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2 月 5 日,特斯拉宣布以 2.18 亿美元溢价 55% 收购 Maxwell。
收购 Maxwell 是特斯拉在电化学领域的第一次重要收购,这一点非常重要。
战略生变
在汽车行业电动化变成大势所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尝试布局固态、锂空气、燃料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博世、丰田、大众等都在预研和布局固态电池的商业化。
身为电动汽车行业领头羊的特斯拉,如何避免资金、人才、体量更雄厚的巨头钻研出黑科技电池后发先至?在 2017 年的特斯拉 Q2 财报会议上,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和 CTO JB Straubel一起向分析师回应了这个问题。
Elon:Ok, here’s my opinion of the battery breakthrough of the week of battery breakthrough du jour。 When somebody has like some great claim that they’ve got this awesome battery, you know what? Send us a sample。 Or if you don’t trust us, send it to an independent lab where the parameters can be verified。 Otherwise, STF (like meant STFU:Shut The Fuck Up)。 Yes。 So everything works on PowerPoint。
Elon:OK,下面是我对电池技术黑科技的观点:当有人告诉你他们做出了很棒的电池,怎么办呢,寄个样品过来。或者如果你不信任我们,寄样品给独立实验室,验证一下具体参数表现,否者就 TM 闭嘴吧。是,PPT 造电池当然一切表现很好。
JB Straubel 补充说,特斯拉今天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消耗者,这让特斯拉在接触那些尝试将前沿电池技术商业化的团队方面处于独特的地位。特斯拉经常收到不同的电池样品,已经对大量的电池样品进行了测试,并持续跟踪着数百个前沿电池研究项目,但特斯拉的电池战略暂时不会改变。
而收购 Maxwell 意味着,特斯拉的电池战略出现转变,开始通过吸收外部技术团队布局未来电池技术战略。对于特斯拉来说,Maxwell 的技术会对特斯拉现有产品线的性能短板进行有力补充。
Maxwell 是谁?
针对此次收购,特斯拉发言人回应说,我们一直在寻找对业务有意义的潜在收购,以支持特斯拉‘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的使命。但对于双方的合作细节只字未提。那么 Maxwell 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需要指出的是,Maxwell 并非 QuantumScape、Seeo、Sakti3 之类的电化学创业团队,相反,即便不被特斯拉收购,Maxwell 也是一家商业运作稳定、技术积淀深厚的电化学公司。
具体而言,Maxwell 的核心技术分为两块:干电池电极技术;超级电容驱动的能源储存业务。
先说干电池电极技术。Maxwell 高管告诉投资人,公司的‘干电极’技术已经研发完毕并获得专利,这项技术能够显著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并降低电池成本。
2019 年 1 月 16 日,Maxwell 针对公司业务出具了一份报告。其中一页 PPT 是这么介绍干电池电极技术的。
干电池电极:完成主要性能里程碑、变革电池技术,让电动汽车成为大趋势。
干电池电极有以下四个优点:
能量密度:>300 Wh/kg 已得到验证,具备 500 Wh/kg 的实现路径
延长电池寿命:改善耐久性,电池寿命翻倍
降低成本:产能密度增加 16 倍,与现有技术的湿电极相比,成本降低 10%-20%
技术支持与环境责任:无溶剂、下一代材料、无钴、固态
这页电池技术 PPT,看起来和任何一家动力电池创业团队的 BP 技术页面都大同小异。与其他公司的区别在于,就像前面提到的,特斯拉已经对大量的电池样品进行了测试,并持续跟踪着数百个前沿电池研究项目。唯独 Maxwell,让特斯拉愿意掏出 2.18 亿美元收入麾下。
如果考虑到特斯拉约 9.2 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务将在 3 月 1 日到期;Model S/X 降价 2000 美金,Model 3 累计降价 3100 美金,毛利率进一步承压;Elon Musk 不得不裁员 11% 开源节流,特斯拉在这样的背景下斥资 2.18 亿美元收购 Maxwell,只能解释为 Maxwell 的技术工程化与特斯拉的市场端号召力形成了立竿见影的匹配。
长期追踪 Maxwell 的 Oppenheimer 分析师 Colin Rusch 在报告中写道,Maxwell 制造电池组件的流程效率明显高于业内通用的流程。即使与目前市面上效率最高的电池制造流程相比,Maxwell 的流程也可以显著降低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
简单点说就是,如果特斯拉按照规划在未来 6 个月内成功实现了电池成本的下降和 Model 3 标准版的投产,那么 Model 3 标准版搭载的电池很可能已经有 Maxwell 技术的加持。
注意那张 PPT 底部:High Likelihood of Strategic Partnership(s) Within Six Months。(6 个月内形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可能性很高。)
这份报告出具 20 天后,特斯拉宣布收购 Maxwell。那么这个潜在的战略伙伴,会是谁呢?
