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欧盟出手:违规企业面临巨额罚款!禁令针对存在“不可接受风险”的AI系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也带来了诸多风险。近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 Act)的首批合规期限正式生效,该法案旨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禁止存在“不可接受风险”或危害的AI系统。这一法案的实施将对违规企业带来巨额罚款,禁令针对存在“不可接受风险”的AI系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该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针对法案第五条所列明的“不可接受风险”的AI应用,包括用于社会评分的AI、以潜意识或欺骗性方式操纵个人决定的AI、利用年龄、残疾或社会经济地位等弱点的AI等。这些应用可能对个人隐私、安全和社会公正造成严重威胁。
对于任何公司,无论总部位于何处,只要在欧盟境内使用上述任何一种AI应用,都将面临罚款,最高可达公司上一财年年收入的7%。这一罚款力度之大,足以让所有企业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然而,罚款并非唯一的惩罚方式。该法案还规定了其他一些例外情况,例如允许执法部门使用某些在公共场所收集生物识别数据的系统,以帮助进行“有针对性的搜索”,但这种豁免需要获得相应管理机构的授权。此外,该法案还强调,执法部门不能仅根据这些系统的输出做出“产生不利法律影响”的决定。
对于在工作场所和学校推断情绪的系统,如果存在“医疗或安全”理由,也规定了例外情况。这些例外情况为执法部门和组织提供了灵活性,但同时也强调了责任和透明度。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委员会此前表示,在11月与利益相关者协商后,将于“2025年初”发布更多指导方针。然而,这些指导方针尚未公布,我们尚不清楚其他现行法律将如何与人工智能法案的禁令和相关规定相互作用。这可能要到今年晚些时候,随着执法窗口临近,情况才会变得清晰。
尽管如此,我们仍需关注其他现行法律框架,如GDPR、NIS2和DORA,它们将与人工智能法案相互作用,造成潜在挑战,尤其是在重叠的事件通知要求方面。了解这些法律如何结合在一起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出台和实施,无疑为AI的发展设立了高标准,同时也对违规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威慑。这一法案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安全和社会公正,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未来,我们将密切关注该法案的执行情况,以及它如何与其他法律框架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公正、透明的数字世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