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奥迪表示已与劳资委员会达成基本协议,计划到2025年裁员9500人,此次裁员比例约占其德国总员工数量的15%左右;另外将简化德国两家工厂的运营。同时奥迪将在电动汽车和数字化领域新增2000个新职位。
奥迪在声明中表示,此举能够为奥迪节省60亿欧元,节省的成本将用于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以及确保奥迪经营销售回报率实现9%-11%之间的长期目标。
节源:万人裁员 缩减产能
奥迪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必须精简以适应未来,这意味着一些工作岗位将不再需要;与此同时也将会增加新的工作职位。此次裁员包括管理层岗位,同时将通过员工流动结合提前退休计划沿着人口结构曲线进行裁员,以确保公司的长期利润率目标和电动化转型。
据悉,目前奥迪在全球拥有近91700名员工,其中德国本土集中拥有6万名员工。裁员范围是否会涉及中国市场还未明确。不过综合各信息来看,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德国。
由奥迪现任首席执行官伯蓝·绍特主导的此次裁员已经发酵多日。此前就有消息称奥迪计划裁员数千人,以节约成本向电动化转型,但遭到了劳资委员会代表的反对,双方谈判陷入僵局。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早在2016年时奥迪与劳资委员会达成协议,保证不会在2020年之期进行强制裁员;另一方面是劳资委员会要求将现有的强制裁员禁令从2025年延长至2030年。
根据奥迪与劳资委员会最新达成协议内容显示,奥迪与劳资委员会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本次裁员后奥迪将把剩余的5万名员工的就业保障延长至2029年底,并将从2021年起完善公司养老金计划,该协议排除了员工被强制裁员的可能性。
事实上,这并不是今年奥迪第一次裁员。早在今年3月奥迪就宣布将在未来缩减170亿美元的成本支出,并裁撤10%的管理层职位以加大电气化领域的投资力度。彼时,奥迪也表示未来将不会填补这些职位的空缺。
奥迪本次除了宣布裁员9500人之外,同时也宣布将缩减其在德国两家重要工厂的年产能;其中英戈尔施塔特工厂的年产能将缩减至最多45万辆,内卡苏姆工厂的年产能将缩减至22.5万辆。业内人士认为,工厂产能的缩减就必定意味着人员需求的减少,这也表示了奥迪裁员节约成本的决心和必然。
寒冬:销量暴跌 财务压力
“奥迪裁员的背后实际上是全球汽车市场下行所带来的影响。”一位汽车业内分析师表示,“汽车市场经济下行,车企销量缩减,利润空间被压缩。此外电动化等‘新四化’转型的成本与日俱增,车企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从销量表现来看,奥迪此番的裁员或许也是无奈之举。今年前10个月,奥迪全球累计销量为151万辆,同比下降1.2%。在豪华车第一阵营中,宝马集团1-10月的全球市场交付量为2070496辆,同比增长1.7%,领跑BBA三强;梅赛德斯-奔驰(不含Smart品牌)今年1-10月的累计销量为1924536辆,同比增长4.9%,紧随宝马集团之后。
从BBA的销量表现来看,奥迪今年前10个月的全球销量表现并不佳,在豪华车第一阵营中是唯一一家销量下滑的企业,同时也垫底豪华车第一阵营。
不过前10个月奥迪在华销量实现了同比2.1%的增长。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市场销量增长确保了奥迪全球销量并未大幅下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中国市场对于奥迪来讲非常重要,奥迪在美国等市场的销量与奔驰宝马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中国市场再失守,奥迪销量的表现或将更不乐观。”
在财务方面,奥迪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奥迪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奥迪集团销售收入为287.61亿欧元,同比下降7.69%;经营利润为23亿欧元,同比下降17.9%;净现金流为22.53亿欧元,同比减少15.7%,各方面的表现都大幅下跌。
不过这一情况在第三季度有所好转。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5.71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微有下滑;营业利润为9.38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7.5%,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也正是因为第三季度的财务好转,才使得奥迪前三季度的盈利润率和营业利润高于去年同期。今年前三季度,奥迪营业利润为32.39亿欧元,同比增长12.8%;营业利润率为7.8%高于去年同期的6.5%;税前利润增长至3668万欧元,净现金流为32.71亿欧元;但奥迪前三季度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依旧下滑6.8%,为413亿欧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奥迪今年前三季度利润的增长原因之一是去年同期基数低。去年同期,奥迪曾因排放门事件被处以高达8亿欧元的罚款,这就导致去年同期的利润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基数表现。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今年奥迪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投放改款换代车型以及全新车型,其中SUV车型在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利润表现,这也促使奥迪在营业利润上的增长。
换帅:掌门人更迭 高层洗牌
实际上,在本次裁员之前,奥迪官方宣布了新一届奥迪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任命。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奥迪换帅的目的也在于提振销量改变当前变革不前的局面,以及彻底摆脱排放门对品牌形象带来的不良影响。
