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讯
在荣威RX5 MAX介绍会上,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率先总结了,上汽乘用车2019年上半年的国、内外销量情况。上汽乘用车双品牌国内零售销量同比净增长2.1%,海外及国内双品牌同比增长4.4%。在上牌量方面,荣威一到六月份上牌量增长了27.5%,整个乘用车整体增长了19.8%。俞经民认为在今年上半年中,表现非常不错,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其中,新能源卖了4万多,今年全年的目标是要超过去年的9万7千辆。
对于中高端车型荣威RX5 MAX,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荣威品牌营销部总监兼市场及公关部总监王建峰称,荣威RX5 MAX要彰显荣威品牌在这个时代下所拥有的硬核态度。俞经民则希望荣威RX5 MAX有所突破,能够对荣威品牌、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有所帮助。将以荣威RX5 MAX产品为基础,将荣威品牌立足于整个市场的中高级定位。
以下为现场实录
主持人:今天是一个比较轻松的会议,很荣幸请到各位媒体老师,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他们是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邵景峰先生、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产品规划部总监刘景安先生以及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荣威品牌营销部总监兼市场及公关部总监王建峰先生。先给大家预告一下,俞总在集团开会,晚一点过来。接下来就请大家畅所欲言。
王建峰: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前面在看车的时候,有很多老师已经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给我们,荣威RX5 MAX从外形、内饰、空间到智能功能,都跟荣威RX5有着划时代的、比较明显的差异,公司管理层和开发部门对这辆车也给予厚望,等会也希望听听各位媒体老师的真知灼见,希望大家多提一些宝贵意见,再次感谢大家!
邵景峰:这段时间我们公司投入很大的精力做这款产品,我本人也压力很大,这个压力来自于方方面面,市场的反馈最明显,市场任何反馈会直接到我们开发第一线。未来几年产品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肯定要提前定位、思考,现在的打法是不是可用?有没有更有效的打法?几年时间,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产品要变化,但荣威要坚持做好自己的品牌。各位老师在带领团队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品牌,今天主要是跟大家探讨坚持什么以及如何坚持。之前荣威RX5 MAX在中国美术学院做了一次设计解析,我们和各位媒体老师的交流也很好。今天跟各位老师就不叫“解析”了,主要是要沟通。
今年4月,荣威RX5 MAX在上海车展上亮相,旁边是我们的一款概念车,量产车和概念车同时亮相很痛苦,因为概念车通常比较炫酷,但荣威RX5 MAX的设计还是成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7月2号,我去了趟杭州,上汽设计公开课第一次离开上海大本营,今天是第二次离开大本营,相比之下,我们更喜欢杭州,也是我提议到杭州,到中国美院办设计解析会的,这个地方希望各位老师有机会去看看,极其有特点,这个地方对荣威品牌来说也颇有渊源。
2016年7月6号,荣威RX5在杭州云栖小镇上市,开启了荣威品牌全新一代产品变革,互联网汽车新品类从这里出发。另外,杭州人杰地灵,中国美院和上汽设计团队合作也非常好,上汽每年举办的设计大赛还在国美举行过启动仪式。故地重游,主要是谈荣威RX5 MAX,这款车亮相的时候,很多人以为它叫荣威RX6,或者荣威RX7,车展的时候叫荣威MAX,真正发布的命名是荣威RX5 MAX。命名是市场团队的聪明才智,为什么叫荣威RX5 MAX,MAX是网红潮流,要么PRO,要么MAX,还有PLUS,MAX是最大的。如何做这款车型,我们在规划阶段确实有过争议,汽车更新换代节奏通常是新品发布之后,三年有一个大的改款,但荣威RX5这款车,三年之后我们没有改版,反而出了一款新车荣威RX5 MAX,在紧凑型SUV领域又投入一款新车,还归入到RX5家族里面,打破了产品更新的规律。当然,网红荣威RX5流量很大,我们想把这个火再烧旺一点,归根结底是对荣威RX5所在细分市场的关注和充分重视,要吃透这个细分市场。
另外从国内大环境来讲,社会变化非常快,主流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往一个方向引导,我们叫它为“硬核”,硬核的背后有很多故事,契合敢拼敢做,真实面对人生挑战的当代社会价值观。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硬核”这一观念,也一直在研究这个方向。人群在发生变化,指导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当这款车出来,我们一讲到“硬核”,跟品牌部、公关部一拍即合,硬核精神是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谈的。《流浪地球》票房出乎意料,包括现在的华为现象,大家敢于对现在的生活、对压迫说NO,硬核人群已经开始出现,硬核的主流态度也已经出现,荣威RX5 MAX就是要彰显荣威品牌在这个时代下所拥有的硬核态度。
