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Gaoling Schoo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立大会举行。该学院由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校友张磊捐资支持,是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学院,将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和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目前,全国已有35所高校新设置人工智能专业,31所高校自主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记者了解到,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流人工智能科学家、一流人工智能工程、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工智能创业者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人工智能开拓者。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学院将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性理论和技术研究,与耶鲁、普林斯顿、MIT、斯坦福等全球顶尖高校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同时,学院将与知名人工智能企业联合打造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提出,新学院要在专精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的同时,肩负其融合支撑人大14个一级人文学科发展的重任。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受聘为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有很多空白的领域,这些无人区要勇于探索。而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相互结合将迸发奇妙的火花。他以人工智能和法律为例:“人工智能发展需要法律来支撑,人工智能发展面对的伦理困境,需要法律来解释,法律在实践中也需要人工智能辅助。”
当日,中国科协-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中国外文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实验室揭牌。
这两年,国内多所高校发力人工智能基础研究。2017年9月,国科大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揭开了高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的大幕。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介绍,目前,已有35所高校新设置人工智能专业,新增101所高校设置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增96所高校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有50所高校把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纳入“双一流”培养方案,31所高校自主成立人工智能学院,24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两年前,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张磊以高瓴公益基金会的名义,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他表示:“随着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捐赠得到了最好的安排。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