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与丰田将成立合资公司 纯电产品应用e平台挂丰田标

本文来源:车事经典

近日,车事经典从消息权威人士处获悉,比亚迪与丰田将就研发、生产、销售纯电动车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负责以比亚迪e平台为基础的纯电动车生产、销售,产品挂丰田标识,以及与之配套的动力电池研发工作。

以e平台为产品基础

7月19日,比亚迪与丰田就双方合作就已公之于众(没有提及是否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

其实双方在电池领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比亚迪自1995年起步于电池事业以来,已掌握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现已成为能够提供包括电动车以及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

丰田则自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以来,其搭载镍氢电池的混合动力车的全球销量早已突破千万辆,这使得其在电池技术从研发到制造,再到销售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也包括技术标准与材料应用)。

不过在纯电平台上(尤其是针对中国市场),丰田的确处于相对谨慎地位。据了解,直至今年6月丰田发布纯电战略,决心涉足纯电领域后,才正式推出自己的EV专用平台——e-TNGA,更别说产品问世了;而比亚迪的e平台虽然也仅是2018年发布的,但已有元EV、宋Pro EV等多款车型问世。

更为关键的是,比亚迪e平台已实现高度集成,形成“33111”的技术矩阵,即电驱动系统(电机、电控、减速器)三合一;高压充配电系统(DC-DC、充电机、配电箱)三合一;三个“1”分别为集成式车身控制器、搭载“DiLink”系统的智能旋转大屏、长续航且性能稳定的动力电池。

如此高度集成化别说在目前中国品牌的纯电平台中少有,就是在全球,比亚迪的e平台也是处于领导地位。在这个平台发布之时,比亚迪就开启了业内共享模式,目前已进入国内多家整车厂的供应商体系,比亚迪也由此开启了纯电动车领域的“博世之路”。

正是基于对纯电平台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对中国纯电市场的了解程度,因此上述消息权威人士称,“未来合资公司的产品将主要应用e平台技术,以达到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不要重蹈腾势覆辙

在7月19日比亚迪与丰田发布的新闻稿中提及双方合作的整车产品将使用丰田品牌,并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这两项又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上述消息权威人士表示,丰田是成熟品牌,在国内又有良好的口碑,新的合资公司没有必要再建立一个全新品牌,并进行树立品牌的资源投入,不然很可能重蹈腾势的覆辙。

据了解,腾势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公司的纯电品牌。该合资项目已2010年开展以来,以豪华电动汽车的形象示人,但无论从车型设计,还是品牌塑造,以及产品数量,该品牌都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至今该品牌仅有一款车型销售(腾势500),销量更是寥寥无几,远不及特斯拉这样的后来者。

目前除了作为股东进行资金注入,比亚迪已从腾势团队中撤出,该品牌目前完全交由戴姆勒进行经营管理。从这点看,比亚迪与丰田合资,其产品挂丰田标还是有道理的。

不过从前文得知,未来合资公司产品将采用比亚迪的e平台技术,作为以一个成熟的纯电平台为基础的产品,为什么其问世的时间点是2025年呢?

上述消息权威人士表示,全新的合资公司要建立全新的生产基地,还要进行全新产品的研发与论证以及销售渠道或模式的考察论证,尤其是丰田方面对此更加谨慎,因此预测的时间点要更加靠后些。但或许不用等到绝对的2025年,这也只是个预测数字。

不过在丰田针对未来中国的纯电规划中以提及了在2025年针对中国市场投放10款量产电动车型,不知其中包括不包括与比亚迪合资的车型?

同时,丰田针对自身纯电车型也有着详尽规划,且计划在一汽丰田与广汽丰田中进行国产,届时这两家合资公司的纯电产品会不会与同挂丰田标的与比亚迪合资的产品在市场定位上相冲突,目前也不得而知。

(责编:肖蒙蒙)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8-07
比亚迪与丰田将成立合资公司 纯电产品应用e平台挂丰田标
比亚迪与丰田将就研发、生产、销售纯电动车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负责以比亚迪e平台为基础的纯电动车生产、销售,产品挂丰田标识,以及与之配套的动力电池研发工作。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