刚才是先沟通了一下大时代背景和趋势,接下来,我主要想跟大家沟通如何定义荣威RX5和荣威RX5 MAX在设计上的关系。
荣威RX5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是优雅、精致,还有精湛的感觉,现在四年过去,这个味道还在,开在马路上一点也不过时,证明这套设计语言的生命力是长久的。有的车子过两年之后再看就觉得别别扭扭,但荣威RX5的颜值始终在线,我们的管理团队、营销团队,对这款车评价都非常高。尤其是我们领导,经常说荣威RX5从背面看非常好看,可见这辆车,尤其是尾部,非常吸引人的目光。当然我们对这种看法也有些不同的想法,荣威RX5不是只有尾部好看,它传递的形象是非常优雅、不臃肿的。不过这种形象在面对更大范围消费人群的时候,会有一个劣势,如果我们轴距再扩大一点,以大打小,可能会更有优势。这个时候,设计语言能够起到一定的加分作用,通过不同造型打入细分市场,就像男孩子通过健身三年之后变强壮了一样。
一般在四五线城市二网卖车,会把所有车子都摆出来。我们4S店里面车子身材都是相近的,风格是一样的,很容易辨别出这个车子是荣威品牌的,一旦把很多车放在一起,会发现我们在抢夺更大市场的时候,需要另外一款有一定造型差异的产品来获取消费者关注,这时候我们选择把它身材拉得更高大、更健壮。荣威RX5过于优雅,需要更大的气场、更大的体量,所以新车荣威RX5 MAX的轴距、轮距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把荣威RX5 MAX跟荣威RX5放在一起,你会发现这两款车型是兄弟车型,但是这两款车有截然不同的气质。不过从造型语言来看,还是可以看出这是荣威品牌的车,从这个角度来讲,荣威家族设计语言的DNA传承非常到位。
我们一直在强调律动设计语言,根据细分市场的变化不断强化,同时不忘初心,紧抓时代特征不动摇。之前,我们之前一直把“洗炼、精妙、舒展、韵律”这四大元素作为荣威品牌造型设计核心。现在,荣威RX5 MAX又引入了“强韧”的设计哲学,通过线、面来彰显这款车的硬核时代特征,包括前脸、格栅比例支撑关系、轮包、车线、尾部等等,都给人带来“强韧”的直观感觉,我把它叫做更强韧的律动设计,打造硬核动感造型。
在外观上,荣威RX5 MAX表达出了强硬态度,整个比例姿态上可以看到这款车的尺寸比荣威RX5大了一号,在把尺寸做大的时候,我们最怕的就是把车做成“莽夫”,看起来很粗犷,这不是荣威品牌追求的调性。设计更多的是要表现出整个时代特征,我们追求的互联网韵味,还有现在年轻消费者的潮流。
设计师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对视觉形象的分析,能在这款车上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可以从侧面看出荣威RX5 MAX对家族设计语言的强韧演绎。
我们一直想推出更大的轮胎,轮胎对整个造型比例有非常大的帮助,但很遗憾19寸还没出来,车展时展出的也是18寸轮胎。我们非常强调这款车在轮包上营造的氛围,姿态非常挺拔,配合非常小的透窗,荣威RX5 MAX的整个车窗设计跟原来也不一样,采用了半悬浮设计。外形轮廓设计方面,荣威RX5 MAX整体方正且线性优雅。前脸方面,荣威RX5 MAX搭载了鲸翼格栅,是荣威一贯的舒展风格,更大的尺寸,能够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够撑得起“MAX”的感觉。再往下看,能感觉到这款车不只是大,更是稳重,可以看到整个前脸都包括在里面,高度集成。
另外可以看到,荣威RX5 MAX下面的支撑非常高,能够强有力地支撑整个造型,前段时间做荣威大嘴格栅的时候,其实下面支撑力道是不足的,你会感觉它是“挂”着的,现在荣威RX5 MAX强悍地支撑起来了,可见设计哲学在不断变化。第一代荣威RX5推出整体的形象,到荣威eRX5格栅拉到下面,当时灯和格栅是通过这条线连接的,再往后完全整合在一起,荣威的大嘴格栅一直在不断往前发展。设计语言DNA的迭代和发展,到底会采用什么样的步骤?有人说先从这个开始,到下一代再完全打翻重做,这种打法是可以的,每种打法都是正确的,但一些打法会让背后的支撑全部变化。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做?这体现了从品牌到设计部,到整个公司的价值观。
从力学角度带来视觉上的坚韧,大家看这张草图,我特别喜欢这张草图,它是对最原始的设计的表达,能够传递设计师的想法,这种想法是直接打破到底的,这两块能够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
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尾部要扎实、有力、动感,如果车头做得很挺拔,尾部做得很重,这辆车就像坦克一样,从前到后有一个速度在流动的感觉,可以看到整个侧窗非常窄。如何彰显动感,现在有很多流派,比如有做成跟BMW比较像的,有很多人给我施加很大的压力,说邵总那才是动感的车子,那才是年轻人喜欢的车子,几个月之前我确实一度怀疑自己,我们如何做动感?如何满足年轻人的诉求?我们是不是真的跟这个时代脱节了?
