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新一代的密保和验证技术,通过对人体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的识别,再加上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 学习等信息技术的助力,生物识别技术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生活中,人们较为熟悉的识别技术就包括有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它们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移动支付、交通乘坐、安防门禁等场景之中,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不过,由于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当前两者的日子却并不好过。
今年早些时候,不少媒体曝出了我们拍照时的剪刀手可能泄露指纹信息,从而导致个人隐私遭受侵害的消息;与此同时,APP “Zao”事件的爆发以及“人脸识别第一案”的出现,也将识别安全性的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
上述信息安全隐患的频频出现,让人们对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有了新的看法,“便捷有余安全不足”逐渐成为对两者的主流评价。在这样的背景下,指纹与刷脸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明显的动摇,而一些新的识别方式则悄然崛起。
这其中,就包括了声纹识别!
那么,啥是声纹识别呢?
声纹识别又能否取代指纹和刷脸,成为“识别时代”新的主流呢?
其实,声纹识别就是通过声音识别说话人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把人体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用计算机进行识别。其原理是人们说话时由于舌、喉、鼻等发声器官不同,所产生的声纹图谱也不尽相同。利用这一声学特征,能够有效确认和验证说话人的身份。
很多人可能认为声纹识别是才出现的新事物,但其实在生物识别领域其早已是一只“老鸟”。早在17世纪60年代,在英国查尔斯一世死亡案审判中便已经出现了利用语音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同时1966年,美国法院也首次采用了声纹进行取证......
发展至今,声纹识别技术已经大致发展了三个阶段,从最开始的说相同内容,由人工比较声音像不像进行身份匹配,到如今通过人工智能 学习加持,借助计算机轻松解析声音信息确认说话人身份,声纹识别在技术上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而在应用上,声纹识别的落地发展也不遑多让。相比于人们更为熟悉的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的应用空间更为广泛。如果说语音识别因为关注的是“说的内容是什么”,只能用来进行信息确认,那么由于声纹识别关注的是“说话的人是谁”,因此还多了一层身份验证功能。
其中,声纹识别在确认功能上的应用,能够满足网上交易、支付、远程身份认证等众多安全性需求,因此近年来在银行交易、声控锁、信用卡识别等方面获得了显著应用。比如中国建行就曾利用声纹识别来作为网络支付时的用户身份认证;同时微信也曾上线基于声纹动态口令的登录方式,用以保障用户账号安全;除此之外,一些社保局也曾借助声纹识别作为生存认证,预防社保金额的被冒领和误领。
而在验证和辨认功能上,声纹辨认技术也经常应用于司法、刑侦、国防等领域之中,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比如,利用声纹识别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听和跟踪,让抓捕更加方便和高效,据悉本拉登的落网就离不开美国对于声纹鉴别技术的应用;又如,在刑侦技侦中应用声纹识别,能够有效解决恐吓、绑架勒索等案件;以及,在军事战争中也能利用声纹识别技术侦听敌方指令,从而占据战场主动。
总而言之,基于声纹识别独特性、远程性、准确性以及更高安全性,其相比于一般生物识别技术来说,具备更强大的应用价值和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声纹识别有望在更多场景落地,成为继指纹、人脸后的又一新增身份ID,让声音在我们生活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不过,要实现这一憧憬也并不容易。现阶段,声纹识别之所以一直没成为主流也是因为在消费领域的落地不够成熟,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本身难度大,行业门槛高,各厂商产品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也是相关标准规范不够完善,声纹识别的安全性保障和行业监管不够成熟,市场热度一直不温不火。鉴于此,未来还需从技术和法规两方面进行注力。
但不管怎么说,声音采集的成本和难度远远比人脸与指纹低,因此声纹识别在密码验证和身份确认等方面的应用也更加适合和实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声纹识别慢慢崛起并与指纹、人脸等比肩的日子或许终会到来,只是其中过程可能比较缓慢,我们应对此保有耐心、满怀期待。
编辑:林中易木来源:智能制造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