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节能减排趋势越发显著 汽车轻量化立上潮头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发布,国内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发展趋势愈加显著,对汽车轻量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车市持续萎靡、新能源汽车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轻量化成为汽车产业从困境中突围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东风汽车等龙头车企将汽车轻量化作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国恩股份等新材料龙头则加大在轻量化材料领域的布局。
节能减排重要手段
今年以来,多个省(区、市)先后宣布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同时,《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等多个重磅政策发布。节能减排将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5.0升/100公里。数据显示,2018年度中国境内141家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313.91万辆,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80升/100公里。这离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研究表明,汽车每减重15%,汽油乘用车可减少油耗5%,柴油乘用车可以减少6%的油耗,电动车可降低9%左右的电能消耗。近两年来,国内车市持续萎靡,如何通过轻量化降低能耗、提高汽车性能,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汽车产业从困境中实现突围的重点方向。
今年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随着特斯拉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并对提高续航里程,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信达证券指出,提升续航里程主要有三种方法,而汽车轻量化方式是成本最低、最快速的可行方法。
在此背景下,不少龙头车企将轻量化作为了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东风汽车为例,《东风2020-203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今年9月发布,将协调发展9大重点技术领域。其中,轻量化放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汽车新四化”的前面,公司提出“汽车五化”发展。
布局轻量化材料
在汽车轻量化的诸多方案中,玻纤、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成为主流方向。以碳纤维为例,信达证券指出,碳纤维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好、耐腐蚀性好、耐磨性好等特性。碳纤维应用于汽车后,有利于实现汽车轻量化,提升汽车的节能、加速、制动性能。
近年来,以玻纤、碳纤维为代表的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并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复合材料(主要是碳纤复合材料、玻纤复合材料及其他)的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695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1052.6亿美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7.04%。
在11月底举行的“新材料应用发展大会暨汽车轻量化非金属材料产业联盟研讨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高翔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总装环节少,规模化应用具备产业可行性,未来空间巨大。经过测算,2020年汽车碳纤维总需求量有望达到69万吨,对应市场规模483亿元。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前,中国巨石、中材科技、光威复材、国恩股份等上市公司加快对轻量化材料市场的布局。
新材料龙头企业国恩股份指出,公司与北汽研究总院进行热塑性纤维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合作,开发推出座椅骨架横梁总成等新型轻量化复合材料产品。公司是国内首家推出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汽车关键性结构件生产的企业,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实现大幅减重。
2017年,公司募资7.5亿元用于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近四万吨的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产品的生产能力,新增玻纤、碳纤、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等高品质复合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品。今年9月4日,公司表示,该项目部分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
(责编:郝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在Robotaxi正式亮相:无方向盘与踏板
- 通用汽车在中国面临抉择:坚持、缩减规模还是退出
- 宝马: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有害无益
- 预售价16-20万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开启预售
- 比亚迪下线第9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仰望U9翻开中国超跑时代新篇
- 鸿蒙智行首款轿跑SUV智界R7正式上市!建议零售价25.98万元起
- 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与海狮05DM-i上市,“大美智省”刷新国民SUV体验
- A级SUV销冠再出牌!比亚迪第二代宋Pro DM-i与海狮05DM-i重磅上市
- 第二代宋Pro DM-i智能大进化,具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
- 大美智省值!第二代宋Pro DM-i上市 11.2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