在动态调整设计哲学的时候,市场表现能把消费者需求反映得很清楚,我们一直在密切观察这个世界,坚定自己,不忘初心,我们认为尾部的动感还是要从比例角度出发,直接模仿某些车会有巨大问题。我甚至一度挑战过他们,我打赌,这种模仿的车不会卖得更好。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这些车,是否能够满足他们对车的诉求,我们还得观察,因为我们团队,包括我本人还是很年轻的。我们还是更多从比例姿态出发,比如你看到这款车整体看起来比其他车更扎实,车轮靠外,而且车间距非常大,这种一般是跑车的设计,SUV通常是一体冲压下来,不会设计这么大的车肩,这样冲压比较复杂,要冲好多工序,很费事,但是这样设计能够更年轻化,更好地营造现代、动感。同时,因为车轮的加宽,荣威RX5 MAX不再像以前的小车,为了大体量牺牲,让车有种陷在里面的感觉,可以说荣威RX5 MAX现在的比例已经达到完美的状态。
刚才前面提到如何诠释年轻人的诉求,我认为是要围绕年轻科技,其中必须要包含动感的成分,需要充分体现出荣威的律动设计语言,比如律动感很强的车尾,还有车窗适度做了一些调整,为了体现更好的线条我们并没有彻底把这部分设计全部打散来做成全悬浮的,因为这种体量的车用这种设计会让人感觉像厢式货车。我们不断往年轻化方向发展,现在的这种设计对整车影响其实非常大,尤其是C柱部分。市面上做全悬浮式和不做悬浮式的车都有,关键是坚持怎么做,我们适度打破这两种方式,将半悬浮式设计的车做出来了。
另外,荣威RX5 MAX更多传递的是高级质感,而造型对品质感来讲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荣威RX5 MAX比荣威RX5要更高一个台阶,包括曲面、曲线、引擎盖、大灯、尾灯等,呈现出越级质感,通过造型满足年轻消费者对品位的诉求。
之前外观发布过一次,就不多讲了,今天主要讲一下内饰。荣威RX5 MAX是以硬核精神打造的有态度的空间设计,车身变大,让内饰也有了更多设计空间。现在汽车设计不只是展示乘坐的空间,它还跟互联网、智能功能息息相关。
2016年在云栖小镇发布荣威RX5,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马云出场的时候全场尖叫,全场紧张,后面晓秋总演讲,将氛围烘托起来,掌声比互联网人的还大。当时有很多车企在讲互联网汽车,但荣威品牌是中国汽车界第一个把互联网汽车量产出来的。后来,我们发现“你好,斑马”开始被模仿并且铺天盖地,出现很多“你好,小威”“你好,博越”等等。互联网时代,创新非常容易被稀释,一个创新点能生存半年就已经不错了,打造未来消费体验是整个汽车设计的难题,像买手机,我们之前买手机追求不卡,随着软硬件不断往上走,现在选手机更注重体验,我们说“扔掉苹果、换上华为”,华为所营造的氛围到底是什么?在体验方面,抓住了N倍数码变焦、超大广角以及浴霸式的摄像头,这是中国消费者对产品的独特需求,跟不上就要被淘汰,尤其是海外产品以及二线合资产品还根本意识不到。我们中国产品能在消费者洞察方面和技术革新方面快速形成优势,汽车内饰设计也是。手机技术的发展从之前密码解锁、到指纹识别、再到人脸识别,是在不断往前发展,同时,家居产品也在不断往科技化方向发展。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这种产品跟汽车至少有两到三年的代沟,但现在它们已经开始与汽车无缝衔接。如今,消费者需要直击用车场景痛点的体验,要求产品的人性化交互和贴心关怀更精准高效。为此,我们打造了基于解决驾驶场景痛点需求设计的首款智能座舱。
现在潮流更新很快,我现在讲的东西,可能半年以后都过时了,传播速度也很快,20年前,好的东西可能半年以后人们才知道,现在可能一个小时大家就全知道了,因为现在同质化太严重,所以做造型越来越难。如何打造未来的内饰空间,我们讲造型维度是赋空间以情感,交互维度是赋智能以情商。我们在荣威Vision-i概念车的时候也一直强调情感化,坚定地往这个方向走,并判断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情感”二字。在“情感”方面,汽车如何打动消费者?我所带领的交互团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思考和努力。
