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骚扰电话曝光,伪AI无处不在

人工智能自1956年首次提出后,到如今经过几轮起伏,在2016年因谷歌举行了一场备受全球关注的人机大战,使得人工智能在全球迅速走红,引发巨头们豪赌,纷纷加大投入,并伴随以 学习为核心的AI技术日益成熟,且在物联网部署后有能力获得足够的数据,再加上计算能力的提升,引发全球科技变革。

尽管人工智能被视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方向,但应用落地缓慢,尤其商业变现困难,包括目前火热的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商业落地还遥遥无期,面向消费科技的智能语音,以及公共场所的人脸识别等AI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积极对金融业产生重大变革,利用数据洞察经济等。

但总体来看,人工智能还处在应用爆发前夕,而企业生存则是第一要素,除频繁高额融资支撑企业运营外,同时也在寻找一些具有落地变现场景,诸如智能客服、机器人客服、机器人电话等营销行业大展身手。

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指出:人工智能泛滥导致伦理道德层面的争议,诸如智能电话机器人,目前应用已经泛滥,疯狂电话骚扰用户,这些披着人工智能外衣的智能电话机器人,一些企业尝到甜头,导致围绕该方向的语音技术提供商扎堆进入语音市场,但人们忍受着每天被机器骚扰,而今年315被曝机器人一年打出40亿骚扰电话,希望加强监管。还有提供人工智能客服等智能语音公司,是这一切的祸根来源。

包括在315被暴露的人工智能是当前骚扰电话来源,曝光了不少企业利用机器人打出大量骚扰电话,并收集用户电话等隐私信息,其中易龙芯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吴经理称,一年多时间,他们打出去的电话已经超过40亿。这一数据令人惊叹,人们每天接受营销电话大多数来自机器人拨打,这种海量呼出电话背后依托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等AI技术,而这种机器人电话不仅骚扰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将是咋骗源头,希望得到监管,保护人们免受机器电话骚扰和诈骗至关重要。

早在2017年315晚会上,当年也曝光并预警人脸识别安全,一些通过人脸识别作为验证安全的服务瞬间瓦解,假如不能保障用户安全,那么人脸识别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就形同虚设,当然,任何单一安全验证都未必最安全,需要和黑客(不法分子)长期斗智斗勇。但前沿技术发展,安全是首要因素,无人驾驶汽车商业落地进展缓慢核心缘故也在于安全,当碰到极端的交通意外是优先保护车内乘客还是路人等诸多伦理道德安全等争议,无人驾驶汽车商业落地任重道远。

但不管如何,人工智能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全球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面向该领域的创业企业也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比如国内四大机器独角兽(商汤、旷视、云从和依图),还有面向智能语音方向的思必驰和出门问问等,以及AI芯片的寒武纪和地平线,特别地平线在近日获得了高达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也高达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AI芯片独角兽。还有自动驾驶公司Nuro就获得了日本软银9.4亿美元融资。围绕人工智能方向的创新企业备受瞩目和资本青睐。

另外,人工智能被视为未来科技发展重要方向,特别是AI+IoT融合后,将进一步激活庞大市场,围绕人工智能、云和物联网方向的创新企业,有望获得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红利,但应用落地不应走歪。包括被曝光的璧合科技,科大讯飞作为投资方之一发出声明坚决反对各种滥用技术的行为,并表示未参与其日常运营及决策。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19-03-18
机器人骚扰电话曝光,伪AI无处不在
人工智能自1956年首次提出后,到如今经过几轮起伏,在2016年因谷歌举行了一场备受全球关注的人机大战,使得人工智能在全球迅速走红,引发巨头们豪赌,纷纷加大投入,并伴随以 学习为核心的AI技术日益成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