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说
如果说分级诊疗制度是医疗领域的全面创新,信息技术的迭代便是推动力。而信息数据一直是医疗领域的最重要的短板和核心。推动我国医疗数据在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连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突破点。
隐私计算技术加持,分级诊疗如何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数据的公开、以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本期算力隐私数据安全专栏特邀光之树探索医疗数据共享之路。
1医联体的发展状况?目前存在什么痛点问题?
医联体是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载体。8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办法》规定,设区的地市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本区域医联体建设规划,根据地缘关系、人口分布、群众就医需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等因素,将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整合网格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为成员的医联体。
目前,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医联体已成规模。据国家卫健委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组建城市医疗集团1408个,县域医疗共同体3346个,跨区域专科联盟3924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3542个,另有7840家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另据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双向转诊患者中,46.9%为医联体内转诊,高于其他转诊方式。
医联体如何形成良性的利益共同体,最重要是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推进和解决利益分配问题,进而形成分工协作、管理协同。其中,清晰的底层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机制,将是医联体合作关系有效沟通的前提。
我们不难理解:医疗数据出于患者隐私和医学专利保护原因,对安全性和隐私性有天然的高要求。仅使用传统方式的“数据仓库”、“数据湖”架构进行的数据聚合方式,往往不能满足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医疗体系内数据的分布情况杂乱。不少医院内部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有的医院的信息系统多达十余个。不同信息系统的接口规范、数据格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
从保证数据安全性、统一数据规范,到医院内部的全院信息共享,再到跨机构的统一问诊、诊断、治疗等信息共享,医联体中的数据共享之路,道阻且长。
2后疫情时代,对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2020年,新冠疫情是对医联体建设的大考,医疗物资储备、应急医疗的病患承载,都需要充分发挥医联体的作用。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医联体式”的互联网医院格局,打造符合分级诊疗要求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新秩序、强化数据共享。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人心之前,“数据共享”、“开放赋能”往往都只出现在某种导向性的、指引性的语境中,但随着科技成熟和市场发展,这一词汇找到了落地“抓手”, 如近期发改委提出的“上云用数赋智”,一些银行的“开放银行”,甚至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成立的初衷和核心价值就是如何将先进能力开放出来,在实际业务中同合作机构间形成能力、资源互补的“使能”合作。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包括隐私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创新诊疗模式、提升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挖掘联盟价值,释放数据潜力,是新常态下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12下一页>(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