为什么我们一直谈情感?我们发现消费者对车辆的使用,有时候远远背离设计师的意图。消费者想在车内放盆植物,工程师永远说NO,但他就要放,说是净化空气。有时候我们并不迷信,但家里人会给你挂一个挂饰,我买的新车,家人马上在钥匙上给我挂一个串,在中国的用车环境里,情感始终会注入用车过程。像中国人用手机最多的就是拍照,记录美好生活,汽车也是一样,情感无时无刻不出现在空间里面。未来荣威产品将继续往这条路上走,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搭载更多智能为消费者带来更有情感、有温度的出行生活。
为什么去中国美院举行荣威RX5 MAX的设计解析会?因为我们强调的内饰设计理念跟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理念非常贴近,都彰显了原始线性带来的视觉舒适感。当我们看到一捆面条的时候,它会传递出线性视觉美感,包括中国馆的设计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体现了非常棒的现代视觉美感。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的理念一样,比如举办设计解析会的“水岸山居”,它将山和房子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使山林和房子的线条融合贯穿在整个环境之中。车内空间设计也是如此,到底是根据什么设计哲学来进行设计,取决于你想通过设计来表达怎样的车内氛围。有的车坐进车里,一踩油门、十分畅快,这是运动型汽车所倡导的;有的车坐进车内就想放松一下,轻松休闲片刻。而荣威品牌所营造的氛围属于后者,传递出线性美学的写意美感,同时又给用户带来极致体验。
线性表达就如同绵延群山的边界,看起来具有极度清晰的线条轮廓。我们现在强调更多的是关于建筑美学的设计,建筑美学和空间设计有很多相互交叉的内容,就像荣威RX5 MAX设计的横向展开的整体座舱,使得IP台看起来轻薄精致,视觉效果具有舒畅感,彰显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同时,出风口也展示了线性的设计美感。
车上这个按键是第二次开模具,我们晓秋总对品质把控很严格,因为他认为第一次制作的比较粗糙,没有彰显品质感,因此被推了,所以第二次重新开了模具,电镀雕刻出细节的纹理,打造了更精益的品质和细节。荣威品牌通过线性美学的设计理念,营造出很多极具工艺品质的细节产品点,就像中国人在传统工艺品上、高档宾馆里感受到的一样。
另外,从荣威MARVEL X开始,我们倡导一体式的中控设计,它的设计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荣威RX5 MAX的一体式中控台是流畅的,中间不会被隔断,展现中控台的视觉流畅性。基于这样的设计,在你开车过程中会拥有非常舒适的体验,同时操控也十分方便。
荣威RX5 MAX的真皮座椅也是一样,通过线性的设计彰显视觉上的韵律和流畅,可以看到设计师在非常用心地打造整车氛围,处处体现出质感。
第二个设计思路是集成思想。我们有时候开车,手机放在车里充电,下车之后经常会忘了拿走。而且无论把手机放到车里的哪里充电,都会将中控曲线破坏,我们的插拔式充电设计是非常大胆的创新,具体的充电效率怎么样,各位媒体老师试车时可以体验。集成思想始于MARVEL,但不止于MARVEL,荣威RX5 MAX配备了14.3英寸2.5D曲面大屏,曲面设计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这个屏的设计思想来源于技术的发展,之前是两屏分离,后来发展出了连接,一直到现在软性连接、一体连接,这种连接的进化是科技跟设计完美结合的展现,同时下面是悬空的,增加了储物空间。
另外,我想请问一下各位老师开车时是左手握方向盘,还是右手?
