一个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你有空档的话,很明显市 场一变化,你就不能适应这个市场”。

第二就是新能源汽车。跨国公司下一步如何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脉搏,如何展开与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 至关重要。因为从技术角度来看,跨国车企和本土车企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同时,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面临很多复杂因素,比如商业模式、充电模式,还有销售模 式,这些都需要跨国公司着重考量。

至于未来,汽车制造的核心技术会不会实现国产化,赵英直白地说,“不要寄希望于跨国公司会给中国努力自主创 新,他们只是一个企业而已。我认为跨国公司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过程,是一个外溢的过程,即他们在中国搞一些研发,可能把一些研发机构设置在中国,这种形式可 能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帮助。至于在核心研发能力上,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外国资本为主的跨国公司的核心能力永远不可能为中国自主创新作出贡献,这是不可 能的。”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5-09
赵英:“新常态”让跨国车企深化战略 加快产品投放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限购、限行政策祭出,跨国车企在中国的投资环境是否逐步恶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对此持否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