另一个技术叫超级电容。
Elon Musk 本人跟超级电容还有一些渊源,2013 年 5 月 21 日,Elon 在 Twitter 上透露他本人是超级电容的粉丝,曾打算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超级电容方向的博士学位。
事实上,超级电容对现有电动汽车性能的改进并不复杂,智能电动汽车从业者、Model X/3 车主 @硬哥介绍了超级电容的特性。
超级电容就相当于电力系统中的高速缓存。这样动能回收时发的电可以存在电容中而不是充进电池,急加速时电容和电池同时供电可以爆发更高功率,低温时不必加热电池就能保证加速和回收功率,高温时也避免了电池大功率充放电,有效延长电池寿命。可以回避掉很多锂电池的固有缺陷,产生质的提升。
蔚来电源管理副总裁沈斐博士也给出了特斯拉 + Maxwell 的思路:把超级电容和电池并联起来用,急加速急减速用超级电容,电池输出平均功率,可以称之为电动汽车的新混动技术。
可以这样理解,理论上超级电容与现有三电技术结合带来的优势是多维度的,至于理论下的工程挑战,只有特斯拉和 Maxwell 团队知道。
整合
为什么要对特斯拉将 Maxwell 的技术在短期内产品化持乐观态度?下面是特斯拉的并购公司一览。
2015 年收购 Riviera Tool 后,特斯拉直接接管了 Riviera,并将团队更名为 Tesla Tool & Die。
2016 年收购 Solarcity 两个季度内,Solarcity 原有销售组织被大幅裁撤、北美特斯拉商店布置能源产品展台,Elon Musk 的表弟、Solarcity CEO Lyndon Rive 和 CTO Peter Rive 先后离职,Solarcity 亏损迅速收窄。
2017 年收购 Grohmann Engineering 后,特斯拉 CTO JB Straubel 接管了团队,特斯拉德国高度自动化工厂成立。特斯拉迅速解除了 Grohmann Engineering 与戴姆勒、宝马、沃尔沃和博世等的合作关系,以专注解决 Model 3 制造机器人的需求。所谓“Model 3 量产机器制造在特斯拉全自动化工厂中有着绝对的优先权。”
我想说的是,对于被收购的公司,特斯拉历来会进行强势直接的干预,让合并后的两家公司在业务层面的对接融合迅速推进下去。
今天的 Maxwell 同样如此,考虑到收购已经得到了 Maxwell 董事会的批准,Maxwell 此前在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吉利、沃尔沃、通用和兰博基尼应该会在未来两个季度内收到合作终止的文件。
为了下一个十年
在特斯拉的产品线中,新 Roadster 的百公里加速已经做到了 1.9s,即便是 Model S P100D 这一三年前发布的车型,百公里加速也做到了 2.5s,再从电池寿命的角度,即便特斯拉 18650 电池循环次数仅为 600-700 次,但通过增大电池组规格,特斯拉成功降低了电池充放次数,进而基本规避了电池寿命衰减问题。
考虑到 2170 电池更强的大功率充放电素质和高达 1200 次的循环次数,可以这么说,特斯拉已经解决了纯电动乘用车领域的大功率充放电和电池寿命问题。那么收购 Maxwell 的意义在哪里呢?
首先,Maxwell 的技术前瞻性指引中提出了高达 500 Wh/kg 的实现路径,这是纯电动车领域未来十年的星辰大海。翻倍的能量密度加上电池组平铺于底盘的工程设计,有机会让未来的纯电动车整备质量显著低于同级别燃油车型,同时安全性又远高于后者。此外,更低的整备质量是实现更低的能耗、更长的续航里程的基础条件。
其次,在特斯拉其他产品线中,比如即将发布的纯电动皮卡、即将投产的纯电动半挂 Semi Truck,对瞬时充放电的功率之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货运物流场景下的半挂车队对续航里程、电池续航寿命的要求也要高于乘用车。
在特斯拉能源产品线中,由储能设备 PowerPack 和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商业及公用事业能源产品组合,同样对瞬时大功率充放电有着很高的要求。
最后,Elon 说过他的梦想是推动所有交通工具实现电动化。今天在乘用车领域,豪华车型已经能够 KO 同级别燃油车,但这只是第一步,下一个十年,特斯拉还要推出很多细分市场的产品改变游戏规则。
收购 Maxwell,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责编:李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家门口的新能源汽车“博物馆”!比亚迪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科普馆于郑州开馆
- 特斯拉又被美国交通管理局调查 马斯克的无人驾驶梦遇难以落地?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9月欧盟混动汽车市占率首次超过汽油车
- 马斯克遭《银翼杀手2049》制片方起诉 称Cybercab发布会盗图
- 阿维塔代客泊车吓到居民遭起诉,回应称已沟通致歉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携手书写中国神话
- 超百项全系标配,年轻家庭多功能用车,比亚迪海豹06GT售价13.68万元起
- 年轻人的第一台GT比亚迪海豹06GT正式上市,售价13.68万元-18.68万元
- 工信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 美媒:自满的BBA,已被中国电动汽车远远甩在身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