记者:左手。
邵景峰:绝大部分是左手。
记者:开过手动挡车的话,一般是左手。
邵景峰:有一次,一个记者说我开车时把屏幕给挡住了。因为我开车左手握方向盘,右手开。这个话题引发了我的设计思考,如果右手握方向盘,中控屏应该如何设计,有很多内容值得思考。
关于12.3英寸全景AR模式虚拟仪表,我们称之为“鹦鹉螺式的仪表”,它的设计展现了视觉交互,体现了荣威品牌在交互设计方面的战略性理念,荣威品牌在设计思路、展现形式和布局上会有清晰的变化,从色彩上、从线性表达上强调科技美感。这次鹦鹉螺设计在内部评审时,获得一致通过,鹦鹉螺设计呈现了最美丽的数学方式。
鹦鹉螺设计,将数学科技呈现出美感,现在最流行的设计方式叫参数化设计,我们看到格栅的细节,不是画出来的,是编程编出来的。建筑就是通过编程编出来的,所以建筑设计的传播范围就很广泛,几何数学所能营造的美感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所以未来我们会捕捉更多设计表达,产生更多具有美感的设计。
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艺术。我们谈车的时候,可能不太会谈到数学,更多要谈艺术,但艺术到底什么样?举个例子,在座各位老师看中世纪教堂的时候,教堂顶上的画离你非常远,而且要你抬头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为了拉近艺术跟民众的距离,艺术品可以挂在墙上看。现在很多大型艺术展,展出的艺术品已经跟你非常接近,你能触摸它。还有一种形式,可以让艺术跟你无限接近到让你能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氛围,比如沉浸式体验。艺术形式是相通的,我们做内饰的时候也讲沉浸式体验。这个词说起来简单,要真正表达出来却非常难,互联网汽车智能系统里任何一个沉浸式体验背后都是成千上万的编码和现代科技的支撑。可以说,一个语音控制功能背后的内容就能让我非常惊讶。
在交互方面,首先五感要联动,这是第一步。当年推出荣威RX5时,很多人说这个车怎么不像太空舱,因为这款车的使用场景不是未来,而是在人间,车还是车,变革要一步一步往前走。在马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不可能直接把概念车开上马路,但发展方向肯定是对的,要把沉浸式体验做出来。
第二步是要在交互方面和车有紧密的联系,比如声音部分荣威RX5 MAX使用了BOSE沉浸式立体声音响系统,这是非常高级的配置,安装了之后效果确实很不一样。之后我们还会继续改进,比如让全车喇叭全部都凸显,让用户更加能体会到开车过程中声音的艺术。另外在氛围灯方面,原先的64色已经看不出差异了,现在荣威RX5 MAX有256色,可以说是无极变色,颜色非常多,消费者可以自定义。
同时,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还会考虑如何营造出开车的氛围。机械时代换挡需要手的力量;越往后发展越要营造从容的感觉,手搭在上面;未来,很可能是不需要换挡了。荣威RX5 MAX的星舰47.8°最佳握感排挡,营造出了一种非常从容的内在平衡感。所以荣威RX5 MAX是赋空间以情感,体现出线性美感、集成思想与沉浸式的体验。之后,我们还会通过实车给大家展示互联互通功能。
从交互的维度来看,荣威RX5 MAX赋智能以情商。今后的汽车设计发展脉络到底是什么?以前全谈美,现在最火热的是交互,谈车怎么交流,未来谈空间设计,比如自动驾驶出现之后,不需要方向盘,只需要设计空间,室内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会更多加入汽车设计。现在交互设计师、电子产品设计师已经加入汽车设计,今后会有更多交叉学科进来,做汽车设计不一定非要学汽车设计专业。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智能座舱能够直击哪些场景痛点。这几天在网上看到好多视频,老婆在开车,老公坐在旁边说“刹车刹车”,她还在往前开。为什么不刹车?对新手来讲车里按键太多手忙脚乱,比较痛苦。通过智能我们把车子做得更加简单,对新手非常友好,但一些人也在发懵,不知道原来的按键跑哪去了,车里只剩几个简单的按键。做车内按键要有个度,这个度到底在什么地方?其实汽车设计师一直在不断探索,答案比较复杂。
进到车里之后,现在车内座椅基本上是可以自动调节的,但很多人上车后不会这样做。之前我在大众的时候,一个设计师同事讲了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她说问同事借车,借完一定把座椅调到原来的位置,尽可能不碰后视镜,不给同事带来麻烦。现在汽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帐号概念。荣威RX5互联网帐号主要用于娱乐、导航功能,而荣威RX5 MAX开始让车的更多功能跟账号连接,直击痛点,比如简单的调节一下后视镜就能瞬间提升价值感知。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细节会更容易吸引消费者,所以刷脸识别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汽车通过登录把个性化互联网帐号打通,就可以将整个出行生态串联起来,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功能。未来,人脸识别也可能成为汽车设计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这套系统,不仅会把感知做出来,还要让消费者在“刷脸”的时候能感觉到未来范儿。同时,人脸识别也将有情感化的东西在里面,用户刷完脸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内容展示,是不出声,还是出声,给成功登录的用户说点什么内容,这些都将有专门的设计。
