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火灾事故中消防员伤亡的消息不断。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消息:2018年全国共接23.7万起,亡1407人,伤798人,与2017年相比,亡人上升0.9%人们深感痛心的同时,也在发问:能否用飞机高空洒水或泡沫灭火?能否用消防机器人灭火?
消防机器人开始发挥作用
如今的消防一方面需要更详细的火场信息、更快的灭火和救援速度,另一方面国家应急管理部成立改制消防以后没有义务兵救火,需要职业消防兵使用高精尖消防装备来救火,因此更加需要注重消防员的安全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消防机器人逐渐成为消防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消防领域,对提升消防救援安全性和准确度发挥了巨大作用。前不久,萧山消防机器人就在某地的一场大火中充当了一回‘钢铁侠’,冲进火场、侦查探路、灭火降温,与消防人员协同作战,最终成功灭火。
进一步推广面临三大难题
消防机器人不仅能够代替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援救伤员,还能提高部队灭火救援能力和效率,对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消防机器人在研发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受技术限制在应用上还不太乐观。
首先是维护保养复杂。由于消防机器人属于高新技术的结合体,对操控、维护保养人员有一定的要求,专业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知识,要定期举行专业人员培训,尤其是电子元件,或可能受到潮湿、浓烟和灰尘等影响,需要一定的维护保养知识基础;
再者,目前消防机器人还不够智能,难以完全取代人类。消防机器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由程序控制的消防机器人,第二代具有感觉功能的消防机器人,初级第三代智能消防机器人。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主流消防机器人仍处于第一代;
然而,即使攻克上述两大难题,高昂的造价也会让许多消防队望而却步。消防机器人属于高等学科知识和各项先进高新技术的集合体,研制时间较长,研制经费较高,且生产数量并不多,造成价格普遍昂贵,不能大量配备消防部队。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拨出能力有限,也是其不能大量配备消防部队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语:消防机器人融合了众多先进技术,不仅能帮助获取火区的各项信息,更能协助甚至代替消防员进入危险区域进行信息获取、灭火、救人等作业,有效保障消防员的生命安全。不过,未来我国消防机器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大规模的应用,就要先从技术上首先攻克难关:一方面要加快机器人本身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促进传感、识别、自动导航规划、机器视觉等辅助技术的突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