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计划分批召回以下车辆,共计351218辆。
(一)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计142279辆):
2008年2月29日至2012年12月28日生产的部分C级车,共115642辆;
2011年12月5日至2012年12月28日生产的部分GLK级车辆,共26637辆。
(二)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有限公司(共计171015辆):
2006年4月18日至2008年2月14日生产的部分进口SLK级车辆,共1752辆;
2007年1月12日至2012年12月14日生产的部分进口C级车辆,共14081辆;
2010年3月30日至2012年4月20日生产的部分进口A级车辆,共8658辆;
2009年2月5日至2012年12月14日生产的部分进口E级车辆,共17621辆;
2008年7月14日至2012年7月13日生产的部分进口GL级车辆,共8812辆;
2008年4月30日至2012年7月3日生产的部分进口GLK级车辆,共49778辆;
2008年7月8日至2011年8月16日生产的部分进口M级车辆,共31030辆;
2008年6月26日至2012年12月27日生产的部分进口R级车辆,共38910辆;
2009年12月16日至2011年9月19日生产的部分进口SLS级车辆,共373辆;
(三) 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计37924辆):
2010年11月24日至2012年12月26日生产的部分国产凌特车辆,共1257辆;
2009年4月15日至2012年12月26日生产的部分国产威霆、唯雅诺车辆,共28522辆;
2010年11月24日至2012年12月26日生产的部分进口凌特车辆,共4335辆;
2006年5月2日至2010年6月18日生产的部分进口威霆、唯雅诺车辆,共3810辆;
召回时间计划如下:自2017年10月15日起开始召回生产日期在2012年及以前的进口SLK级车辆,共计1752辆;自2018年10月29日起开始召回生产日期在2012年及以前的进口和国产A级、C级、E级、GLK、M级、GL级、SLS级、R级车辆,共计311542辆;自2018年4月30日起开始召回生产日期在2012年及以前的进口和国产威霆、唯雅诺及凌特车辆,共计37924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的驾驶员或前排乘客正面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及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新型号的安全气囊,以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质检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自2014年6月以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对高田气囊气体发生器破裂问题开展了缺陷调查,并面向消费者发布了高田气囊安全提示。今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又多次约谈了包括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及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在内的整车生产者,要求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费者的行车安全。受调查影响,上述3个生产者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梅赛德斯-奔驰授权服务中心、福建奔驰授权服务中心将通过挂号信等方式通知有关用户此次召回事宜。同时,相关车辆的用户还可以通过座机或手机拨打服务热线:400-818-1188(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日,全天24小时)。用户也可登陆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www.dpac.gov.cn)以及关注微信公众号(AQSIQDPAC)了解更多信息。此外也可拨打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热线电话:010-59799616或地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质量热线:12365(转2号键),反映召回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或提交缺陷线索。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又被美国交通管理局调查 马斯克的无人驾驶梦遇难以落地?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9月欧盟混动汽车市占率首次超过汽油车
- 马斯克遭《银翼杀手2049》制片方起诉 称Cybercab发布会盗图
- 阿维塔代客泊车吓到居民遭起诉,回应称已沟通致歉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携手书写中国神话
- 超百项全系标配,年轻家庭多功能用车,比亚迪海豹06GT售价13.68万元起
- 年轻人的第一台GT比亚迪海豹06GT正式上市,售价13.68万元-18.68万元
- 工信部:高级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 美媒:自满的BBA,已被中国电动汽车远远甩在身后
- AAA:66%的美国司机担忧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