另外,我们经常谈“车+互联、车车互联”,其实用户在车内收发语音信息的这个使用场景是一个非常大的痛点。有时候,这项功能甚至涉及符不符合交通法规的问题,比如用户在开车的时候,拿起手机打电话或者聊天的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但这种日常场景时刻存在,不知道在座各位老师遇到过没有,比方说,每次下班的时候,你都会告知家里一声你下班了,意思是告诉家人要开始做饭了,你晚上回去吃饭。但有一天,你忙完下班开车回家,路上突然发现自己忘记跟家人说下班了。这时候怎么办,这种场景可能天天都会遇到,但开车使用手机语音是危险驾驶。如何在车里把这种最简单的日常事情解决,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前段时间,我跟张亮一直在探讨的事情,由于隐私问题,我比较担心“微信入车”。但最近,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参与进来研发“微信入车”,大家都在大张旗鼓地做车载微信。经过研究之后,我心里不再那么忐忑了,因为人们在车上是不太可能公开玩微信的。设想一下,你开车的时候,副驾驶坐着人,突然一条微信弹出来,你心里肯定琢磨这条消息适不适合在别人面前点开。所以各种情况都会发生,微信入车到底要怎么入车,腾讯微信也没完全说明白。而我们上汽设计师团队和工程师团队、软件工程师团队一直都在研究这个,探索消费者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微信入车”这个点,我也一直把它单独拎出来跟我的交互团队说。我说你们成天研究场景,这个事情就是活生生的场景,消费者天天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们还不帮忙解决掉吗?我们跟交互团队一直在研究,怎样解决用户开车时要发信息的痛点,这还只是个小点。更大点我们也在做。我发现,现在用户开车接人是最常见的用车场景。但其实,开车接人也有痛点,要接谁,到哪里接,操作起来也会遇到麻烦。比如,我开车到被接人所在酒店的楼下,但根本不知道去哪个方位接,因为这个酒店大了。在问对方具体位置的过程中,如果接的是年轻人,他会向我清晰描述方向、地理位置等信息,互相沟通起来容易一点,但年纪大一些的人就不一样了,沟通起来会比较困难。
发布荣威Vision-i概念车的时候,我们曾经给全国媒体做了一次设计解析。当时我提到,科技越进步,年纪大的一辈就越会感到人际交往的冷漠,因为他融不进。我们有个设计师拍了一个片子,大家看完后很受触动,感动得都快掉眼泪了。片子拍的是他观察到,他的奶奶坐在车里面,整个旅程中,他奶奶一句话都不说,因为她融不进科技的圈子里。时代变化中,飞速发展的科技会让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那么,如何让科技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感觉,而不是冷漠的感觉?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认为用语音接人,就可以非常容易地解决老年人描绘不清楚地址的问题,我们看一下它是如何把这个串联起来的。
当人人都用微信的时候,我在想大家以后是不是不会再用手机短信了。但随后就打消了这个顾虑,因为现在银行发消息以及验证码,统统都是通过短信发到手机上,来确认密码和传递信息的,用户永远不会卸载短信这个功能。现在,各个公司间的合作还是存在壁垒的,不够通畅,其实,大家相互打通,融合起来做账号串联,共同发展会更好。
另外,用户出行中,朋友之间也需要随时沟通。以往,大家结伴自驾游全部用对讲机联系,现在荣威互联网汽车有车友圈实时位置共享及对讲功能,给大家更加便利的出游体验。我们有几个北京车主经常一起自驾游,出发前,大家一键组队,整个行程中互相都能随时随地沟通,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就跟玩游戏一样。这项功能,我们在互联网汽车智能系统1.0的时候就重点讲过,大家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了解这个场景。
这些影片都是我们设计师团队献声,其中,有个女设计师很不错,是前年招进上汽的,研究HMI交互的,她用自己的声音来解析互联网功能,听起来很自然的。其实互联网就是草根、全民应用的,互联网并不是高大上的。那么,互联网汽车到底怎么弄,互联网汽车应不应该高大上,这些是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各个车企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这点。同时,互联网也在不断发展,互联网汽车只有不断往前迭代,才能产生大的变革,我们不可能仅凭一步就把革命做出来。
记者:刚才邵总提到互联网汽车的组队功能,有了这个功能,消费者在车机屏幕上就能看到车队位置吗?
