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车市“寒冬”,几乎殃及所有汽车品牌,法系车在中国市场更是节节溃败。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9月,法系车市场份额已不足1%,由去年同期的1.5%下滑至0.7%。
在此背景下,法系车雷诺品牌开始调整战略,以求突破困境。日前,雷诺推出全新车型科雷缤,并发布了“悦自己 享生活”的全新品牌主张。同时,雷诺将品牌定位为“小众、个性、高价值”,并理清了雷诺品牌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企业竞争不止于产品,随着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更多的是品牌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价值观的竞争,所以雷诺品牌倡导‘享受生活’。” 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雷诺集团中国区战略协同副总裁葛树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雷诺品牌要基于现有的100多个车主俱乐部,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与共鸣,打造高粘度的客户圈层。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雷诺还是一个年轻的汽车品牌。自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雷诺汽车前几年销量增长保持稳定,到2017年全年销量突破7.2万辆。但是,随着2018年国内车市“寒冬”的到来,雷诺的市场表现急转直下,2018年其全年累计销量仅为5万辆。
持续的车市“寒冬”加上自身产品迭代滞后,2019年雷诺在中国市场的形势更加严峻。雷诺集团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东风雷诺9月销量为606辆,环比下滑42.3%,同比下滑76.1%。1-9月,东风雷诺累计销量为1.19万辆,同比下滑73.43%。
实际上,拥有121年历史的雷诺品牌已是全球五大汽车品牌之一。在除欧洲以外的国际市场,雷诺也有着一席之地。数据显示,雷诺品牌在俄罗斯、巴西、印度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8%、9.1%和2.1%。而在中国市场,雷诺节节溃败,除了“生不逢时”赶上市场“寒冬”外,仍有其他原因。
“雷诺品牌在中国市场有三大短板。第一,缺乏品牌力,知名度、美誉度较低;第二,产品线相对狭窄,只有四款SUV,没有覆盖到轿车;第三,经销商渠道能力弱,网点覆盖面不够科学、合理,很多经销商抗御风险的能力和经验不足。” 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洪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
“我们不可能做到像现在的大众、丰田、日产等百万辆规模的战略,所以在一些手段、行动方面,要有差异化。”洪浩向记者表示,未来,雷诺在中国市场的生存和发展策略,第一关键词就是聚焦,着重服务于认可雷诺品牌价值的部分消费群体。
对雷诺来说,全新的品牌战略可以看作是在中国市场一个新的开始。“产品和服务是每一位消费者真实感受品牌的核心触点。”葛树文对记者表示,此次发布的“Easy Life 逸致生活”产品战略,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品牌价值在产品上的承载和链接,也是雷诺品牌在面对未来新市场环境中决胜的关键。
在产品方面,未来三年,东风雷诺将每年投放一款国产车、导入一款进口车,计划到2022年拥有11款在售车型,到2025年全面实现电动化。在服务方面,东风雷诺升级了“TOE诺相随”服务战略,以消除客户购买障碍和服务焦虑。在渠道方面,东风雷诺将践行“有进有退”的策略,不求数量求质量,将有限的资源向优质经销商倾斜。
作为东风雷诺旗下的全新车型,科雷缤为雷诺重整旗鼓提供了一个契机。科雷缤的到来,使东风雷诺建立起了科雷傲、科雷嘉、科雷缤为主体的SUV产品线。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科雷缤的官方定价为9.98万-14.48万元。一款合资SUV车型,起售价不到10万,这样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了解雷诺品牌的门槛。
此前,在2019成都车展上市的纯电SUV车型雷诺e诺,以6.18万~7.18万元的售价收获了不错的订单成绩。可以看出,雷诺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策略初步见效。“雷诺e诺的定价使订单量迅速增长,但由于产能受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洪浩向记者透露。
今年以来,雷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以前,中国市场归属于雷诺亚太区管理。今年,雷诺专门成立了雷诺中国区,与雷诺亚太区同级别管理。此外,雷诺在上海还设立了设计中心。“目的是让今后导入中国市场的车型能够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将更多的中国元素和中国力量体现在雷诺今后的国产车型上。”洪浩向记者表示,他期待全新的品牌战略能让雷诺在中国市场走出销量困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博世裁员与减薪并举,应对汽车行业挑战
- 跨越千万大关,比亚迪达成第二个500万辆仅用15个月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曝光 重新定义豪华MPV标准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新一代内饰设计引领豪华MPV新趋势
- 引领豪华MPV新趋势!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明年一季度上市
- 腾势Z9于广州车展重磅上市,以科技豪华重塑旗舰轿车市场新标杆
- 腾势汽车携超强豪华产品阵容闪耀广州车展,开启科技新豪华时代
- 腾势N9全球首秀,诠释科技豪华全能旗舰SUV王者风范
- 腾势Z9广州车展上市,树立科技新豪华标杆,售价33.48万元-41.48万元
- 日产“暴雷”,留给日系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