11月16日,奥迪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前宝马集团负责采购的全球董事会Markus Duesmann将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出任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并负责母公司大众董事会层面的研发管理工作,伯蓝·绍特将于明年3月底卸任集团职位。至此,奥迪换帅的传闻也终于尘埃落定。
此外,11月21日奥迪再次宣布奥迪董事会职务的新任命。现任大众品牌采购负责人的Dirk Große-Loheide将于2020年4月1日接替现年53岁的贝恩德·马滕斯出任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采购和信息技术董事;Arno Antlitz于2020年3月1日接替宋寅哲出任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财务董事;宋寅哲出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首席财务官;现任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的Sabine Maaßen将于2020年4月1日接替温德林·格贝尔出任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人事和社会事务董事。
而有消息称在正式任命新掌门人之前,奥迪就已经悄悄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高层换血,涉及财务、采购和人事主管等多个核心职位。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迪品牌董事长赫伯特·迪斯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奥迪正在为未来进行内部架构调整。”不过在业内看来,奥迪新管理层全部是2015年大众集团排放门曝光后任命的高管,此次高层更换更多是为了组建全新的团队,消除排放门带来的影响。
2015年9月开始大众汽车陷入排放门丑闻事件;2018年2月德国检方对奥迪总部及内卡苏尔姆公司进行了搜查;同年6月18日时任奥迪CEO施泰德因排放门被捕。一天之后,6月19日大众汽车监事会召开紧急会议,任命时任奥迪市场和销售总监伯蓝·绍特担任代理CEO。
临危受命的伯蓝·绍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军心,同时为奥迪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铺垫,但上述汽车分析师认为,“即便在施泰德被捕后,大众汽车及奥迪迅速做出了反应,但不可避免的奥迪品牌还是受到了排放门的影响。”
在奥迪的转型中,大众汽车认为伯蓝·绍特虽然带领奥迪走上了改革之路,但离奥迪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他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因而伯蓝·绍特最终也只是以“救火队长”的身份黯然离去。
新掌门人马库斯·杜兹曼与迪斯师出同门,大众集团更是对他寄予了厚望,奥迪官方曾公开表示,“希望马库斯·杜兹曼和管理团队能够稳定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并为公司注入更多信心。”不难看出,新掌门人身上也背负着重振奥迪品牌销量的使命。
转型:电动化转型 抢夺市场
无论是新掌门人马库斯·杜兹曼的任命,还是近万人的裁员,背后更主要的原因都是与电动化转型有关。新掌门人的任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电动化转型,近万人的裁员是为了节省更多的成本以用于电动化转型。
“在新的竞争环境和政策导向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很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进入高度市场化、差异化的发展时代。”崔东树认为,“虽然奥迪的电动化转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顺势而为,但在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市场中,奥迪自然也不会放弃抢夺市场份额的机会。”
12月2日,奥迪官方宣布到2024年计划在电动出行领域预先投资120亿欧元。按照奥迪当前的电动化转型规划,到2025年,奥迪预计推出30余款电动车型,其中20款将为纯电动车型;到2025年,奥迪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型销量预计将占据其全球总销量的40%左右。
此外,奥迪表示为加速推进电动出行进程,奥迪正在与保时捷合作开发PPE高端电动化平台,并与大众汽车集团合作开发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
目前,奥迪首款纯电动车奥迪e-tron正式上市,按照奥迪的规划,奥迪e-tron将于明年由一汽-大众奥迪导入进行国产化生产;到2021年,奥迪计划向中国市场推出9款新能源车型;到2022年,一汽-大众奥迪本土化生产的产品将扩大至12款;到2025年奥迪在中国的所有产品均实现电气化;为节约电动车型生产成本,奥迪也正在加速推进与本土电动化平台合作。
但业内人士认为,电动化转型存有阵痛期,在阵痛期内奥迪在成本等方面必然也存在一定的压力,此次裁员也恰好说明这一点。“虽然奥迪在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并不是最早的,但奥迪e-tron的上市还是为奥迪在细分市场上抢夺了一定的先机。奥迪e-tron国产化之后价格会有所下降,届时走量销量也更为明显。”上述分析师表示。
电动化转型在即,新四化成为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转型是必然,“但转型也自然存有一定的阵痛期,但重要的或是如何应对和布局。”上述分析师坦言。
(责编:郝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