邵景峰:能看到,就在刚才那个地图里面。
王建峰:实际上就是手机定位,用户装了上汽荣威APP,可以把你的位置实时显示在中控大屏上。
刘景安:邵总介绍的车车组队,其实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一旦车队组队的发起者设定好行程目的地,全体车队成员就都能看到这个目的地的位置,所有车都可以朝着目的地明确方向走。
记者:这些功能只在荣威互联网汽车上实现?
刘景安:互联网车型用户只要下载了上汽荣威的APP,都能使用。
邵景峰:我再说一个设想,就是我们要实现整车交互,至于荣威RX5 MAX能不能实现,就要看功能团队能不能与时间赛跑成功了。在整车交互上,以往在驾乘过程中,都是前排对前排交流。一般家用车是前面坐两个人,后面坐两个人,四个人之间可以随意聊天,这个是有交互的。但大家坐进MPV的时候,坐在第三排的乘客,很容易被前两排乘客遗忘,只有前两排乘坐互相沟通。当汽车实现了整车交互,将改变这个局面,让全车真正形成一个闭环沟通交流,同时全员调节也能更自由。目前,荣威RX5 MAX不是三排座椅,如果这个车未来会有三排座椅的话,整车交互这个功能展示会更直观。
另外,我们跟阿里团队合作研发互联网系统的过程中,一直在打造一个推送的概念,现在推送概念非常多,但开车时候的信息推送做得不好。现在,路上有超过100万台互联网汽车在跑,我都很想辞职开一家公司,开一家专门给这100万用户做信息推送的公司,这是非常大的产业,在座各位媒体老师可以跟我们多多交流,给一些关于为这100万用户做推送系统的建议。
刘景安:很快会开始做这个功能。
邵景峰:这个功能中有很大的商机,这个车知道我的生日,我生日那一天一看屏幕,会有专属推送,感觉非常愉悦,互联网企业将会大力发掘这个商机。今后炒股票,包括家人、爱人过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都可以让你的车子和你进行很强的互动。
我们可以通过智慧推送让你今后开车更有乐趣。有一次我们的大屏出现一个画面让我很感动,显示的是我现在还有多长时间到家。推送功能能够让你在互联网时代真正能体验到温馨,品牌今后在这方面要发发力,加大科技投入,推送功能可能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性。
另外一个场景,停车等候的时候刷手机。刷手机是一个普遍现象,现在的消费者任何时刻都要刷手机,所以这是我们无法避开的场景。我们一直讲,荣威品牌要让你忘掉手机,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要实现还是有难度的,要不断尝试。
这里透露点设计机密,我估计俞总在斑马智行的探索大会那里没讲出来,这里所有的漫画形象都是我们设计师的形象,就是交互团队的形象,还有那些小女孩们,有些彩蛋埋在这个视频里面。
还有一个场景,我们经常会对着车机说话。我们这代产品有痛点,开发第一代互联网汽车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坐在车里面不知道对着哪里讲车机才能接受我的语音信息。蔚来是做了一个机械的沟通媒介,这是很好的点,五年前我们设计团队也研究过,但跟斑马沟通的时候并没有放进去。其实要找到沟通媒介非常关键的,我们现在正在做。有一部电影叫《超时空骇客》,那个哥们把自己上传到互联网,他夫人就可以看到他,跟他说话,这是屏幕视觉形象,是跟你沟通的很好的载体。我们也可以对着屏幕里的大狮兄说话,我一直不想叫大狮兄,俞总管它叫小狮王,车展时我们推出的概念车就是小狮王,很小很小的。荣威的车标是只狮子,这个狮子特威武。在互联网时代动物的形象很受欢迎,现在好动物形象互联网公司都抢着用,是很形象的智能载体。所以这次我们希望把小狮王再做的年纪稍微长一点,可以变成各种形象,这个形象车机屏幕里面不断展现,今后你可以选择形象,可以选择荣威大狮王的形象,也可以选择小狮王的可爱的形象,还可以选择个性化的定制形象。
刘景安:现在还没取名字。
邵景峰:总结一下,赋智能以情感,服务赋予荣威RX5 MAX情感,在未来交互设计中,车内设计作为一个非常大的载体,我们荣威品牌设计在这方面有比较深的思考。另外荣威RX5 MAX有自己独特的色彩美学,在车展上发布了5G蓝,这次再深化一下,短短几个月升级为“智能蓝”,智能蓝是5G蓝的调整,在这段时间我们还在给这个颜色做进一步的优化。可惜今天这个“蓝”没在,大家可以在下次试车时感受这种蓝色的魅力,荣威RX5 MAX还有红色、黑色、白色以及棕色。这么多年我在颜色上一直很卖力,比如荣威MARVEL X的克莱因蓝,这是纯艺术的概念,包括之前荣威RX5招牌的红色等等。晓秋总说我们要提升品质感,其实颜色也能实现这种作用,一个好的颜色能让现代消费者产生很大共鸣,想要和这款车交流和互动。内饰的颜色是金属的米灰色和黑色相拼,同时有很多设计的细节,比如饰钉纹等很多纹样,彰显设计的美感。最后用一个片子感受一下开发这款车型的点点滴滴。
这是设计上的一些表达。刚才开篇讲过现在做设计师越来越难,因为设计同质化在互联网时代下是普遍现象,现在这个时代特征,可能做一些纯艺术更好一些,让你更多地创造自己的东西,更加自我的东西。但说有难度就不做,也不行,为了你自己的理想,为了让自己设计的车在马路上奔跑起来,卖的量更大一点,这是很好的理想,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媒体老师多宣传上汽荣威在设计上的坚持。
要给所有在不断打拼的设计团队更多支持,我们经常会发现太多声音会引发左右摇摆,这样对设计团队来说是一种伤害。一种设计思潮会影响一大批产品,这种设计思潮最终到底成功不成功,在没有检验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在设计过程中的不断探索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比如荣威RX5 MAX的硬核精神是不是今后市场真正所需的,消费者是否会为荣威RX5 MAX买单?当然各位老师的意见也是对自主品牌发展的推动力,这些探索和沟通将不断推动荣威品牌的发展。
俞经民:各位好,我今天主要给大家汇报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何谓MAX?上海车展上我们叫荣威MAX,后来正式发布命名是荣威RX5 MAX,MAX代表硬核精神,是英文“Make Attitude Xtreme”的缩写。后面发现大家有一个误区,以为荣威RX5 MAX是荣威RX5的PLUS或者PRO版,其实不是这样,现在卖的荣威RX5和荣威RX5 MAX是两款完全不同的车。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为什么两款车都叫RX5?首先,这两款车无论是从造型、底盘到动力总成,还是从设计语言或特征来看都是完全不同的。从设计语言上来说,荣威RX5是东韵西律、优雅、自信,而荣威RX5 MAX则是强韧美学。其实荣威RX5 MAX完全可以命名为荣威RX6、荣威RX7,但是为什么依然延续用RX5命名,因为RX5是我们的光荣,它代表着荣威品牌所开辟的中国互联网汽车新品类。荣威RX5的一声“你好,斑马”,到现在各种互联网汽车的“你好,小度”、“你好,小奇”的出现,说明大家都很认可我们的互联网汽车,也在向我们跟进,现在我们开始从互联网汽车迈向智联网汽车,最终实现智能汽车。
只具备自动驾驶层级L1-L5技术不能称之为智能汽车,智能汽车不是概念之争,只有切实解决用户在出行方面的各个场景需求,才能最终变成智能辅助驾驶车辆、智能自动驾驶车辆、无人驾驶车辆,这个过程中只靠所谓的L1到L2、L5的技术是解决不了的。从互联网汽车品类迈向智能汽车,还需要不断的升级、迭代、进化。所以我格外珍惜荣威RX5,荣威RX5要有双车战略,要有全新的荣威RX5 MAX,无论是刚才提到的强韧美学,还是荣威品牌一直坚持的品质,再到智能网联化水平等方方面面来看,荣威RX5 MAX都很硬核,所以叫MAX。
我们应该怎么跟用户沟通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这一方面希望在座的智囊团能给我们出出主意。我们希望荣威RX5 MAX有所突破,能够对荣威品牌、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有所帮助,因为这是荣威品牌的使命。荣威品牌自成立以来就立足中高端,不是自主品牌的中高级定位,而是整个市场的中高级定位。一路艰辛坎坷,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推动中国自主品牌的升级向上,为用户带来更美好的出行生活。
(责编:李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新合资时代第一车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正式上市
- 德国大众正计划关闭至少三家本土工厂,或裁减数万名员工
- 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喜迎第100万辆Model Y下线,源自GA4生产线
- 家门口的新能源汽车“博物馆”!比亚迪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于郑州开馆
- 特斯拉又被美国交通管理局调查 马斯克的无人驾驶梦遇难以落地?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9月欧盟混动汽车市占率首次超过汽油车
- 马斯克遭《银翼杀手2049》制片方起诉 称Cybercab发布会盗图
- 阿维塔代客泊车吓到居民遭起诉,回应称已沟通致歉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携手书写中国神话
- 超百项全系标配,年轻家庭多功能用车,比亚迪海豹06GT售价13.68万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